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老秘 发表于 2010-10-13 07:58:55

大力实施质量振兴活动 促进三明经济跨越发展

近年来,三明质监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突出工业、提升工业”、建设“工业强市”以及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的工作要求,结合三明实际,积极发挥质监职能作用,加快推进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打响“三明制造”的区域品牌,促进三明经济跨越发展。<br/>  一、实施质量振兴活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由扩大生产规模向提升产品质量转变。<br/>  1、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促进产业发展。一是发展和提升制造业品牌。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依托优势企业、大型项目,加快自主创新,发展一批关联性大、带动作用强的主导产业品牌,大力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发挥三明的比较优势,减少地区之间的结构趋同,加快改造提升,在冶金及金属压延、机械与汽车制造、林产加工业、矿产品加工和生物医药“4+1”产业集群领域发展一批发展前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传统产业品牌;推进科技产业化,实施重点突破,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环保产业领域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品牌。二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围绕生态农业品牌产业带建设,注重发挥地方特色,努力开发现代农业技术,加强明台农业合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开展农业规范(GAP)认证,鼓励农业企业积极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加快农业新产品开发,在畜牧业和林、果、竹、茶、菌等优势产业领域培育扶持一批品牌,培育一批国家级农产品品牌,建设一批农产品品牌基地。三是建设区域品牌。引导品牌企业提升产品标准水平,以先进的技术标准占据行业领导地位,扩大品牌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影响力;增大品牌的科技含量,做强品牌的质量优势,尤其在产业基础较好的冶金与压延和机械行业,在区域优势明显的林工产业,要逐步形成“三明制造”的区域品牌,让“三明机械”、“三明木业”成为三明的品牌形象;引导企业品牌经营与文化建设整体推进,把培育企业文化、凝聚企业精神与塑造名牌企业、争创名牌产品有机融合,赋予品牌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精神内涵;依靠文化建设提升产品信誉,打造品牌的质量形象,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赢得市场和发展空间,做强品牌产品的质量竞争力,实现品牌效应快速放大,品牌企业稳健发展,进而通过优势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支撑三明经济的持续增长。四是完善名牌产品的培育机制。按照全国质检工作会议提出的“突出品牌、标准、服务、效益”四个重点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推进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工作力度。按照“培育一批、争创一批、打响一批”的原则,健全名牌产品培育三年滚动计划,重在通过名牌培育,提升企业的质量基础水平,争取福建名牌产品总数从现在的106个增加到115个以上。协助企业找准竞争对手和标杆,从开发、设计、工艺、设备、产品质量、用户工作等方面帮助企业分析与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差距,提出整改对策,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br/>  2、构建大质量工作机制,完善社会监督。一是坚持各级联动,做到全员参与。建立以“依靠地方、联合部门、抓住企业、监管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大质量工作机制,牢固树立“大质量”观念,切实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水平。质监局在市质量振兴活动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下,按照“主动沟通、加强协调、共同推进”的原则,切实加强有关单位、部门和协会的联系与交流,做好综合协调工作,更好地凝聚推进质量工作的力量。进一步动员全社会关心和重视质量问题,积极参与质量振兴事业。二是坚持依法行政,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执法水平,提高执法人员素质,逐步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手段,提高综合执法能力,严厉打击、依法惩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商)品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好地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加强与人大、检察、法院等的工作联系,确保行政执法的有效性、公正性、权威性。三是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失信惩戒制度。贯彻实施《福建省工业产品及食品相关产品获证企业证后监督管理办法》,开展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试点工作,对企业实施以质量信用、产品质量风险分级为基础的分类管理,探索生产许可证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监督抽查、执法打假与企业质量信用监管的有效协调机制,建立违规企业“黑名单”曝光制度,依法惩处质量失信行为。<br/>  3、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引导企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一是改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企业坚持企业质量工作与优化资产结构、产品结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鼓励重点企业通过各种途径扩大经济联合,组成以资产为基础,品牌为核心的企业集团,优化企业结构,形成以名、特产品为龙头的产业链,促进同一行业或行业中的配套企业联合经营,发挥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尤其要鼓励品牌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做大做强,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品牌带动作用明显的品牌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一批技术创新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领先地位的品牌企业和单打“冠军”。二是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引导企业采用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贯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积极推动企业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等体系认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全面推行质量成本分析管理、标准化管理、计量管理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三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大产学研技术合作,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加快促进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向,落实完善技术开发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国家人造板及林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技术机构平台,为区域内的人造板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标准、质量检测和产品研发支持,帮助我市林产工业产品上档次、打品牌、增效益,提升产业水平,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为做大做强我市林产工业产业集群、促进我市区域经济加快发展搭建良好的技术服务平台。<br/>  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发挥标准在提升产品质量和区域经济竞争力上的基础作用。<br/>  1、加强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建立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准化体系,探索形成以原创科技(专利)向技术标准转化、以标准研究促进科技创新、以标准应用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技术标准运行机制,抢占技术制高点。<br/>  2、推进工业标准化工作创新。围绕冶金及金属压延、机械及汽车零配件、林产加工业、生物医药、可再生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鼓励引导和支持具有一定生产优势、技术优势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重要领域的技术标准研制,争取我市特色优势领域的相关技术标准方面有所突破。建立“政府部门+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联盟标准制定模式,大力推行联盟标准,统一企业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要求。抓好26家重点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试点工作,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标准化、产业结构优化标准化、技术创新标准化等一系列标准化活动的开展,力争在我市重点企业中形成一批优势品牌,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含量标准,积极把标准化融入到科技创新之中,促进科技成果实现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br/>  3、加大实施农业标准化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全过程的标准化实施,发挥农业标准化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中的桥梁作用。加快制订、推广我市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出口农产品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长效管理,继续抓好在建的5个国家级、8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深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在全市11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基础上新增申报一批,引导企业正确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加大地理标志产品制标工作,做到保护一种产品、制定一项标准、完善一套体系、做强一批企业,实现农业科技化、产业化、标准化。<br/>  三、推动节能减排,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由高耗能、高污染向节约型、生态型转变。<br/>  1、加强工业计量工作。强化企业计量基础工作,指导企业加大投入,在生产加工、工艺控制、产品检验等关键过程合理配置合格的计量器具,提高计量检测能力。积极推进大中型企业和重点用能单位按照国际标准建立计量测量管理体系,帮助小型企业落实国家规定的计量检测规范要求,全面提升企业计量管理水平,促进节能增效。大力扶持我市具有产业优势的计量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积极争取更多计量器具产品获得国际法制计量组织评价互认,做大做强我市计量器具制造产业。加快建设我市重点工程项目和节能减排工作急需的大容量、大质量、大流量等计量检定(校准)项目,进一步优化我市投资技术环境。<br/>  2、切实抓好能源计量。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加强能源计量基础工作,认真落实供(用)能单位依法配备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规定。建立全市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监测和管理制度,对煤、油、水、电、气等主要能源及能耗计量数据进行科学采集、综合分析和有效应用。要把准确的计量数据作为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实施能源能耗统计监测及节能减排目标考核评价的依据,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监管,督促整改,有效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落实。加强能源计量、能耗标准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查处计量违法行为。强化能源计量技术服务,积极为企业开展高耗能特种设备的检测和能效测试,树立一批能源计量示范单位,争创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全国先进。<br/>  (&nbsp;作者为三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力实施质量振兴活动 促进三明经济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