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泰秘书 发表于 2011-2-7 21:14:00

中共中卫市委员会2011年工作要点

<p><font color="#000000">2011年,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做好2011年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对于加快全市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跨越式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font></p>
<p><font color="#000000">2011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旅游特色化进程,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加强党的建设,抢抓机遇,奋力赶超,努力开创中卫科学发展新局面。</font></p>
<p><font color="#000000">2011年全市发展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9&nbsp;%。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font></p>
<p><b><font color="#000000">一、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font></b></p>
<p><font color="#000000"><b>1.</b><b>加快推进项目带动战略。</b>以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抓手,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大战略机遇,用足用活用好中央政策,加强项目编制、储备、申报、争取,力争年内争取的项目资金较上年有较大突破。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落实招商政策,创新招商方式,拓展招商领域,狠抓资金的到位和落地,提高招商质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投资环境,紧盯东部产业转移动向,加强产业对接,力争年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b></b></font></p>
<p><font color="#000000"><b>2.</b><b>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b>坚持以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b>(1)加快重大项目建设。</b>坚持领导包抓重点项目责任制,抓好万隆公司100万吨稀土彩钢板、锦宁公司120万吨铝镁合金二期、宇光公司240万吨焦镁联产二期、天元锰业三期12万吨电解金属锰、30万吨镍铁,银阳公司年产2000吨单晶硅拉棒、2000吨多晶硅铸锭、2亿片切片、10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和金阳公司250兆瓦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中电投1000兆瓦风力发电等一批投资大、发展潜力大的项目。<b>(2)加快工业园区建设。</b>积极推进“疆煤进宁”,争取开工建设新宁中卫能源化工基地,打造第二宁东。不断配套完善中卫工业区、中宁工业区、海原新区产业功能区、镇罗金鑫园、宣和高载能工业园等园区基础设施,落实优惠政策,优化园区环境,积极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提高园区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b>(3)加快骨干企业培育。</b>重点培育壮大中冶美利纸业、宁钢集团、锦宁公司、隆基公司、科豪陶瓷、天元锰业、银阳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培育壮大造纸、冶金化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做大工业总量,力争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0家。<b>(4)加快发展低碳经济。</b>大力发展光伏、天然气化工等新兴产业。积极引导、支持企业走循环经济的道路,提高企业效益,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font></p>
<p><font color="#000000"><b>3.</b><b>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b>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土地流转,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b>(1)稳定粮食生产。</b>严格保护耕地,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96万亩,&nbsp;粮食总产达到5.3亿公斤。<b>(2)大力发展高效农业。</b>加快枸杞、硒砂瓜、马铃薯、小茴香等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实现从数量扩张向效益提升转变。探索发展林下生态鸡养殖,鸡饲养量达到750万只,加快发展牛羊肉产业,稳定发展猪产业,大力发展高效渔业,发展稻田养蟹2万亩。<b>(3)大力发展节水农业。</b>实施50万亩节水农业项目二期工程,其中:永大线两侧10万亩、中宁滚泉坡3万亩、天景山7万亩。提高完善沙漠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建成海原高崖自治区级旱作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园区、中宁红梧山万亩现代有机枸杞节水示范基地。<b>(4)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b>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全面推行农产品绿色标准化生产,争取更多的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进入“中国名牌农产品”行列。加快中宁中国枸杞加工城、海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整体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市场竞争力。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年内新上、技改、扩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10个。<b>(5)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b>重点抓好沙坡头南北干渠及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兴仁综合供水续建、南山台子扬水灌区节水改造及农村公路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继续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夯实农业发展基础。<b>(6)加强生态环境建设。</b>认真抓好黄河金岸二期绿化建设。加强生态湿地保护。</font></p>
<p><font color="#000000"><b>4.</b><b>加快推进城镇化。</b>抢抓自治区沿黄城市带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培育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位,着力打造适宜居住、适宜创业、适宜旅游的魅力滨河城市。<b>(1)&nbsp;加快黄河金岸建设。</b>加快城市新区整体绿化、亮化改造工程建设,尽快建设宁夏国际沙漠旅游博览园,建成中国枸杞博物园等黄河金岸标志性建筑。加快实施包兰铁路中卫复线改造和中卫火车站改扩建项目。<b>(2)加快老城区改造。</b>拆除违章建筑,建设老城区立体多层次绿化工程。加快老城区道路、巷道、管网等公共设施改造,增强城市承载能力。<b>(3)推进城镇建设。</b>加大中宁县城扩容改造力度,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海原新区建设,改造提升海原老城,实现一县两城协调发展。加快宣和、石空、三河、永康等中心集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b>(4)改善城乡人居环境。</b>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三大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屋顶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新建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13个,黄河古镇1个。加大农村土坯房改造力度,年内完成8200户。实施孟家湾、营盘水等地震断裂带村庄搬迁安置工程。</font></p>
<p><font color="#000000"><b>5.</b><b>加快推进旅游特色化。</b>以创建全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目标,全面挖掘、整合、开发,黄河、大漠、边塞、丝路、军屯等文化资源。加强沙坡头、寺口子、腾格里湿地公园、石空大佛寺等旅游区基础设施,开工建设沙坡头风情小镇、腾格里湿地主题休闲度假五星级酒店,加快特色旅游商品开发,积极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乡村旅游。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经营,改革旅游业经营管理体制,尽快组建旅游集团,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形成良好的旅游服务体系。加大宣传和市场营销力度,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全年力争旅游人次达到165万,旅游总收入突破9亿元。积极发展餐饮住宿、房地产、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加快迎水桥、中宁和海原新区三大物流园区建设,引进大型物流运营企业,把中卫建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年内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000万美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亿元,增长15%。</font></p>
<p><b><font color="#000000">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font></b></p>
<p><font color="#000000"><b>6.</b><b>大力发展社会事业</b>。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关注特殊教育。推进国家、自治区级示范高中建设。积极争取中卫职业技术学校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争全市高考成绩有明显提升。大力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科技培训和科普教育活动,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项目,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提升科技工作水平。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市医院精神病科楼、兴仁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市康复体检中心,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及医疗诊治水平。加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实施“少生快富”和“优生促进”工程,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群众健康水平。<b></b></font></p>
<p><font color="#000000"><b>7.</b><b>全力促进民生事业。</b>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强化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努力扩大就业。建设中卫全民创业城,全市创造新岗位3000个,城镇新增就业7500人,职业技能培训1.25万人。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0%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70%。规范社会保险基金征缴,不断扩大社保覆盖面,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残疾人事业、社会救济、防震减灾和福利慈善事业。新建经济适用房32.7万平方米、廉租房和公租房22万平方米,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住房差的问题。<b></b></font></p>
<p><font color="#000000"><b>8.</b><b>强力推进生态移民。</b>启动实施8.46万人的生态移民规划,通过教育移民、劳务移民、县内安置、沿水沿路安置等多种途径,从根本上解决山区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抓好劳务输出,加强劳务技能培训,培育特色劳务品牌,年内全市劳务输出16.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8.8亿元。全面完成蒿川乡生态移民,继续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程、扩大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村规模。抓好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人畜饮水、农村道路等项目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font></p>
<p><b><font color="#000000">三、着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font></b></p>
<p><font color="#000000"><b>9.</b><b>扩大人民民主。</b>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改善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加强人大监督工作,拓宽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发挥政协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做好侨务和对台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和预备役建设,认真做好双拥共建工作,着力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巩固和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的大好局面。<b></b></font></p>
<p><font color="#000000"><b>10.</b><b>推进依法治市。</b>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积极推进司法改革,完善司法保障,强化司法监督,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健全法律救助保障机制,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健全完善执法责任制等各项制度,依法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优化法治环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b></b></font></p>
<p><font color="#000000"><b>11.</b><b>维护社会稳定。</b>进一步强化维护稳定责任制,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加强信访工作,完善“三调联动”调处机制,坚持领导干部处理和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制度,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深化“平安中卫”创建活动,健全“打防控”一体化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防止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深入开展食品、药品、餐饮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切实保证食品安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做好保密工作。<b></b></font></p>
<p><b><font color="#000000">四、着力推动文化新发展和新进步,提升文化软实力</font></b></p>
<p><font color="#000000"><b>12.</b><b>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b>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宣传舆论引导的能力,唱响主旋律,&nbsp;打好主动仗。大力宣传党的光荣历史、丰功伟绩,弘扬以“三苦”为核心的中卫精神和“五个干事”的作风,在全市形成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思想基础。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加强对新型媒体的建设和管理,确保阵地巩固、导向正确。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努力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社会氛围。<b></b></font></p>
<p><font color="#000000"><b>13.</b><b>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b>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和谐企业、和谐家庭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民族文化、节庆文化、广场文化和“三下乡”、“&nbsp;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提高公民综合素质。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b></b></font></p>
<p><font color="#000000"><b>14.</b><b>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b>培育发展特色文化,着力打造“黄河古城、浪漫沙都、花儿杞乡”这张中卫文化名片。繁荣艺术创作,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加快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游泳馆、文化中心建设,加强文体广电设施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继续实施“放心网吧”工程,深入开展“扫黄打非”,繁荣文化市场。<b></b></font></p>
<p><b><font color="#000000">五、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font></b></p>
<p><font color="#000000"><b>15.</b><b>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b>以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干部培训力度,通过分批次、大范围干部培训,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着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的能力。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增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良好作风的养成。<b></b></font></p>
<p><font color="#000000"><b>16.</b><b>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b>继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严格实行“一定、二查、三评”和“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交账”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注重在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切实抓好市、县、乡三级党委换届工作。加强后备干部的动态管理和培养选拔使用,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b></b></font></p>
<p><font color="#000000"><b>17.</b><b>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b>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活动内容,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全面落实村干部工资、养老保险等待遇,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完善党建工作指导员派驻制度,切实加强企业、机关、学校、城市社区和各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认真做好发展新党员工作。<b></b></font></p>
<p><font color="#000000"><b>18.</b><b>加强党风廉政建设。</b>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廉政教育,认真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进一步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nbsp;</font></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共中卫市委员会2011年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