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我县革基布产业集群的思考
<p align="center"><b>加快发展我县革基布产业集群的思考</b></p><p align="center"><b>尤溪县工商联课题组</b></p>
<p align="center"> </p>
<p>近年来,我县加快新型工业县建设步伐,把纺织产业作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来培育,打造“纺纱-织造-染整-服装(涂层)”产业链,培育海西革基布产业集群。到2009年,全县已有纺织工业企业236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69家,纺织工业总产值53亿元,年产产业用布7.6亿米,产量占国内产业用布40%以上。2009年9月1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尤溪县“中国革基布名城”称号。</p>
<p>革基布是当前12类纺织用布之一,是一种用途广、用量大的工业底布,广泛用于箱包、沙发、服装等产业,具有平整度好、手感柔软、有弹性、透气性好、仿真感强、抗拉强度大等特点。我县革基布产业集群的发展对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提升地区品牌和促进县域经济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初步形成地方竞争优势。但我县革基布企业大多数规模小、技术含量较低、产品档次不高、管理水平不高。总结起来,主要问题有:<b>一是产业结构趋同。</b>品种比较单一,存在雷同开发,趋同现象明显,处于低层次竞争。<b>二是技术设备落后。</b>在织布机中,有的企业老式梭子机还在用,棉纺纱锭、剑杆机均为国产设备,染整设备也较为落后。<b>三是科技水平不高。</b>科技基础差,难以为科技人员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难以吸引人才,企业发展缺少有力的科技支撑,技术创新活动无法有效开展。<b>四是经营管理粗放。</b>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有的还停留在家族式管理模式,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不相适应。<b>五是融资普遍困难。</b>特别是在当前,因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资金回笼慢,企业发展资金需求量加大,绝大部分企业存在融资难问题。</p>
<p>产业集群按其形成机制,一般可以分成三类。<b>一是基于专业市场的产业集群。</b>其特点是:市场是这类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这类产业集群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彼此间联系松散,技术含量较低,管理水平不高,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都较低。<b>二是基于核心企业的产业集群。</b>其特点是:核心企业是这类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这类产业集群的大量中小企业聚集在一个或几个特大或大型企业(核心企业)周围,核心企业控制核心技术(包括品牌、商标、专利等),主要负责终端产品的组装和生产技术难度最大、附加值高、对规模生产十分关键的配套产品,中小企业生产技术要求低、专业化分工程度高或批量较小的零部件、半成品。<b>三是基于知识共享的产业集群。</b>其特点是:技术和信息交流是这类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高新技术企业、研究机构、高新技术的用户是这类产业集群的主要参与者,企业间的联系通常涉及从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到生产过程中的任务分工,彼此对信息的反馈和共享、技术的互补和创新有着强烈的需要。</p>
<p>我县的革基布产业集群是基于专业市场的产业集群,层次较低,虽然已初步形成地方竞争优势,但其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较低,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势必成为阻碍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在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我县纺织企业要想得到更快更好发展,必须加快培育几个大型或特大型的核心企业,加强自主研发机构,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加快培养和发展一大批名牌产品,使目前还是处于较低层次的产业集群,向基于核心企业的产业集群和基于知识共享的产业集群方向发展。</p>
<p>加快我县革基布产业集群的发展,首先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需要政府和企业同心同德,共同努力。</p>
<p><b>1</b><b>、扶强优势企业,发展集团公司。</b>通过调整提高、联合兼并、增资扩股等形式,培育壮大优势企业或发展企业集团,以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公司为主体成立产业集团公司,创建优势品牌,成为龙头企业,带动全县纺织工业的发展。我县的纺织企业大部分是从原来新阳镇洋益纺织厂、坂面乡彩华纺织厂和西滨镇纺织厂等乡镇企业“分蘖”出来的,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渊源和人脉关系组建纺织集团公司,统一革基布市场,提高纺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挥洋益纺织的龙头“老大”作用,帮助企业解决扩大规模的用地等问题,组建“洋益纺织集团”,让新阳镇这块“老牌”的尤溪纺织产业起源地继续做大做强成为纺织专业园区;以经济开发区(包括西滨开发区)坂面籍业主和西滨籍业主纺织企业多的特点,以乾盛纺织等产值超亿元企业为龙头,组建半紧密型的开发区纺织企业集团;以格利尔染整公司为龙头组建染整集团,承接浙江染整企业转移。</p>
<p><b>2</b><b>、建立染整园区,拉长产业链条。</b>做大做强革基布名城,染整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由于染整企业污染问题较大,建立专业园的门槛较高,因此该工业园区的建设应该做到“科学选址、规划先行、专业配套、环保达标”,对入园企业必须在清洁生产、节能降耗、产品开发、工艺优化、设备设施、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认真考察,择优入园。据报道,山东威海,抓住韩国染纺产业大规模转移的契机,按照“产业化布局、专业化配套、特色化招商”的思路,为韩国染纺企业量身打造了占地6平方公里的威海纺织染整工业园,并投资数亿元人民币高标准配套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成热电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厂,确保污水零排放、环境零污染。同时,威海纺织染整工业园高抬进园门槛,非但没有阻止韩资涌入步伐,反而受到韩国纺织染整企业的青睐。对我县来说,浙江染整企业转移,是我县建设污水零排放、环境零污染染整工业园区的最好时机,还可以通过我县浙江籍染整企业业主“以商招商”,加快染整工业园区建设,迅速形成产业规模。<b></b></p>
<p><b>3</b><b>、用足相关政策,加快结构调整。</b>2009年国家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指出,以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配套工业应用需要为主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是调整中国纺织工业结构的关键所在,将成为服装和家纺工业之外的一个创新经济增长点。我国服装、家用、产业用三大终端产业的纤维消耗比例调整目标是在2011年达到51:32:19。产业用纺织品正逐步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热点,这必然给我县革基布产业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然而,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革基布生产的技术和品种也不断翻新。政府要引导革基布生产企业在投资项目和产品方案设计上与时俱进,不能再低水平开发和重复建设。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在专业化生产中做大做强,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非织造布等产品,改变产品单一局面,提高产品质量,培育出具有企业特色的品牌,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发展中高档纱、产业用纺织布、无纺布,努力对接沿海纺织服装行业,积极发展高档面料,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互补。依托大企业,做好配套服务,对中小企业加强引导,通过调整与重组,向开发型、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与大企业的配套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做大产业用布,加强引导和整合,拓宽应用领域,向医用材料、建筑材料、农业用布、过滤材料、汽车用纺织品、运输篷布以及高级人造和合成革基布等领域发展。充分发挥“中国革基布名城”的品牌优势,积极加强与泉州、石狮、广东、江苏等地的服装和染整业的合作,建立跨区域产业链,实现区域间的互补性。</p>
<p><b>4</b><b>、实施品牌战略,增强竞争能力。</b>我县虽然获得“中国革基布名城”,但作为革基布产品的名牌却没有一个。政府和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名牌战略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全社会的创建优势品牌意识。要将创革基布产品名牌工作纳入经济发展规划,摸清企业产品质量状况和名牌产品发展状况,分层次进行培育。名牌产品靠的是先进技术作支撑。要引导企业走产学研路子,加强与国内一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依托省内外优势企业和纺织科研院校,结成开发经营联合体,引进开发高新技术与产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抓紧制定并执行严格的产品、安全和环境标准,赞助独立的产品测试、认证以及对产业集群内的产品或服务的评级,迫使企业改善品质、提升技术。同时,要提高企业家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层次和管理水平,提高他们构建和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和能力。坚持“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大力引进具有先进知识、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先进理念、经验的管理人才,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p>
<p><b>5</b><b>、加强协调服务,继续优化发展环境。</b>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将重点放在强化产业链建立、创造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环境与氛围、促进建立企业学习与创新的机制与网络等方面上来,加强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要充分发挥纺织协会作用,与产业协会密切合作,组织与产业集群需求相关的政府部门和企业经常交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外地供应商和服务供应商进入产业集群,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相关与支援性产业的发展。要<a name="OLE_LINK2">构建社会化服务平台。把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整合社会服务资源,积极建设创业辅导、融资担保、技术创新、信用评价、人才培训、信息咨询、法律咨询、协会商会等八大服务体系。</a>加强对中介机构的规范管理。注重对行业中介组织的规范、引导和管理工作,提高行业中介组织的整体素质。逐步建立政府、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企业之间的新型关系,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的服务、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企业与政府间的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保障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p>
<p>企业是产业集群的主体,企业发展好了,整个产业集群才能健康发展。而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做大作强的重要法宝。</p>
<p><b>1</b><b>、观念创新。</b>就是企业家要创新观念。一要摈弃“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陈旧观念,树立敢于超越,争创一流私营企业的精神;二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要有“一日不学就落后”的精神,了解和把握新经济时代脉搏,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三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吸引、使用、培育人才放在第一位,在企业中深入开展“关爱员工,实现双赢”活动。</p>
<p><b>2</b><b>、技术创新。</b>就是通过不断地创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创名牌、保名牌。一是提高产品研发能力,搞好结构调整,使产品更具特色;二是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使产品档次得到提高,由低档逐步转向中、高档;三是对落后技术和工艺必须自觉淘汰,选择先进适用技术替代落后技术,用新的生产设备代替老的生产设备;四是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引入信息技术。</p>
<p><b>3</b><b>、制度创新。</b>制度创新的目标应是根据所有者的意愿,把企业办成规范化的合作制企业或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规范的股份公司。公司的经营管理要为股东谋取最大利益,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在制度上有所创新。一是在两权分离的前提下,实行权责分明的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二是企业决策要从个人说了算,过渡到建立起合理化、科学化的决策程序;三是企业内部的分配要有章可循,建立工资分配激励制度;四是财务制度要规范化、透明化。</p>
<p><b>4</b><b>、管理创新。</b>主要是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精髓和内涵。一要引进企业文化和以人为本的概念,将管理科学、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理念之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二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使企业管理者和每个员工都知道各自职责,自觉地朝着公司的要求、目标携手共进;三要建立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p>
<p><b> 课题指导:</b>纪建顺(县工商联党组书记)</p>
<p><b> 执 笔:</b>毛祖铭(县工商联)</p>
<p> 郑绍文(宏盛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