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塑造“企业公民”形象的实践探索
在天津建筑业,有一家民营建筑企业,以关爱农民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饮誉津门,这就是天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这方面,天一集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争做合格“企业公民”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br/> 坚守以人为本理念,强化“企业公民”意识 <br/> 20世纪80年代,由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两大要素构成的“企业公民”概念在国际上因势而生,这表明企业被人格化为社会的公民,承担多样化的社会责任这一命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br/> 天一集团自1992年来津发展,在18年的艰辛而辉煌的发展历程中,经历创建品牌、发展产业、拓展规模三个阶段,始终把关注社会民生、热心公益事业作为建筑项目投资的重要着力点,完成了遍布津城的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精品192项,铸就成天一品牌。<br/> 他们以一颗感恩的心,不断增强当好“企业公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竭尽所能回报社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积极贡献。近年来,天一集团为天津市教育单位、政府机关等社会事业机构累计捐助了 1000多万元。2006年,天一集团出资60万元在河北工业大学设立“郭中朝教学奖学金”;2008年5月,天一集团向汶川灾区捐款215万元;2009年10月,天一集团出资500万设立了“南开大学天一人才基金”,致力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2010年6月,天一集团出资在清华大学设立“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天一奖学金”。天一集团在学校成立奖学金的同时,还积极为学校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帮助。<br/> 更重要的是,在企业内部,天一集团一直坚守“以人为本、高效重责、科学规范、尽善尽美”的管理理念。自公司成立以来,他们每年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数千个就业岗位,同时关心农民工、保障农民工利益不受侵犯,在实践中不断建立健全充满温情的人性化管理。<br/> 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农民工劳动待遇 <br/> 一是推进合同制管理。据统计,全国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为74%。天一集团为了规范用工,在每一位农民工上岗前,都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并向劳动保障部门进行用工备案,以充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对劳动用工合同的内容进行统一规范,明确规定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对劳动工资计算方式、支付标准、支付方式、支付时间、劳动争议处理等易产生纠纷的内容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使劳动用工管理逐步纳入规范有序的轨道。在每个项目开工后,天一为进场的全体农民工办理团体社会保险,为每位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和建筑意外伤害保险。<br/> 二是完善薪酬管理。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提到:建筑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为1625元,而天一集团的农民工2009年月均收入将近2500元。在世界经济危机之际,天一集团的全体职工收入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并且每人的工资同比上涨10%―15%。为了更好地落实以上三项制度,天一集团投入十几万元,在每个项目部都增设了考勤机,给每位农民工都发放了考勤卡,在月末时制订月考勤统计表和工资支付表,并及时提供给银行,以便银行及时把农民工工资划拨到其个人工资账户上。<br/> 三是工会充分履行维权职能。天一集团工会以建章立制为切入点,管理网络化、公开化,项目分会管理网络上墙,先后制定和完善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2008年3月,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签订了《集体合同》并就集体合同的所有内容在公司管辖的西青劳动局做了备案,天一集团成为建筑行业外地进津企业首家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的企业,并且,每年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工资协商,以长效的保障机制维护了职工的权益,免除其后顾之忧。<br/> 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保障农民工身体健康 <br/> 一是强化公共安全服务。天一集团制订了《施工现场布置统一标准》,每个新开项目都坚持达到市级文明工地的标准,施工现场实行道路硬化、场地绿化、工地亮化。他们每年投入几百万元购买劳动保护用品及增加安全设施。截止到2010年10月,天一集团已有 5个工地被评为天津市市级文明工地,3个工地作为观摩工地,3个工地荣获国家AAA级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诚信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天一集团时刻提醒农民工注意安全,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都制订了应急预案,全力保护农民工的生命安全。天一集团自2005年取得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以来,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促进各项工作的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使安全生产形势出现持续稳定的良好局面,没有发生过一次重大事故,每年的轻微事故发生率都在 0.2%以下。公司每月对项目部各项指标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各项工作按分数打分,不达标下达整改单,两次不达标,撤销从业人资格,重新对其培训。<br/> 二是改善人居服务。天一成为农民工基本生活保障的坚强后盾,坚持为每位进场的农民工提供住宿,每一个农民工宿舍全都配备了冬季取暖、夏季降暑及洗浴设备,并设有娱乐室,书报刊物、电视、DVD、洗衣机等,并为农民工发放被罩、床单、枕套、枕芯、凉席。仅这一项,2009年,公司投入13.6万元。他们的职工食堂,食品留样 24小时,以便出现紧急情况时进行化验。办公室每周和不定期地抽查食堂和小卖部,对存在的问题给予限时整改、处罚等措施,充分保证了在低价格的同时保证食品安全卫生。<br/> 搭建教育培训平台,提升农民工整体素质 <br/> 一是开展业务培训,注重提升职业技能。天一集团非常重视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每年都组织多次农民工培训,每个新开项目都坚持开办农民工业校,所有特殊工种全部要求持证上岗,平时鼓励农民工进行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大多农民工掌握了多项技术。他们根据生产实际,采取农民工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方式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将企业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与企业考核、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标准化工地创建、工程评优等挂钩,对已具备相应职业能力水平的农民工技术骨干,通过综合业绩评价方式认定职业资格等级。到2010年度为止,取得了上岗证书(不包括专业分包和水电安装)的农民工人数累计已经达到2000人。<br/> 二是开展相关知识培训,全面提升整体素质。天一集团还对农民工群体进行自我保护、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培训。2009年,公司先后聘请了北大、南大及人才港的教授讲授《项目管理与建筑企业职业化建设》和《职业生涯规划和个人发展》等课题,听课数达到1300人次。2009年在新开的项目部成立了9所农民工业校,投入资金18万余元,受教面达到6800余人次,平均每人从课时间达到150多小时。2010年截止到11月,开展培训30次,共培训6000余人次。<br/> 注重人文关怀,充实农民工精神生活 <br/> 一是营造家庭式氛围,实施亲情管理。天一集团把“家”的概念推行到企业中去,在公司创造一种家庭式气氛。亲情与合理化管理的密切结合,是天一集团亲情管理成功的关键所在。每年的五一、十一、中秋等节假日,公司领导带着节日礼品,到工地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农民工兄弟,并举行一些趣味活动,让他们在异乡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农民工的乡土观念比较重,大部分是远离儿女和老人出来打工的,在婚丧嫁娶或儿女老人有重大疾病的时候,他们一般都急于回家去,天一集团碰到这种情况时会给予必要的假期。在寒暑假如果有探亲的家属,天一集团会尽全力给他们提供住宿条件。<br/> 二是提供文化服务,丰富业余生活。天一集团鼓励农民工参与天津市举办的第一、二、三届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佳绩。在天津市第二届建筑业技能大赛中,砌筑、抹灰等四个工种共有 125人参加了比赛,19人入围了天津市决赛,3人代表天津市参加了全国的比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2009年天津市建交委举办的“首届建筑业农民工歌手大赛”中,天一集团被选为比赛场地,并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br/> 农民工权益的切实保障,社会责任的自觉履行,“企业公民”的生动实践,为天一集团赢得了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声誉,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增添了强劲力量。2009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约20.5亿元,劳动生产率为35.89万元/人,工程合格率100%,远高于天津市平均水平,先后获得中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全国用户满意工程、中国AAA信用企业、天津市“金奖海河杯”、“建筑业劳务用工和谐企业”等 192项国家、省部级殊荣。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尹成杰说:“农民工问题是‘三农’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党和政府一直十分关注,想不到在天一集团解决得如此好。”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考察后即兴题词:“感天动地皆因有一颗为民之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