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你
发表于 2014-12-1 00:21:27
回复一下,进来学而不思则罔了
东区政府办
发表于 2015-10-10 21:08:21
很有借鉴意义。
上官石龙
发表于 2015-10-29 10:57:06
建设心系群众、情系基层的服务政府。坚持把为百姓谋福祉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亲民、为民、爱民之风,在群众最盼望的地方安民心,在群众最急迫的地方见真情,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下功夫,不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细心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坚决打击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建设让人民拥护的政府。
晶莹水滴
发表于 2015-12-2 16:35:09
好贴,研究五年报告提纲,学习了
fds_hs
发表于 2015-12-3 16:55:46
各位代表,蒙城的发展即将迈进“十二五”时期。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老秘网县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的决战时期。纵观蒙城发展,连续多年的较快增长,为加快发展、加速崛起积蓄了强大势能;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实施,为加快发展、加速崛起提供了重要支撑;园区建设成效凸显,为加快发展、加速崛起增强了承载能力;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为加快发展、加速崛起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经过应对金融危机和抗灾救灾、抗击霍乱等工作的锻炼,全县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励精图治,为加快发展、加速崛起凝聚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是全县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政府的职责使然。
今后五年,我老秘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为主题,积极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两翼联动”、招商引资与竞争合作“开放互动”三大战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着力建设“工业蒙城、宜居蒙城、人文蒙城”,奋力在全省争先进位、在皖北率先崛起。
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年均增长13%;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年均增长30%;财政收入20亿元,年均增长2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亿元,年均增长15%;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530亿元,年均增长26%;外贸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年均增长17%;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9:41:4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
今后五年,重点抓好“三大蒙城”建设:
——以产业发达、社会富足、充满活力为目标,努力建设“工业蒙城”。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以县经济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功能区为载体,重点打造汽车制造、煤炭煤电和轻纺食品三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建筑建材、船舶制造、纸品印刷等传统产业;突破性发展生物质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到2015年,整车制造、改装及零部件生产实现产值100亿元,煤炭煤电、煤化工及非煤产品综合利用实现产值50亿元,畜禽、蔬菜、粮食、木材等农副产品及服饰加工业实现产值100亿元;传统产业实现产值突破55亿元;开发区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年产值达到200亿元;实现工业经济总量、规模企业个数、工业投资翻两番。坚持以开放增活力,以招商促发展,积极抢抓“外资内移”和“东资西进”的机遇,在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和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财政贡献大的项目上取得更大突破。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大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引进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以资源节约、生态良好、人民幸福为目标,努力建设“宜居蒙城”。
按照“拉大框架、扩容提质,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为依托,积极推进城市公园、公共绿地、水系景观建设,配套完善城区教育医疗、行政办公等基础设施,着力打造城市商贸、休闲、住宅集中区,集聚城市商气、人气。以新农村规划建设为引领,科学编制集镇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优化新村布局,推进集镇和中心村交通、通信、广播电视、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培育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经济发达、特色鲜明的中心集镇,高标准建设一批农村新型社区,提高农民居住集聚度,进一步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健全完善社会治安、安全生产保障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市场化导向、信息化提升、品牌化带动,提升传统商贸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的生活、消费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
——以文化繁荣、社会文明、公平正义为目标,努力建设“人文蒙城”。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庄子文化园、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统筹推进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建设。围绕庄子文化、楹联文化、民间艺术,大力培育旅游产业。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进一步提升“学在蒙城”教育品牌。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公共卫生、疾病预防保健等服务体系。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的指导方针,实施人才战略,积极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作用,大力实施民生实事,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以争创全国文明县城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全县人民文明素质和文明创建水平。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努力建设高效、透明的政风生态,塑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三、全力抓好2011年的各项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老秘网县向新目标迈进的起步之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
全年任务艰巨而光荣,全县上下必须振奋精神,全面加速,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加快工业超常规发展,在壮大工业经济实力上实现新的突破。
坚持依托园区、扶优助强、龙头带动、集群发展,大抓工业、抓大工业,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全年完成工业投资35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0亿元,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家,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3家以上。
举全县之力加快园区建设。继续组织园区建设大会战,依法推进征地拆迁和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扩区2平方公里。积极引进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的机械制造、食品加工、轻纺服装、电子产品等工业企业。全年新入园企业35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以上,产值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超过20家。坚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产业互补、功能配套,规划、建设乡镇工业功能区,制定财政扶持、用地保障、融资担保等政策措施,力争把功能区做专、做特、做精、做优。
以大企业带动形成大产业。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壮大主导产业、扶持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企业快速成长,形成集中度高、关联度大、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以江淮安驰为龙头,加快整车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抓好10万辆微车、华威公司年产5500台挂车及专用车、行地专用车和金峰财富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建设。以雨润宏健、东升食品为骨干,加快建设肉制食品生产基地,重点支持雨润宏健公司市场扩张、东升公司由畜禽屠宰向肉食加工转型。以全森木业、金冠面粉、占元面粉、恒瑞面粉为支撑,加快优化产品结构,推进产品升级。
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加快建立工业人才培训和技术信息服务体系,鼓励企业积极与大企业、大集团、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鼓励企业通过对外招商、内部挖潜、增资扩股、财政帮扶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技改资金;引导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搞好上下游产品的配套生产,壮大企业规模,走品牌发展之路。
(二)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实现新的突破。
坚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带动战略,抓谋划、促招商,抓前期、促开工,抓投产、促效益,以大项目、大投入,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全年完成招商引资75亿元,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元。
千方百计抓招商引资。重点做好五篇文章:一是做好“承接产业转移”文章。抓住国际国内产业结构性调整的历史机遇,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沟通联系,全方位承接产业转移。二是做好“引凤返巢”的文章。鼓励和引导蒙城籍在外创业、务工有成的人员回乡投资兴业,形成“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的良好局面。三是做好“创新招商模式”文章。整合招商引资资源,以企业、产业、园区为招商主体,抓好专题招商、驻点招商、商会招商、以商引商。以工业招商为重点,积极引进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配套协作环保型工业。四是做好“招大引强选优”文章。围绕主导产业谋划招商项目,着力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好项目。五是做好“亲商安商”文章。进一步打造“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和“高效、诚信”的服务环境,以投资条件最好、投资环境最优、投资成本最低的优势,吸引八方投资者。
集中精力抓项目建设。着重抓好四个方面:一是全速推进列入省“861”和市“125”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赵集煤矿、中原箱包、国能生物质发电、蚌埠雪茄烟生产、新顺化纤制品等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二是准确把握国家资金投向,抢抓省加快皖北发展的政策机遇,加大“跑省进京”力度,争取更多的重点项目落户蒙城、更多的政策性资金投向蒙城。三是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对接,确保意向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建成。四是围绕“十二五”规划,按照质量高、数量多、体量大的要求,认真抓好项目的谋划、储备,全年力争项目库容达到400亿元。
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坚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把手工程”不动摇,继续实行领导负责制、部门跟踪服务制和一线工作法,继续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百日会战”活动,做到一个重点项目、一位领导牵头、一套班子服务、一抓到底。建立完善项目联合审批、联合图审、联合收费、联合验收机制,确保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三)加快推进“三农”工作,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实现新的突破。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工业理念抓农业,以稳定粮食生产为重点,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为核心,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为保障,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抓住国家加大粮食生产投入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省更多的强农惠农政策和项目资金。大力实施农业提升“2345”工程,突出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全面开展“百万亩吨粮田”和“小麦千斤县”创建活动,实施新一轮小麦高产攻关和玉米振兴计划,建设粮食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实现粮食总产145万吨。加快特色蔬菜和设施蔬菜生产步伐,建设蔬菜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新增甘蓝、食用菌、黄心大白菜等设施蔬菜1万亩。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建设生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1个。继续抓好畜禽规模养殖,全年新增规模养殖场(户)200家,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5%。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引导优秀企业向优势产业集聚、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努力实现农产品加工业转化升级。落实以奖代补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做大规模,争取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少于8家。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支持土地流转业主发展规模经营,确保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400家。抓好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力争每村培养3名以上农民创业带头人。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以减灾防灾为重点,抓好防汛抗旱,做好中小河流、洼地治理和立仓三圩规划设计。加快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万亩,旱涝保收田3万亩。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9.8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继续扩大造林面积,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20万亩、成片造林1万亩,新增花卉育苗基地1000亩,积极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继续实施农机富民工程和农业机械化示范工程,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四)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上实现新的突破。
按照改造老城区、提升新城区、发展中心集镇、加强城乡管理的思路,县财政计划投资15亿元,实施十大城乡重点工程,掀起新一轮城乡大建设、大发展,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以民本理念改造老城区。以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为重点,改造体育路、鲲鹏路、齐山中路、宝塔西路,抓好小街巷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给排水及沟塘疏浚、护坡、污水截流工程,配套建设城区菜市场、停车场、公厕、健身广场等公共设施。启动两闸岛拆迁工程,建设生态公园,逐步建设涡河滨水生态休闲带。加快涡河三桥建设,改善城区通行条件。稳妥实施棚户区改造,改善老城区人居坏境。
以精品理念建设新区。坚持“社会事业的聚集区、公共服务的发展区、配套完善的居住区”的发展定位,抓好城南新区公共服务、教育医疗、行政办公建设。启动新区二期征地拆迁工作,新征土地5000亩。完善新区路网结构,新建道路11条21公里,抓好绿化、亮化配套工程。继续推进新区沟塘水系改造,实施城区沟塘综合治理和城南新区引水、补水工程建设,打造碧水蓝天的新城区。抓好庄周安置小区三期、六里安置小区二期和十里安置小区建设,妥善安置被拆迁群众。全面启动新区城市综合体、市民文体休闲公园、中心水体公园,以及幼儿园、中小学校和民办学校、民营医院、民办老年公寓建设。
以统筹理念发展镇村。以新农村规划为引领,坚持资金继续向镇村倾斜、基础设施向镇村延伸、公共服务向镇村覆盖,努力改善农村集镇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完成村庄布点规划,加快完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功能布局、产业定位,统筹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大撤并自然村、消除空心村、建设中心村力度,加快建设一批工矿型、工贸型、农贸型、旅游型的特色中心集镇。继续实施县乡道路畅通工程,完成县乡道路建设72公里、通村公路100公里,改造危桥286座。稳步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高标准抓好坛城、小涧10万亩土地整治项目和乐土国家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积极争取城乡挂钩置换周转指标,全年新增建设用地5000亩。
以创新理念管理城乡。以“治脏”、“治乱”为重点,强化城市管理,探索建立“网格化”管理新机制。深入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活动,严厉打击电瓶三轮车非法营运行为,强力整治城区乱停乱放、乱设乱摆等“十乱”行为。全面实施“清洁乡村,美化家园”工程,突出抓好集镇省道及县乡主干道两侧环境整治,解决“脏、乱、差”问题。加强镇村治安辅助力量,扩大农村视频监控覆盖面,完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努力营造整洁有序、平安和谐、宜业宜居的城乡环境。
(五)加快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在繁荣第三产业上实现新的突破。
以增加供给、吸纳就业、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全面提升传统商贸业,发展新型商贸业,抓好大型连锁经营,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合理布局商业网点。重点建设购物休闲广场、仓储卖场和特色街区,积极引进名品名店和连锁企业,大力发展中介、创意、电子商务、信息等新兴服务业态。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扩大连锁经营和配送服务范围,新增农家店、连锁超市200个。大力推进“三下乡、两换新”等工程,扩大政策覆盖面,服务农村消费,繁荣农村市场。加快皖北汽配城、建材家居城、二手车交易市场建设,规划建设农资、农机、鲜活农副产品市场。强化食品、药品等消费品质量安全管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物价管理,保持市场价格整体稳定。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行为,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率,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健康有序发展房地产业。加大国有土地储备运作力度,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综合配套服务功能为主线,不断健全和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全年建设房地产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廉租房、公共租赁房1075套,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建立健全物业管理服务体系,规范服务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充分挖掘蒙城历史文化资源,打响“庄子故里”旅游品牌。启动九鼎灵山寺佛教文化旅游区规划建设,加快许疃、板桥休闲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大漆园古城旅游区整治,启动国家“AAA”级景区申报工作。加强与省内外大型旅游企业合作,扶持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旅游企业。积极融入皖北旅游经济圈,大力推介文化旅游、休闲旅游和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壮大旅游产业,推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协调发展。
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加大金融招商力度,积极引进外地金融机构入驻蒙城,加快推进农村信用联社改制步伐,支持徽商银行蒙城支行建设,争取淮南通商银行在蒙城成立村镇银行。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推进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发展保险、租赁、典当、担保等行业。定期组织银企、银政对接。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
(六)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在建设“和谐蒙城”上实现新的突破。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投入,狠抓落实,努力提高全县人民的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
下大力气抓好民生工程。进一步细化目标分解,落实资金保障,健全推进机制,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民生工程任务。继续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足额安排补助资金,提高参保、参合比例。落实城乡低保自然增长机制,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加大农村敬老院建设力度,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完善医疗救助、教育助学、抚老济困机制,让困难家庭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老有所养。建立完善村(居)干部工资增长机制、村民组长补贴机制,逐年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待遇。参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启动并实施城镇居民养老补助项目。
下大力气抓好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基层信访工作达标升级活动,抓好乡镇信访基础性工作,加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力度,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制度,健全领导包案机制,积极化解信访积案。稳妥推进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建设和谐劳动关系。深入开展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人防、技防、物防投入,落实中心户长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道路交通、危化品、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的整治力度,强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和管理机制,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切实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抓好兵役宣传,推动双拥共建。
下大力气抓好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育网点布局,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全面发展。切实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狠抓流动人口计生管理,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确保完成年度目标。加快广播电视中心建设,建立数字化广播输出网络。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加快文化体育场馆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巩固提升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完善医疗基础设施,促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抓好各类传染病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建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扩大就业,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6000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00人;打造劳务品牌,年培训学员4000人,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万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实现减排目标。继续加强科技、统计、气象、人防、地震、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人事、残疾人、外事侨务、工商联、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等工作,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不系
发表于 2015-12-6 14:35:39
10.“清洁乡村,美化家园”工程:指为改变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文明程度而实施的治脏、治乱工程。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重点,全面整治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物料乱放、棚舍乱搭、杆线乱拉、墙体乱涂、柴草乱堆、禽畜乱跑等行为,建设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新农村。
春城小秘
发表于 2015-12-15 16:51:44
好几年没直接参与撰稿了,回头看看恍如昨日。
新手上任
发表于 2015-12-18 16:30:27
虽然思考角度不一样,但是思维模式有很好的借鉴。受教了
兄弟们挺住
发表于 2016-1-12 22:43:12
学习了,正好要写报告。。。
博约
发表于 2016-1-13 10:30:42
好文笔,句句叨到点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