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推进三明精神文明建设
<p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26px" id="zoom"> 党的学习理论,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发端,经过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丰富完善,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落脚到“建设学习型政党”这一时代命题上,这是历史的选择。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历史性地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目标,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表明我们党具有现代政党开阔的胸襟及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气度,也表明我们党适应时代要求,建设一个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执政党的决心。当前,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正在各地有序开展,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平台。精神文明建设要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为抓手,找准新的着力点,更新思路和举措,创新形式、内容和方法,力争使各项工作上新档次、新水平。 <br/>一、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br/>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精神文明建设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基本一致,就方向而言,都是探讨促进组织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就目标而言,都是挖掘成员潜能,最大可能调动和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力;就内容而言,都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成员思维方式的转换和行为观念的转变;就方法而言,都是采取教育、引导、启发等手段,达到成员的自我提高与团结协作的紧密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讲,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在新时期的一种有益结合和实现形式,也是一种机制的创新。<br/>(一)精神文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br/>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好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本质要求,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搞好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对我们党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考验。<br/>精神文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由精神文明的本质内涵所决定的。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就其内部本质而言,包括思想、文化和审美三要素。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办法,帮助人们树立社会思想人生观、社会文化人生观和社会审美人生观,这正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br/>1.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树立起社会思想人生观。所谓社会思想人生观,是对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理想、道德、情操、纪律和价值观等所持有的人生观,可分为社会整体思想人生观、社会群体思想人生观和社会个体思想人生观三个不同层次。其共有特点:一具社会思想核心性,二具社会思想阶级性,三具社会思想政治性,四具社会思想原则性,五具社会思想批判性,六具社会思想可变性。社会思想人生观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思想核心性。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社会思想建设为核心,其中理想建设是思想建设这一核心的核心。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愿景,也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抓住了这个共同愿景,也就抓住了社会思想的龙头,也就抓住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因此,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树立起社会思想人生观。<br/>2.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树立起社会文化人生观。所谓社会文化人生观,是对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和群众文艺等方面所持有的人生观,可分为社会整体文化人生观、社会群体文化人生观和社会个体文化人生观等不同层次。其共有特点:一具社会文化基础性,二具社会文化继承性,三具社会文化创造性,四具社会文化中和性,五具社会文化民族性,六具社会文化国际性。社会文化人生观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文化基础性。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社会文化建设为基础,其中教育是社会文化建设这一基础的基础。没有文化做基础,尤其是没有教育这个基础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树立起社会文化人生观。<br/>3.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树立起社会审美人生观。所谓社会审美人生观,是指对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审美对象、审美意识和审美欣赏等所持有的人生观,可分为社会整体审美人生观、社会群体审美人生观和社会个体审美人生观。其共有特点:一具社会审美的真善性,二具社会审美的高尚性,三具社会审美的追求性,四具社会审美的大众性,五具社会审美的日常性,六具社会审美的发展性。社会审美人生观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文化和社会思想的融合性,即真善性。社会审美建设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社会文化基础和社会思想核心交融升华的结晶,是精神文明的最高境界,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可忽视的关键一环。因此,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树立起社会审美人生观。 <br/>(二)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br/>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最宏观的、最前沿的管理理论。只有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才能得到有力保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br/>1.精神文明建设要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先导。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先导,精神文明建设才有依靠和保障。实践证明,只有善于学习的党组织,才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把精神文明建设抓紧抓实,成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堡垒。因此,党组织成员要先行一步,带头学习政治理论,以振奋工作精神和转变工作作风;带头学习科学文化、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知识,以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要倡导团队学习和“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观念,通过增强党组织的学习力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执政力,从而引领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上新水平。<br/>2.精神文明建设要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来推动工作创新。创新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灵魂。以学习型党组织为管理导向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内化、优化人力资源:一方面,有利于全体成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和人力资源的持续优化;另一方面,有利于对工作模式进行审视,用创新的、获得提高的理论来指导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因此,要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创新各级党组织指导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的不竭动力。 <br/>3.精神文明建设要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来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精神文明建设要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重点,全面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即要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着力提升党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四项能力:科学判断形势,准确把握精神文明建设大局的能力;正确处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关系的能力;统筹兼顾、全面协调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动员广大市民群众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只有提升党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才能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br/>4.精神文明建设要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把工作引向深入、落到实处。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领导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样必须坚持“服务群众”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为群众所欢迎的事情上,扎扎实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引向深入、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使之跟上时代步伐,满足社会需要,实现民族愿望。 <br/>二、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抓手和动力源泉<br/>近年来,各地精神文明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发展,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在养成文明习惯、推进文明服务、提高文明素质、加强文明管理等方面,成绩斐然。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面临新任务、新挑战,如何改进和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新形势下要攻克的一项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从理论的高度和实践的深度出发,借鉴“学习型组织”管理模式,综合我党一系列丰富、系统的学习成果,作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既给新时期党建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也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抓手和动力源泉。<br/>1.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组织保障。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的历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党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旨在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集体,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以增强党建工作的渗透力,促进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更好地践行宗旨。这也为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夯实了群众基础、打牢了思想根基、提供了有力保障。<br/>2.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提升市民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开辟了新前景。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是一个区域、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要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带动全体党员进而引领全体市民加强学习,让干部群众的道德素质在学习中不断得到提高,文明程度在学习中不断得到提升;让干部群众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力量在不断学习中形成,思想境界的自我超越在不断学习中完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不断学习中培养。要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引导干部群众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从而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营造健康向上、安定有序、团结和睦的良好社会环境。<br/>3.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新形势新任务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做好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开拓视野,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进而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持续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励精图治、干事创业的热情和锐气,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转化为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和对策。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br/>三、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条件要求<br/>1.必须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精神文明建设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的基本保证,是凝聚全民族力量的重要途径,是办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因此,各级党组织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同时,要改进领导方法,既要发扬深入实际、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及时解决社会普遍关心和大众需要的实际问题,更要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特点、新路子,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br/>2.必须明确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必须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方面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党政各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合力,真正做到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出发,上下同步,协调一致,直接参与,共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持久、有序开展。 <br/>3.必须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提出的新课题,如何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规律,总结新经验,探索新办法,事关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成效。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下大力气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这样,才能在重大问题上分清是非界限,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及时排除错误思想的干扰;才能不断改善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br/>4.需要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都需要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一要成为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表率。熟悉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实际情况、指导科学决策、推进各项工作。二要带头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者。自觉、自省、自警、自励,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三要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党组织要严格加强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使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做到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并由此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以调动干部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br/>四、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和建议<br/>1.健全和完善党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机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制、考核机制是否健全、完善,是精神文明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以往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个别党组织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机制没有建立或不够健全,往往只有一般号召,而没有相应的领导管理机制、投入保障机制、考核和激励机制、监督和约束机制等,因而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领导职责不明、体制不顺、组织不力、资金不足等问题。实践告诉我们,要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健全和完善党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机制。一要健全和完善责任机制。要健全和完善统一领导、职责明确、分工合作、关系协调、渠道通畅的领导体制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党组织重要工作议程,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其它重要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规划、一起检查、一起落实。二要健全和完善考评机制。要靠完善的考评机制,考察党员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态度,检查在党员干部中是否形成了浓厚的精神文明建设氛围,检查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发挥带头、组织、指导和督促作用,考察各部门精神文明工作落实情况,各项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果如何。三要健全和完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要把重视抓精神文明建设、善于抓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评判干部素质、认定干部实绩的重要条件,并把精神文明建设考核与单位年终考核和干部个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选拔任用挂起钩来。以此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浓厚氛围的形成,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br/>2.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br/>⑴以加强党组织的理论武装工作推进精神文明“软文化”建设。要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各省、市委《实施意见》要求,改进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制定学习目标,构建学习平台,健全学习机制,全面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理论学习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学政策、学理论、学经济、学法规、学业务,着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着力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各省、市委全会精神上下功夫,着力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全面推行“三优三巡三点”(即优秀学习范例、优秀调研文章、优秀中心组评选激励机制;巡听督学、巡讲助学、巡查促学督导推动机制;理论学习联系点、理论宣传示范点、理论研究重点示范带动机制)理论武装工作机制,层层深入推进理论学习。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红色经典和传统经典为主要内容,开展读书竞赛、征文比赛活动,形成读书热潮。通过系列学习活动的开展,努力提升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力、创新力、执行力,以加强党组织的理论武装工作推进精神文明“软文化”建设。<br/>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学习、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职责。因此,学习型党组织创建与精神文明建设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为根本,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并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要通过学习、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实现以下四个目标要求:<br/>一是通过宣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信仰追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各级党组织和精神文明建设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对理想信念的宣传教育,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以活动为载体,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机关干部、企业员工等不同群体,精心组织适应不同层次需要的形式多样的理想信念主题宣教活动,并充分利用公益广告、宣传单、报纸、文化宣传栏、广播台、电视台、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信仰追求。<br/>二是通过学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要掌握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讲究因材施教,注重分类指导,分别提出相应的任务和要求,把学习的普遍要求与特殊需要相结合。要不断探索不同层面、不同类别、不同职业开展学习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举措,不断扩大学习的覆盖面,形成整个社会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学习途径,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br/>三是通过践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行为规范。要按照“工作主题化、主题载体化”的要求,大力弘扬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开展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新时期老区苏区精神。通过活动载体,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为规范。<br/>四是通过创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价值观念。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到争创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全过程,充分发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测评体系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作用。坚持把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教育与文明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创建等结合起来,发动全社会参与,实施全过程渗透,引导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促进行为规范、文明礼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价值观念。 <br/>3.实施项目带动,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上新水平。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应结合社会形势,围绕中心工作,实施项目带动,寻求重点突破。当前,可紧紧围绕争创全国“创新型城市”、“创业型城市”等重大项目,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大力弘扬“敢拼敢上、爱拼会赢、争先发展”的创业精神;以创建“创新型城市”、“创业型城市”为目标,以促经济持续增长、促经济结构调整、促发展方式转变为指针,突出基础设施项目、生产性项目和民生项目,扎实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并着力在“三创”(创业、创新、创优)上下功夫,重点在工作领域、工作手段、工作方式等方面寻求新的突破;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努力实现工作有新亮点、服务有新举措、素质有新提高、效能有新加强、形象有新提升;进一步提倡和打响“诚信”品牌,继续深化“诚实守信我先行”、“诚信一条街”、“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创建活动。通过项目带动,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上新水平。 <br/>4.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迫切解决的突出问题放在工作首位。要通过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动员干部对拓展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进而加大经费投入,搞好文化阵地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场所和设施,以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才能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创建活动的支持率、参与率和满意度,使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br/>作者简介:吴志明,三明市社科所副所长、高级讲师。<br/></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