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114 发表于 2009-8-31 08:21:47

政协融入地方发展战略的工作方法探索

<p align="center">政协融入地方发展战略的工作方法探索</p>
<p align="center">&nbsp;</p>
<p align="center">吴凯伟</p><br/>
<p>人民政协在新的历史阶段,在具体的地区发展战略乃至国家发展战略中如何作为,以何种角色、何种形式作为,这些是我省政协在协助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构想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建设过程中直接面对的,而且也是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的问题。</p>
<p>政协不是一个权力机构,而是一个协商机构,不单单是官也不仅仅是民,而是一个亦官亦民的角色。它自产生起便在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在当前,它的作用并不比前逊色。正如贾庆林主席所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人民政协的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人民政协的作用不是变小了,而是更加重要了。”</p>
<p>在这种角色里,政协以什么方法融入地区发展战略乃至国家发展战略呢?这里方法是广义的方法,即“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这一内涵。它的外延可包括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工作要领和工作思路等等。那么,在整个“海西”发展战略的提出、制定、落实和推进过程中,作为所在地的政协该以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工作要领和工作思路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呢? 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和工作经验提炼,几个方面值得总结:</p>
<p>一、明确工作态度,强化主动意识</p>
<p>积极主动意识,是政协工作得以展开、赢得实效的思想保证。一般来说,政协的位置总被理解为在实际工作中可为可不为的角色。的确,这指出了目前政协工作中的某些弱点。因为以统一战线、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为基础的政协工作,如何结合我们当前的具体实际,在三项职能上做到“三化”这个环节还有待完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还较难以完整、系统的制度、规范和程序进行操作,往往会出现政协可为可不为,结果无事可为的表面理解。但越是这种情况,就越需要主动,越是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再少去主动意识,少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那政协的可为空间就大为减小。</p>
<p>如何确认角色、把握时机、主动作为,这些很大程度决定了政协在目前阶段的作为空间,特别是在重大的发展战略中的作为空间。不是完全跟着跑,而是应充分凸现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在探索中尽力推进中心工作,在工作中逐步完善“三化”机制,通过实践探讨和理论总结,使三项职能的具体制度、具体规范和具体程序更为明晰、更为确定。</p>
<p>十六大召开之后,福建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面临着如何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面临着如何结合自己的省情实现新一轮的飞跃等关键性的问题。在此之际,如何制定合适可行的战略构想和勾画适合时宜的发展蓝图,成为全省上下共同思考的重大议题。省政协在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积极主动地组织各个党派、各个界别和各级政协、各级委员围绕这一中心群策群力,献计献策,当好参谋,营造“海西”良好运作环境。省政协领导主动带队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召开省政协常委专题会议,及时汇报交流调研成果。所提出的意见、建议汇总形成专题报告,连同汇编成册的调研文章,一并报送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为编制我省“十一五”规划和完善“海西”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省政协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形式,积极向全国政协和各民主党派中央报送有关材料,并主动邀请多位全国政协领导来闽调研视察,形成的报告得到总书记等多位中央领导的关注或批示。在多方努力下,“海西”地方构想最终写入中央决策。</p>
<p>“态度决定一切”。主动意识使得原本看似被动的工作变为主动融入,使得政协在协助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海西”发展战略这一中心工作上赢得了成效。在实践中,福建省政协进一步明确了用什么方式主动,向谁主动,为中心工作主动获取什么资源,主动做什么等等一系列的基本做法。这些做法也继续应用于“海西”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同样产生良好的效果。</p>
<p>二、突出工作方式,确保持续跟进</p>
<p>持续跟进的做法,是政协工作得以全面深入展开的本质要求。“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要保证“海西”又好又快发展,“重在持续”是推进工作的关键要领。政协的工作也同样要保持持续性。如何在融入“海西”发展战略中持续跟进,如何进一步强化三项职能和自身建设,进一步推进“海西”全面深入开展,是福建政协要深入思考的问题。</p>
<p>在融入区域发展战略中,对政协而言,调研和提案是参政议政的基础。诚如李瑞环同志所说,“如果我们政协每年能拿出若干调研报告,为解决国家和民族当前和今后若干重大问题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建议,在立论上有贡献,那就是成就,就是尽职尽责。”省政协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福建”,建设创新型省份,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闽台农业全面合作交流,壮大海峡西岸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事关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研、视察活动,形成众多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其中很多被省委、省政府在决策时采用。</p>
<p>在持续跟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同时,政协也更注重宣传和学习,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来保证融入“海西”建设的效度。除此之外,政协还特别重视联合多方力量,推动提案、调研的落实,使调研得到实际有效的持续,使成效真正切实地落实到人。政协在调研开展中发现问题,也尽力协助省委、省政府在调研落实中解决问题,比如,组织政协委员中的专家学者赴老、少、边、穷地区送文化、送科技下乡;组织发动广大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为灾区捐款捐物;发动港澳和内地的政协委员、企业家、宗教界人士捐款帮助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农民生产投入资金短缺问题等等。</p>
<p>三、遵照工作要领,坚持紧抓特色</p>
<p>紧抓特色,是开展工作的基本要领,是工作力求创新、争取实效的前提,是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找到事物本身的特色或者事态发展的特殊性,就找到了省力高效推进工作的切入点,就获得把成果做强做大的前提。</p>
<p>在整个“海西”的提出、落实、推进过程中,省政协一直紧抓几大特色,一个是对台特色、一个是政协自身联系广泛的特色、一个是特色主题。</p>
<p>突出对台特色。省政协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五缘”、“六求”对台工作要求,积极发挥政协优势,在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和沟通上作出了贡献。一方面,立足海峡两岸的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的进一步推进,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提案和调查报告;另一方面,邀请在闽的台商代表列席省政协会议,这一工作赢得外界的普遍好评,是我省政协根据紧抓特色这个基本工作方法进行的一次突破,一次创新。</p>
<p>我省政协还紧抓另外两个特色。一是政协自身联系广泛的特色。我省政协广泛发动和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把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为履行职能的重点。梁绮萍主席这样号召大家:“政协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我们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所作贡献的大小;政协地位的高低,取决于我们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时所体现水平的高低。”经过努力,全省上下、兄弟省份、海内外侨胞都被纳入到“海西”这个主题中,为“海西”顺利全面展开和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针对特色主题展开调研、视察、协商、监督。共进行包括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福建”、建设创新型省份等多个主题的调研、视察、协商、监督,并在每个特色主题上都取得较好的成效。</p>
<p>总之,紧抓特色,有利于把握事物本身及其发展的特殊性,也就有利于解决问题。因此,把紧抓特色的工作方法常抓不懈,是我省政协工作的关键要领,也是我省政协在此次“海西”工作中的方法要领。</p>
<p>四、紧扣基本思路,强化团结合作</p>
<p>加强团结作为政协工作得以顺利全面展开的基本思路、基本主题一直贯穿于“海西”工作的整个过程中。最广泛组织各方力量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下,紧紧抓住全面推进“海西”建设这一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极力增强自身建设和履职能力,确保在人员数量和质量上有较大提升,形成更大、更强的合力为福建的发展做贡献,这些就是省政协此次“海西”工作中认真贯彻“重在团结”的具体作为。</p>
<p>几年来,在省政协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的带领下,各民主党派积极参与,各界别踊跃加入,各级委员主动投入,各设区市、县政协大力配合,各相关单位尽力协助。全省上下齐心合力,形成一股巨大力量,使“海西”建设赢得人心、赢得民智、赢得群力。</p>
<p>“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有力量的团结,团结也是讲实效的团结。我省政协不仅注重团结的广度,还十分重视团结的效度,积极鼓励各党派,各界别、各级政协和各位委员向勤奋学习要实效,向制度创新要实效,向方法提炼要实效,向提升意识要实效。通过强化自身建设,各成员单位、各位委员投入“海西”建设的能力和素质大大提高。</p>
<p>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方法就是刀,只有磨出更利的刀,才能砍出更多的柴。方法对路了,政协融入地方发展战略的成效自然就显著了。以上仅为广义方法中的一部分,政协以何方法融入地方乃至国家战略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政协融入地方发展战略的工作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