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10-12-1 14:36:20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TXT下载

“十二五”时期(二〇一一年至二〇一五年),是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和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安徽实际,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br/><br/>  <b>一、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开创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新局面</b><br/><br/>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nbsp;“十一五”时期是安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重大机遇,全面实施六大战略,深入推进“861”行动计划,努力探索具有安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经济社会迈上发展的快车道。我们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启动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和皖北地区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成功战胜多重自然灾害,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我省经济总量跨上崭新平台,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实力和对外形象大幅提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安徽改革发展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面向未来,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br/><br/>  (2)“十二五”是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未来五年安徽加快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国内外产业转移深入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我省产业升级的条件更加有利;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经济布局逐步从沿海向内陆延伸,我省得到的政策支持将更加有力;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动力显著增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扎实推进,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更高水平。同时也必须清醒看到,未来五年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世界经济增长格局面临深度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省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凸显。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社会建设和管理任务艰巨,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面临加快发展与加快转型双重压力。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br/><br/>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br/><br/>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关系安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我省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水平靠后的欠发达省情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仍是解决我省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加速崛起。全面转型是安徽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实践,是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必由之路,是我省发展阶段性新特征的必然要求。必须把全面转型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在全面转型中实现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基本要求是:<br/><br/>  ——坚持“双轮驱动”。我省工业化城镇化正处于中期加速阶段,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促进城市人口与产业同步扩张,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共进、互动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br/><br/>  ——坚持转型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发展轨道上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把经济增长转到以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为支撑、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轨道上来;加快优化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三大需求协同拉动转变;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增长动力从物质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推动发展重心从偏重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增长模式从粗放增长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努力实现速度与质量、内需与外需、发展与民生、增长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等方面有机统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br/><br/>  ——坚持开放发展。进一步强化开放合作意识,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东向发展,全面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积极拓展境外合作领域和范围,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br/><br/>  ——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创新推动战略,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核心竞争优势。<br/><br/>  ——坚持和谐发展。着力构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低碳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br/><br/>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nbsp;“十二五”规划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按照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原则,综合考虑未来发展环境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br/><br/>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力争到2015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确保2015年皖江城市带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br/><br/>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城镇化率稳步提升,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br/><br/>  ——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皖北地区发展进一步加快,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皖南和皖西地区生态优势更加彰显,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各区域之间联动发展、协调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br/><br/>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br/><br/>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就业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省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br/><br/>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国有企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经济外向度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显著提高,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br/><br/>  经过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br/><br/>  <b>二、全面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方针,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b><br/><br/>  准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导向,抢抓政策机遇,坚持不懈扩大有效投入,充分挖掘消费需求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br/><br/>  (5)深入实施“861”行动计划。坚持把“861”行动计划作为扩大有效投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能源、原材料、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八大产业,加快建设综合水利工程、交通网络工程、生态环保工程、金融支撑工程、人才工程、民生工程六大基础工程,努力实现未来五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目标。<br/><br/>  (6)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有效需求的重要作用,保持投资适度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我省发展重点,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切实提高项目层次和水平。<br/><br/>  (7)大力拓展消费需求。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实施积极的消费促进政策,积极培育消费热点,不断增强消费内生动力。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巩固扩大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家庭服务、休闲旅游等服务消费,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改善消费环境,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br/><br/>  <b>三、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b><br/><br/>  坚持走安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br/><br/>  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短期融资券、票据等,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br/><br/>  (8)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按照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信息化、低碳化的导向,优化工业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壮大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产业,改造提升煤炭、冶金、非金属材料、化工等能源原材料产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积极开发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增强品牌创建能力。<br/><br/>  (9)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聚焦重点,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加强规划引导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实施新兴产业“千百十”工程。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万亿元,部分产业居全国领先地位,建成若干国家级和省级新兴产业基地,实现产业聚集和品牌聚集。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大。<br/><br/>  (10)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完善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和提高效率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进一步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打造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大别山旅游区、合肥经济圈旅游区和皖北旅游区,加快旅游强省建设进程。提升商贸服务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社会化养老服务。积极发展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中介服务、总部经济和会展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扩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范围,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大型企业集团,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品牌效应明显的服务业集聚区,提升服务业比重和水平。<br/><br/>  (11)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布局。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围绕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提升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提高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发展。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创造更多国家和省级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配套完善、环境友好的要求,提升开发区水平。实施“三大千亿”计划,培育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特色园区。<br/><br/>  (12)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以“完善网络、构建枢纽、发展城市公交”为重点,构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加强省际通道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积极推进过江通道建设,基本完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安徽段和干线高速公路建设任务,实现快速客运铁路通达所有省辖市。加快合肥、芜湖、蚌埠、阜阳等交通枢纽建设。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扎实开展新一轮治淮工程建设,加快实施长江、巢湖等重大流域治理,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加强城市水利建设,提高防洪灌溉和供给能力。积极发展水运,统筹规划、综合开发利用长江及淮河岸线资源,提高重要干流航道等级,完善港口和机场布局。积极推进新一代宽带无线网络建设,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nbsp;“三网融合”。积极发展物联网产业。提高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水平。大力推进教育、卫生、社保等各类社会事业信息化。<br/><br/>  <b>四、加快推进城镇化,构建现代城镇体系</b><br/><br/>  坚持走安徽特色城镇化道路,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核心、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br/><br/>  (13)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把壮大中心城市、提升城市能级作为现阶段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支持合肥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将芜湖作为全省次中心城市定位,加快推进芜马同城化、铜池一体化和跨江联动发展,共同构建现代化滨江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积极推动安庆、蚌埠、阜阳打造成为皖西南、皖北、皖西北区域中心城市。促进黄山市加快建成国际性旅游文化城市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加快马鞍山、铜陵、淮南、淮北等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积极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支持其他城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承载力和带动力,尽快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大中城市。深入调查研究,适时适度调整行政区划,促进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br/><br/>  (14)积极发展中小城市。进一步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入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按照建设中小城市的目标,搞好县城规划、建设和管理,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继续培育有基础、潜力大的中心镇,加快打造一批宜居宜业的特色经济强镇,使之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br/><br/>  (15)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按照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的原则,科学编制并严格执行城镇规划,合理确定功能布局、产业定位,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高标准建设地下管网体系、综合交通体系、信息网络体系、生态环境体系、防灾减灾体系等基础设施,提高承载能力。加强对城市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塑造特色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营造整洁有序、和谐舒适、宜居宜业宜游的城镇环境。<br/><br/>  (16)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实际条件放宽城镇迁移落户条件,逐步实施一元化的户籍制度,分层次把更多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探索完善有利于农民进城的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推动城市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资源向进城农民开放,促进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在切实保护农民权益的前提下,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民进城途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南、淮北等市要全面完成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全省提供经验。有条件的市县要积极开展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一体化。<br/><br/>  <b>五、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三农”现代化进程</b><br/><br/>  作为农业大省,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省工作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着力在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三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br/><br/>  (17)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按照做大总量、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方向,以各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引进培育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监管体系,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br/><br/>  (18)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完善水利建设和管护机制,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加快县乡公路改造升级,实施农村危桥改造。积极开展国家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试点省建设,深入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农村新型社区。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沼气、垃圾处理站、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农村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加大对山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库区、行蓄洪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扶贫开发力度,实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br/><br/>  (19)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引导农村土地市场化、集约化、资本化运作,增加财产性收入。<br/><br/>  (20)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扎实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规范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探索进城农民承包土地和宅基地有偿流转、有偿退出机制,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和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br/><br/>  <b>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b><br/><br/>  完善区域发展思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抢抓承接产业转移战略机遇,加快形成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新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br/><br/>  (21)推动皖江城市带率先崛起。按照国家规划的要求和“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总体部署,全方位高水平推进示范区建设,确保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努力成为引领和带动全省加速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充分利用好先行先试权,在体制机制、政府服务、社会管理、区域合作等方面大胆创新。加快示范园区和江北、江南两个集中区建设,科学确定产业定位,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提高产业承载能力,增强产业集聚效应。高水平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着力引进带动性强、技术水平高的龙头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物流、金融和职业教育等建设,构筑强大的产业支撑体系。<br/><br/>  (22)支持皖北地区加快发展。皖北发展事关全省大局,必须按照夯实基础、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的思路,努力探索符合皖北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启动淮河流域低洼地治理,加快煤矿塌陷区治理等重点工程,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加快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农业、矿产和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能源和煤化工、农产品加工、中药产业和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基地。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南北结对合作,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皖北地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br/><br/>  (23)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合肥经济圈是加速安徽崛起的重要支撑。强化整体发展意识,加强合作,聚合能量,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要素市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加快经济圈同城化建设,走共建共享的发展道路,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都市圈品牌。<br/><br/>  (24)促进皖南和大别山区发展。坚持环境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安全区域。加快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尽快形成以“两山一湖”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观光度假胜地。加强大别山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发展以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为特色的现代旅游业和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产业。对生态保护区予以政策支持。<br/><br/>  (25)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主体功能区分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重点开发区域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规模集聚产业和人口。重点生态功能区域要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保障生态安全。禁止开发区域要严格保护、严禁开发,确保生态平衡和自然特色。基本形成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政策和规划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建立跨行政区的功能区治理机制,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br/><br/>  <b>七、扎实推进科教兴皖和人才强省,加快建设创新型安徽</b><br/><br/>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全面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br/><br/>  (26)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重点,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着力提高全省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若干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又是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在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积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盟,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施技术创新“十区提升、百企示范、千企培育行动”,大力推进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推动股权激励、军民结合等体制改革,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共享,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推动更多的科研成果在省内转化和产业化。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要充分发挥政策叠加优势,进一步聚焦重点,明晰方向,力争在创新型产业规模、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努力打造一流创新高地,形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品牌。<br/><br/>  (27)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强省必先强教。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扎实开展国家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推进均衡发展,着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和职教园区建设,初步建立以就业、创业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快推进职教大省建设。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优化学科和专业布局,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大力发展城乡学前教育。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建立多元教育投入机制,不断提升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切实保障教师权益。健全教育资助体系,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br/><br/>  (28)建设人才强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优先位置,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引领、以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把招才引智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统筹开发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业为牵引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着力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专门人才和高端人才问题。坚持以用为本,科学使用人才。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明显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比重。创新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br/><br/>  <b>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b><br/><br/>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br/><br/>  (29)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着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控“两高一资”项目,推进重点行业和用能大户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完善节能法规和技术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严格矿产资源开发准入条件,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管理。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加快重点行业节水技术改造,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建设节水型社会。<br/><br/>  (30)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和金融等政策支持,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建设,提高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技术服务业,扩大循环经济试点。<br/><br/>  (31)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落实环境保护和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继续推进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加大长江、新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建立严格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制度,确保群众饮水安全。逐步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为中心,全面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高度重视城镇、开发园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污水、垃圾和危险废弃物处理能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大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环保执法、监测能力和应急能力建设,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探索排污权有偿交易。建立多元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br/><br/>  (32)加强生态保护。深入推进生态省示范基地、重大项目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保护与恢复新安江上游地区、大别山区等重要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重点区域生态功能,综合治理江淮分水岭、皖南山区和矿区等生态脆弱地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推进长江防护林体系、平原农田防护林网、自然保护区和商品林基地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大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力度。<br/><br/>  <b>九、加强社会建设,提高人民幸福指数</b><br/><br/>  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逐步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br/><br/>  (33)促进就业创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快各类创业园区建设,完善以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加强劳动执法,保障劳动者权益,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br/><br/>  (34)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遏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br/><br/>  (3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大力发展慈善事业。<br/><br/>  (36)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先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免疫计划,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果,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不断缩小城乡区域之间医疗卫生服务差距。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br/><br/>  (37)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趋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br/><br/>  (38)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重心下移,把社区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坚持培育扶持和监督管理并重,大力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形成科学有效的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完善和落实食品药品、公共卫生及安全生产监管措施,落实企业责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快建立健全数字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平安安徽”建设。<br/><br/>  <b>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b><br/><br/>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敢为人先、锐意进取、诚信务实、开放合作的精神,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凝聚加速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br/><br/>  (39)着力提升全省人民文明素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人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br/><br/>  (40)深入推进文化创新。把握时代要求,适应群众需求,推出更多展现徽风皖韵、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文艺精品。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经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巩固扩大文化体制改革成果,着力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进一步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管理格局,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br/><br/>  (41)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重点,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保障机制,建成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组织各类文化服务和重大文化活动。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构建技术先进、覆盖面广的现代传播体系,提高舆论引导力和先进文化传播力。传承和创新安徽地域文化,重视保护、开发和利用各类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国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br/><br/>  (4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建立一批多媒体经营、跨地区发展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促进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等主导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提升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等新型文化业态,推动合肥、芜湖国家动漫基地发展,建设动漫产业大省,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培育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大力推动文化“走出去”,提升安徽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br/><br/>  <b>十一、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b><br/><br/>  改革是促进安徽崛起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的气魄、更务实的举措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br/><br/>  (43)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产权多元化改造步伐,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平等待遇,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健全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金融、科技、人才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支持全民创业,认真实施初创企业、微小企业扶持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br/><br/>  (44)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支持、引导其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br/><br/>  (45)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健全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利用国家赋予地方适当税政管理权限的时机,加快地方税收体系建设,适当增加省调控能力,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强化国有资产经营理念,将国有资产转化为国有资本,加快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理顺资源类产品价格关系,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br/><br/>  (46)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改革发展,加快构建地方金融体系。规范发展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汽车金融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支持合肥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规范有序发展地方融资平台,促进保险业快速健康发展。<br/><br/>  (47)深化以泛长三角为重点的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完善政府、企业、协会与民间多层次合作机制,形成与长三角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等方面的顺利对接,促进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加强与中部兄弟省份紧密合作,推进与珠三角、环渤海、西部地区、港澳台互动合作,做好对口支援新疆、西藏等工作,着力构筑大开放新格局。<br/><br/>  (48)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加强统筹协调指导,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促进有序竞争、科学承接。充分发挥企业、各类商会或协会的重要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园区合作共建,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促进招商主体多元化。坚持把培育更多外贸主体作为紧迫任务,加强出口产业集群和出口基地建设,推进出口加工区和保税港区建设,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加强新兴市场开拓,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扩大服务贸易,鼓励紧缺资源、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优势企业参与境外稀缺资源开发利用,建立境外生产基地,收购境外优质资产、研发机构和营销网络,开拓国际劳务市场,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br/><br/>  <b>十二、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二五”规划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b><br/><br/>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大力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br/><br/>  (49)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要按照“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环境”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统筹兼顾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br/><br/>  (50)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切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和服务群众作用。加快依法治省进程,加强地方立法,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和谐的生动局面。<br/><br/>  (51)坚持不懈推进政治生态建设。大力推进思想解放,切实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解放思想的落脚点,坚决破除一切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禁锢,更新发展观念,提升发展眼界,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政策,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努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切实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br/><br/>  (52)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广大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中央及省委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大力弘扬沈浩精神,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扩大覆盖面,推进工作创新,增强生机活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贯彻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运用正确方式方法,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形成推动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强大合力。<br/><br/>  全省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