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办 发表于 2009-9-3 16:47:02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 调整优化三明产业结构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宏观经济发展刺激政策,包括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房地产发展优惠政策、鼓励居民加大消费政策等,特别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直接作用于政府投资、企业出口和技术改造,这些政策的实施都为宏观经济恢复增长注入了动力。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给我市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也必将对我市第三产业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br/>  一、2008年我市第三产业发展概况<br/>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666.92亿元,增长14.2%。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209.37亿元,仅增长9.0%,增幅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势趋缓,对GDP增长的贡献弱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r/>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速下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7.9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7.2%,增长8.9%,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22%,贡献率比上年回落2.7个百分点,影响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1.5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增幅大幅回落,对第三产业的支撑作用减弱。<br/>  (二)批零贸易业对三产拉动偏弱。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8.18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05亿元,分别增长13.5%和6%,对第三产业的增长贡献率分别为25.3%和2.4%,共同拉动三产增长2.5个百分点。<br/>  (三)金融业占三产比重较小。金融业增加值15.0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3%,增长10.3%,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7.7%,拉动三产增长0.7个百分点。<br/>  (四)房地产业负增长。受全球金融风暴和房市不景气影响,我市商品房市场疲软,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大幅下降。2008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比降55.5%,受此影响,房地产业增加值比降6.6%,影响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1.3个百分点。<br/>  (五)其他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其他服务业增加值85.67亿元,增长9.9%,拉动三产增长4.3个百分点。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8.3%,拉动三产增长3.3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仅增长3.9%,增幅比上年回落9.4个百分点,影响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2.4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各级压缩行政开支,财政公共服务支出增幅回落,2008年全市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9.5%,增幅比上年回落6.5个百分点。<br/>  二、我市第三产业发展问题分析<br/>  (一)从指标层面来看。一是增速偏缓。2006年以来,我市经济处于高速增长区域,但第三产业增长始终滞后于经济增长。2008年我市第三产业增长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居全省末位。二是比重偏低。2008年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09.37亿元,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4.9%。同时,受增长滞后因素影响,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走低,由2006年的36.2%下降到2008年的31.4%,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贡献偏小。2008年我市第三产业增长9%,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2.5%,贡献率比上年回落10.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GDP增长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7.7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5.5%。<br/>  (二)从制度层面来看。一是政府体制改革尚不完善。我市经济结构非均衡发展,制度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理应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在服务业领域也不例外。但目前不少服务业领域垄断色彩十分强烈,一些部门对某些领域过分看重其兼有的属性,如:银行作为调节经济手段的属性,科教卫体等领域作为公益性、福利性事业的属性,文化、传媒等作为意识形态的属性等,导致了银行、证券、保险、电信、教育卫生、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领域,至今仍保留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政府或国有经济垄断经营严重。来自民间的投资比重还很低,投资仍是政府主导型。而且多数服务产品的价格还是由政府制定和管理,市场竞争很不充分。其结果是服务业的发展远远适应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效率低下,净社会福利降低,也影响了服务企业的经营和机制创新,不利于服务业的成长。二是第三产业统计相对薄弱。第三产业具有服务内容复杂、涉及面广、服务单位规模小、数量多且新兴服务项目不断涌现等诸多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第三产业统计的难度大于其他产业统计。就我市情况而言,由于统计条件相对较差,可供投入的人力、财力有限,技术准备也不足,使得我市第三产业统计显得格外薄弱,对此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下一阶段应加强第三产业统计及信息交流工作,搞准第三产业统计数据,为研究制定我市第三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提供客观的依据。<br/>  (三)从制约因素层面来看。首先,一、二产业发展不充分。一、二产业的充分发展,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2008年我市产业结构为:20.8:47.8:31.4,一产比重高于全省10.1个百分点,二产低于全省2.2个百分点,但第一产业的规模化、市场化、组织化程度低,对第三产业影响有限。我市第二产业以重化工业为主,对资源依赖大,粗放经营,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对生产性服务领域扩张的推动力有限。其次,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我市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产业依然是支柱产业,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比重过低。2008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三大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5%。交通、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尤为明显的是制约物流业、旅游业的大发展。产业集聚区服务业配套发展未引起足够重视,与产业集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产业集聚区服务业配套发展没有跟上,集聚区公共仓储物流设施等服务硬件和商务服务、公共管理服务等服务软件建设落后于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中,金融业、房地产业不仅比重偏低,而且呈下降趋势;与一、二产业联动性较强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再次,城市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2008年我市城镇化水平为43.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13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53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43元。第四,第三产业投入不均衡。2008年,第三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1.98亿元,增长42.7%。但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占第三产业投资的32.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28.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23.4%)等公共服务性行业,总计占全部服务业投资的84.9%。而对于一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现代服务业投入相对较少。2008年,我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等现代服务业投资21.92亿元,仅占第三产业投资的8.7%。第五,人才制约。突出表现在服务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迅速转换,对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急剧增加,但服务业专业人才匮乏现象也随之凸显出来,服务业高级专门人才储备不足,服务业的蓝领人才也存在结构性短缺。这种格局的出现与我们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分不开的。长期以来,我们重视高等教育而忽略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对学历教育过分偏爱而对实用性较强的职业教育“看不上眼”,即使是高职教育也尽可能往“学历教育”上靠,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br/>  三、加快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br/>  (一)立足全局,统筹兼顾。从全局出发,统筹处理好全市三次产业发展关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推进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在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重点把握好我市第三产业发展中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既要发挥城市服务业主战场作用,推进和发展服务业重点城区,又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二是市内发展与市外扩张的关系。既要积极创造需求,拉动市内服务业发展,又要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面向周边市、省外和国际市场打造服务精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产品。三是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的关系。既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引导各种资源向服务业聚集,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四是扶持发展与规范管理的关系。既要加大政策支持,维护企业利益,活跃服务市场,又要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发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br/>  (二)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对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非国家核准目录内的第三产业项目,一律按属地原则实行备案制;对列入国家、省颁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的项目,凡明文规定须我市发改系统核准和审核上报的项目,均及时地给予核准和审核上报;对需申请金融机构贷款的第三产业项目,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指导,在职能范围内加快推进项目审批,为企事业单位早日争取银行贷款创造条件。同时加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建设,规范管理措施,建立健全“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工作机制;加强“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网上审批。<br/>  (三)强化项目,集聚产业。认真分析我市产业结构特点和优势,科学策划第三产业项目,每年推出一批业态水平高、引领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充实第三产业项目库,实施第三产业重点项目滚动式建设,加快第三产业总量发展和结构优化。围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丰富消费性服务业,在交通运输、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贸服务、科技服务、市政公用事业、社区服务、房地产、旅游、职业教育等重点领域,抓紧建成投产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策划生成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继续加强物流园区、仓储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业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区配套服务业项目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br/>  (四)交通为先,完善通道。紧紧抓住交通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既主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两个三角洲和我省沿海发达地区,又加强中心区域与内陆省份交通网络的构建。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合理布局枢纽节点,提高运输业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四个通道:一是建立快速客货运输通道,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航运输和国、省道主干线为依托,实现与周边县、省内外经济区及沿海港口的快速互通;二是建立客货运输站场网络,以三明(沙县)综合交通枢纽和各级运输枢纽为主体,实现客货集散运输,合理配置资源;三是建立农村客货运输通道,以县、乡公路为依托,遍布城乡、四通八达,实现公路网络布局的优化;四是建立内河运输通道,实现矿产、原材料等大型货物低成本运输。通过建立和完善通道,构建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功能的海西重要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推动我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发展步伐。<br/>  (五)研究政策,争取资金。根据国家、省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积极帮助从事第三产业领域的企业向上争取有关投资补助资金。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政府网站作用,及时上网公布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组织有关专家帮助企业审查论证项目,为企业做好投资咨询服务工作,并对上报的项目在材料编制上给予精心指导,及时向国家、省转报,推动项目工程建设。今年根据我市服务业发展现状结合国家、省里的投资导向,在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农业生产资料营销服务、社会化养老服务、农产品冷链物流、现代物流业、创意产业等6大专项上,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同时,积极探索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允许集体、民营、外资等各类非政府的民间资本依法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领域,鼓励民间投资进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试行)》(闽政[2009]14号)确定的重点领域,支持民间投资进入中介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教育文化事业、医疗卫生事业和民政福利事业等。<br/>  (六)以人为本,强化培训。根据国家、省上投资导向,在职业教育实验实训基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信息服务体系等方面加大投入,建立和扶持一批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实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加快建立覆盖全市范围的劳动力资源动态信息网络,促进社会富余劳动力与企业用工需求相衔接,逐步解决企业用工问题,提高用工素质,为我市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人才保障。<br/>  (作者为三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 调整优化三明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