反腐败必须消除“三重三轻”倾向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告诫全党同志,既要充分看到反腐倡廉建设已经取得的显著成效,又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2010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与北京市朝阳区群众座谈中,提及当前群众最为关注和关心的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反腐败。正确分析和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努力消除当前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重经济发展、轻反腐斗争,重查处打击、轻预防保护,重制度建立、轻制度执行的“三重三轻”倾向,对进一步增强做好反腐败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br/> 消除重经济发展、轻反腐斗争的倾向。在一些人看来,经济发展是硬指标、反腐倡廉是软任务。经济发展了,GDP上去了,是成绩。他们往往以维护稳定、保持一方良好发展环境为由,对查处工作迟疑不决,下不了决心。其原因,就是对反腐败斗争的认识不到位,总认为“腐败是改革开放必须付出的代价”,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相伴而生的产物,甚至以所谓印度、巴西等新兴发展国家的各种事例、数据来说明市场经济“腐败难免”。这种“重经济发展、轻反腐斗争”的倾向,严重干扰了反腐败斗争的进程,对此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澄清模糊认识。腐败极大地吞噬了社会财富,加剧了社会贫富差距,累积了社会矛盾,是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一颗毒瘤。实践证明,哪个地方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惩治腐败分子,哪个地方就风清气正,发展就富有朝气和活力。否则,政治生态环境不好,经济也难以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因此,反腐败不但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会助推经济发展。所谓“反腐败影响发展”的种种片面观点,有百害而无一利。<br/>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良好势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离不开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离不开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无论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还是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地区,都不能借口发展经济,削弱或降低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在当前时代大变革、经济大发展的背景和条件下,在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利益格局和利益矛盾日益复杂的形势下,无论是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稳定的角度,都必须毫不动摇地抓好反腐败工作。<br/> 消除重查处打击、轻预防保护的倾向。衡量反腐败工作的成效,不能仅看查处了多少腐败分子。这些年来,反腐败查办案件的工作力度不谓不大,为什么大案要案仍多有发生,甚至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出现“前腐后继”?“只打不防,越打越忙”,这是群众中流传的关于反腐败的一种朴素说法,却也切中时弊。只侧重打击,不注重分析腐败产生的原因,不从源头上采取对策消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腐败还会发生,“前腐后继”也必然难以避免。因此,在应对腐败的问题上,既要抓“拳头”的威慑,毫不手软地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以达到惩戒、警示、震慑的作用,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更要抓“源头”的治理、“苗头”的防范,实行防范在先、关口前移,及时发现、消除滋生腐败的因素,切实做到惩治于已然,防患于未然。<br/> 要开阔视野,不局限于具体的案和人,着眼于反腐系统的建立和制度的完善,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紧紧围绕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创新,以达到治本的目的。必须克服机械执法执纪的做法,注重查处工作的延伸,避免就查案而查案。要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反腐败斗争的特点和规律的探索,对腐败发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的分析、研究和总结,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完善制度机制,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同时,在开展反腐败斗争中,既要注意保持严肃执纪执法、严惩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又要注意做好教育、保护、挽救的工作,大力支持、保护和激励勤政廉政、干事创业的行为,真正做到“保护改革者、教育失误者、惩处腐败者、追究诬告者”,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br/> 消除重制度建立、轻制度执行的倾向。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反腐倡廉制度,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反腐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有的在执行中重形式、轻实效,不愿动“真格”,搞“雷声大、雨点小”,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敷衍了事;有的虽然建立了一些制度,但抓得不够紧,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存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有的甚至对制度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出现了“中梗阻”和“基层板结”问题。据某市开展的问卷调查,在收回的1200份调查问卷中,认为制度执行中措施不力的有499人,占40.97%,认为对违反制度行为追究不力的有168人,占 23.75%,两者相加达到 64.72%。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相关制度主体责任缺位的问题,也有制度执行保障运行机制的缺失问题;既有认识程度不高、消极应付、措施不力的原因,也有领导干部作风不实、言行失范的原因。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度和效果,关系到反腐败斗争的成效。上述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br/> 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首要的是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制度意识,不断增强维护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抓好制度的组织领导和领导干部表率作用的发挥。要强化执行制度的监督检查,健全执行制度成效的责任制和问责制,确保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坚决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努力维护反腐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反腐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没人愿碰、没人敢碰。要加强反腐制度执行情况的任务分解,强化责任落实,整合反腐力量,对胆敢违反制度的行为,不搞下不为例,不搞法外施恩,毫不留情、绝不手软、铁面无私地及时加以严惩,确保制度执行的强制力和推动力,并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各项具体行动中,就一定可以把消极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新胜利。<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