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五品”
<p align="center">读书“五品”</p><p align="center"> </p>
<p align="center">王 涛</p><br/>
<p>“书香”旧谓读书之风气,本意为延续读书之香火,多指家世而言。现今书香转义为读书时的愉快体验和深入感悟,例英国文艺评论家赫兹利斯说:“书籍深入人心,诗随血液循环。书中别人的事,能使我们如同身临其境,而我们的呼吸也因之充满了书香之气。”笔者读书可谓不多,私以为读书要品味书中的至理至情至性至趣至美,方能达到品味书香之境界。 </p>
<p>一是品味至理。至理是作家在作品中有意无意表现出的最本质的意旨蕴涵。至理可因读者有所不同。品味至理能提高人对客观和主观世界的判断能力,增强理性意识。读《诗经》的《伐檀》、《硕鼠》,要理解古代劳动人民强烈的反抗精神和追求自由幸福的强烈愿望;读朱光潜的美学专著要注意美在感觉的要义。品理是读书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事情。我们常说读书“不得要领”,“要领”就是指作品中的“至理”。 </p>
<p>二是品味至情。情感是人的衣服。文学是人学,因而亦是情感的载体。文学作品可以说是无字不带情。屈原在《离骚》里的悲愤爱国情,李白苏轼诗篇里的旷达之情,杜甫《三吏》、《三别》的忧民之情,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退隐逸乐之情,李清照的哀惋悱恻之情。说理文虽以推理行文,但情理不可分,理中亦有情,例《为人民服务》对张思德的推重之情,《纪念白求恩》中对白求恩的追念之情。情感带有时代的属性,不同的人观看同一作品会产生不同情感,例舞剧《白毛女》本来表现劳苦人民对旧中国的愤怒之情,但也有人认为,“杨白劳欠债要还,喜儿头发染成白色更漂亮”。 </p>
<p>三是品味至性。至性与至理的区别在于前者一般指人性,后者多指文章义理。就性和情来说,情感是人之精神的血肉,人性是人之精神的筋骨,情感是可以变化的,人性具有稳定性。作品中人物有至性,《三国演义》中关羽之忠与曹操之奸,《水浒传》里武松的刚勇和杨志的“官性”。至性也可指作品的主题内容或风格,例鲁迅作品是投枪、是匕首,充满战斗性和讽刺性,《史记》富于人民性,莎士比亚作品充满戏剧性,《伊索寓言》充满机智性,托尔斯泰小说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邓小平讲话录具有智慧灵活性等等。 </p>
<p>四是品味至趣。至趣指文学作品中给读者带来愉悦体验和快感的题材、语言风格及表现技巧。书籍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休闲性,学会品味作品的趣味成了读书的一项内容。例《山海经》的神趣,《西游记》的怪趣,莎士比亚语言的风趣,朱自清语言的清趣,孔子语言的理趣,孟子语言的喻趣,《吕氏春秋》的寓趣,契诃夫语言的讽趣,唐诗表现技巧中的衬托等。欣赏作品的至趣能熏陶人的诙谐幽默性格,升华人的生活质量。</p>
<p>五是品味至美。至美有广义和侠义,狭义一般指作品中的形象美(人象、物象、意象、理象),寓意美,悲剧美,韵律美。宋词的豪放婉约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意象美,王维边塞诗的悲怆美,朱熹诗的理象美,海明威作品人物形象的硬汉美等等。</p>
<p>品味书香的理、情、性、趣、美是一个整体过程,并不可以分割零碎。品味书香需要依托读者自身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社会经验,否则品味就成了无本之木。书只有咀嚼得透脱才能溢香。</p>
<p>认真品味书香吧,你的思想将因之流光溢彩,风光无限。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