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mishu 发表于 2011-1-4 20:57:14

迁西县2011年旅游工作思路

一、总体思路及目标<br />(一)总体思路。近几年,我县旅游产业发展较快,大旅游产业已具雏形,但是仍存在产业规模小、品牌影响弱、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根据王雪峰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调结构,促转变,挖潜力,增实力”的指导思想,确定2011年为我县“旅游产业提升年”,实施旅游规划创新提升、旅游项目增量提升、乡村旅游特色提升、旅游宣传形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素质。<br />        (二)总体目标。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3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亿元。<br />    二、工作重点<br />(一)实施旅游规划创新提升,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体系。着眼于“谋划大项目、建设大景区、构建大产业”,整合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突出生态休闲特色,全面提升旅游规划水平。一是编制《迁西县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未来五年迁西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战略目标、空间布局、主要任务、重点项目、支撑措施。二是编制五大旅游景区综合开发项目策划,以现有景区为核心,对周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编制《大景忠山景区综合开发项目策划》、《大凤凰山景区综合开发项目策划》、《长城文化旅游区综合开发项目策划》、《滦河谷生态休闲旅游区综合开发项目策划》、《塞上水城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策划》。三是编制《迁西旅游形象品牌策划》、《迁西漫游Q道规划》、《三屯营蓟镇总兵府复建规划》、《龙塘生态休闲度假区总体规划》、《迁西县旅游演艺节目策划》、《汉儿庄栗林花海专题游旅游策划》、《迁西休闲垂钓游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br />(二)实施旅游项目增量提升,进一步扩大旅游产业规模。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旅游产品供给,扩大产业规模。全力推进景忠山万松禅苑、青山关三期开发、凤凰山旅游区综合开发、喜峰雄关大刀园三期开发、亚滦湾国际度假酒店三期开发、金顶山旅游区综合开发、栗香湖生态休闲度假区等在建项目的开发建设;积极谋划启动花苑生态休闲旅游区、窟窿山旅游区、龙塘生态休闲度假区综合开发和三屯营蓟镇总兵府复建等新旅游项目。<br />1、景忠山景区:计划投资2.9亿元,完成老景区提升改造、西线下山回路、门景区、停车场、西沟万松禅苑等项目建设,启动至山庄、胜利营拆迁改造工程。<br />2、青山关景区:计划投资1.2亿元,完成青山关四星级宾馆建设,继续实施八面峰旅游区项目开发,实施景区夜景亮化工程。<br />3、喜峰雄关大刀园:计划投资9000万元,完成老景区提升改造,启动喜峰口长城抗战纪念馆、地质博物馆项目建设。<br />4、五虎山景区:计划投资8000万元,完成五虎山山地休闲度假村项目建设。<br />5、凤凰山景区:计划投资2800万元,完成紫竹院、三星殿、财神庙、普陀禅寺钟鼓楼、景区办公楼建设。<br />6、栗香湖生态休闲度假区:计划投资6000万元,完成栗香湖生态休闲度假区宾馆、分时度假别墅项目建设。<br />7、亚滦湾国际酒店:计划投资4000万元,完成高尔夫练习场、农家乐一条街、亚滦湾会所及西山旅游开发。<br />8、金顶山旅游区:计划投资2.4亿元,完成山顶寺庙、29米大佛像、星级宾馆、梅桂谷居士养生堂、上山道路硬化等项目建设。<br />9、窟窿山旅游区:计划投资1.98亿元,。<br />(三)实施乡村旅游特色提升,进一步打造乡村旅游县域品牌。在2010年实施“十村十点”示范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我县乡村旅游特色,推进我县乡村旅游实现区域化、特色化、品牌化开发建设。重点打造四个区域的乡村旅游品牌:<br />1、“绿野飘香”——南部农业观光区域。功能定位为“采摘篱园”,即沿新庄子—莲花院一线集中打造餐饮住宿、瓜果采摘、科普教育、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旅游园区。对区域内的马家沟国学村、洪门寺写生基地、黄岩采摘园、长甸——牵马岭葡萄长廊、才庄大樱桃采摘园等特色村、点进行提升改造。<br />2、“秀水田园”——滦河两岸区域。功能定位为“滦河渔乐”,即以滦河两岸水体、乡村、城镇为依托,大力发展以小黑汀、巴家峪、大沟等为代表的滦河两岸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打造“渔家乐”品牌,开发以山水观光、滨水休闲、水上娱乐、乡村度假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对区域内的大黑汀村、小黑汀村、滦水湾生态园、聚仙山庄、西坡草庐休闲农庄、竹林山庄等特色村、点进行提升改造,启动后河东寨、巴家峪、东营、南团汀乡村旅游开发。<br />3、“栗林花海”——汉儿庄栗乡风情区域。功能定位为“民俗体验”,即以杨家峪、尖山峪等板栗主产区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文化特色、传统习俗为依托,建设集田园观光、农事体验、感受地域文化特色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产品。 对区域内的太阳峪村、杨家峪村等特色村、点进行提升改造。<br />4、“长城人家”——长城沿线区域。功能定位为“边关寻梦”,即以长城为背景,开发具有边塞风情体验、长城文化游览功能的乡村旅游产品。对区域内的青山口村、石梯子村、李家峪村等特色村、点进行提升改造。<br />(四)实施旅游宣传形象提升,进一步增强旅游市场吸引力。加大旅游整体宣传促销力度,做好旅游形象和品牌策划,确定迁西旅游品牌的主题、宣传口号和形象标志,增强游客对迁西旅游认同感,以形象和品牌吸引市场。 <br />1、整合包装,品牌营销。按照“大景区、大品牌、大市场”的思路,对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活动进行整合包装,设计迁西旅游Logo,集中资金捆绑销售,以“宗教朝圣游、滨水度假游、长城寻梦游、魅力乡村游、运动休闲游”为主题。继续开展高端媒体宣传,利用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旅游卫视、唐山电视台《天天旅游》、经济广播电台《行游天下》等电视、电台媒体,进行迁西整体形象宣传;广泛利用平面媒体进行宣传,在《中国旅游报》、《河北日报》、《北京晚报》、《今晚报》、《唐山晚报》、《商务旅游》等报刊杂志设置迁西旅游专版,介绍迁西的旅游资源、产品、服务设施等,扩大京津旅游市场份额;注重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利用门户网站、分众传媒、手机报等现代媒体,宣传迁西旅游资源,展示旅游品牌形象;加大户外广告宣传力度,在京津唐等重要客源地城市设置6块楼体广告。<br />2、旅游节庆,活动营销。加强活动项目策划,延续传统节庆活动,创新特色亮点活动。继续办好景忠山传统文化庙会、凤凰山民俗文化节、梨花节、栗花节、采摘节、乡村厨艺大赛等旅游节庆活动,适时谋划举办“迁西旅游节”,以大型活动促进旅游业发展;创新活动形式,联合新闻媒体、自驾游协会、书画协会、体育协会、拓展俱乐部等,策划推出“百名作家记迁西”、“百名画家画迁西”、“百名摄影家看迁西”以及“我最喜爱的乡村”评选等系列活动;积极参加展会营销,重点做好北方十省市旅游交易会、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天津旅游说明会及唐山旅游宣传周的参展工作。<br />3、区域对接,联合营销。在周边市县景区间相互设置旅游广告宣传牌,增加景区间的游客互动,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积极推进迁西旅游与京、津、唐等市旅游商的合作,确定一个月为“迁西旅游宣传月”,全县重点景区对旅行社实行门票免费政策,调动旅游商的积极性,大力拓展京、津、唐旅游客源市场,积极推动区域旅游合作;联合北京、天津、唐山等城市自驾游俱乐部、车友俱乐部,组织“千车万乘走栗乡--北京自驾车游迁西”活动;进一步完善迁西旅游网,加强与唐山旅游网、河北旅游网等网络的对接、合作。<br />(五)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进一步提高旅游行业软实力。从质量保障、安全保障和人才保障入手,提升迁西旅游整体服务水平。<br />1、加强旅游质量监督工作。完善旅游投诉处理工作机制,采取明察暗访方式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加强旅游市场规范整顿,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在旅游行业继续实施“诚信体系”建设,坚持以游客为重,倡导依法经营、诚信服务,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对导游和旅游用车行为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违规经营旅游业务的行为,维护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合法权益。<br />2、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强化旅游安全责任意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旅游企业法人代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全面落实对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承诺书的层层签订工作。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排查隐患,督导企业开展应急演练,明确各旅游企业的消防、防盗、防突发事件、防传染疫情等方面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旅游行业全年零事故。<br />3、加强旅游队伍建设。实施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培养项目,根据我县旅游发展形势需要,今年在旅游院校引进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10人,加强和充实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旅游安全生产培训、各类岗位技能培训,加快培养旅游企业经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服务技能人才,全年计划培训旅游从业人员3000人次。<br />    三、保障措施<br />(一)建立和完善旅游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机制。研究制定旅游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办法,对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投入力度大、建设速度快的景区、旅游企业采取以奖带补等方式给予资金支持,充分发挥旅游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拉动作用;继续深化旅游业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旅游开发建设资金渠道;整合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专项资金,加大对旅游的投入。<br />(二)建立旅委会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旅委会作用,建立旅委会层面的定期协调机制,每个月召开一次旅委会协调会议,每次会议确定相关议题,召集有关部门、乡镇参加会议,议事拍板决策,真正解决实际问题。<br />(三)建立领导分包项目工作机制。按照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乡镇分工,建立领导分包旅游项目的工作机制,对分包的重点项目进行定期的督导、调度,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各有关部门予以解决。<br />(四)完善乡镇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对涉及旅游产业发展工作的乡镇,实行目标管理,细化工作目标任务,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强化乡镇主体盯办责任、企业主体承办责任,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br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迁西县2011年旅游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