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老秘 发表于 2010-11-19 08:26:03

清新文风从哪里来

我们党历来反对不良文风,党的领导人一直带头改进文风,倡导弘扬“短、实、新”的清新文风。那么,清新文风究竟从哪里来呢?<br/>&nbsp;&nbsp;&nbsp;&nbsp;从独立思考中来。一篇真正吸引读者的文章、打动听众的讲话,不在于有没有华丽词藻的修饰,是不是对仗工整的四六句式,而在于有没有独到的见解。没有思想,文章就没有灵魂,讲话就会装腔作势。弘扬清新文风,必须从独立思考开始。想好了再写、想透了再说,这是作文讲话最基本的要求。以己昏昏,不可能使人昭昭。领导干部研究问题、布置工作、总结汇报更不例外,必须深思熟虑。革命战争年代,党的领导人都能一手拿枪杆,一手拿笔杆,留下了许多经典文献,何况现在和平时期,更有条件充分思考和研究问题。也只有自己动脑,自己动笔,才能“采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否则,交给秘书写,照着稿子念,不假思索讲,即使篇幅短了,也不会带出好的文风来。<br/>&nbsp;&nbsp;&nbsp;&nbsp;从平等话语权中来。现在,只要登上权力宝座,怎么说都有人鼓掌;只要大名一挂,写得不怎么样也有地方发表,权力意志助长了话语强势。弘扬清新文风,必须破除领导干部的这种话语权优势,改变领导干部居高临下的发言习惯,减小领导讲话的排场规模,减少对与会无关人员的“绑架”,变主席台为发言席,通过多开草坪会议、听证会议、辩论会议等等,搭建干部群众平等交流的平台,让领导干部走到群众中来讲话,请群众点题,集思广益解题,谁说得有道理就采纳谁的意见,充分尊重群众的话语权和表达权。这样,写文章才能正确定位,说话才不会出格。<br/>&nbsp;&nbsp;&nbsp;&nbsp;从优化语言环境中来。常言道,要言不繁。文章不是块头越大越好看,讲话不是越长越精彩。但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偏偏喜欢写大文章、做长报告,这与一些地方的语言环境不无关系。“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有什么样的语言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讲话习气和文章风格。弘扬清新文风,离不开良好的语言环境。解决不良文风“污染”问题,重在正本清源。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讲真话实话短话,少讲为什么,多讲干什么、怎么做,对空话套话长话进行瘦身减肥。学会掌握和运用群众语言,保证自己讲得明白,别人听得进去,能够照着落实。积极推行点题汇报、限时发言、指定专人报告等制度,引导干部群众开口就讲实话,提笔直奔主题,使“短、实、新”的语言风格蔚然成风,形成弘扬清新文风的常态环境。<br/>&nbsp;&nbsp;&nbsp;&nbsp;从加强监督中来。不良文风影响着每个人的精神生活,全体社会成员都有义务纠正不良文风,弘扬清新文风。要从我做起,带头不说废话、不写冗文,主动对唱高调、打官腔、说大话的现象予以坚决抵制,对言简意赅、一目了然的文章给予掌声喝彩,营造弘扬清新文风的激励导向和鞭策氛围。推行重大会议审批和预告制度,统筹会议安排,切实控减文山会海。开展群众代表旁听会议、利用网络媒体“晒文晒言”在线打分,邀请群众当评委,鼓励网民来拍砖。如此一来,人人言而有责,清新文风肯定会朝我们扑面而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新文风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