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应对八类人和事多加注意和防范
<p>县委书记从政八防<p>□齐 惠</p><br/>
<p>一个县的工作好坏,关键在县委;县委工作好坏,关键在书记。县域执政者能力之大小,治绩之优劣直接关乎政治稳定与国家的兴亡,县委书记作为“亲民最要之官”,权专、职重、事广,更需要提高执政能力、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其中,防患于未然,要对八类人和事多加注意和防范。
<p>一是管好亲属,防止以情乱政。人之常情,莫过于对妻儿、父兄之爱,妻儿、父兄是领导身边最为亲近的人,但要注意在“爱”与“管”之间把握分寸,因为公权私用最容易在此打开缺口。其一,妻儿、父兄朝夕生活在一起,产生的影响较大,天伦之乐最容易让领导者言听计从,有求必应,但妻儿、父兄并不对公权力负责,如果听之任之,索求无度,灾祸就在旦夕之间;其二,亲属的特殊身份极易成为拉拢请托的目标,亲情、权势、利益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看上去结实牢固,但实际上危机四伏,在这张网中,原本简单亲近的关系也会在利益的催化下扭曲变形;其三,亲属介入公事,干预决断,公私不分,就会授人以柄,是非蜂起,难于辩白。清代州县官曾总结出“三爷莫用”之训,即少爷、舅爷、姑爷不能授予权力让其插手公事。“事非十分败坏不入于耳,怠入于耳,已难措手”。
<p>二是慎用身边工作人员,防止蒙蔽信息、假借权力。身边工作人员要慎选慎用,一旦所用非人,就容易利用上级信任或疏忽,蒙蔽视听,弄权坏法。首先,身边工作人员往往是工作中的臂膀,大小事务由其具体办理,自然得到信任,关系密切,往往共荣共辱,一旦下属乱法坏权,上司也难脱干系;其次,由于常在领导左右,又处在上下级关系之中,易于察言观色,知晓上级的喜怒爱憎,也清楚上级的智慧或愚昧之处,或逢迎或攻击或美化或蒙蔽,领导者容易被身边人迷惑和左右;再次,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掌握大量信息,如果隐瞒信息或假借权力,领导者就会被蒙蔽和利用。齐桓公曾问管仲国家治理最担忧的是什么,管仲回答说最担忧土地神坛上的老鼠。土地神坛,树立木头,涂上泥巴,老鼠就住在里面,为了防止老鼠作乱,就要把老鼠撵出来,但如果用火熏它,木头就要烧坏,用水灌它,泥土就要掉下来,这就是苦于社鼠的原因。政治生活中,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什么样的人不仅关乎个人荣辱,也关乎事业成败。
<p>三是谨慎交友,防止权力滥用。如果说谁是你的亲属是不能选择的,但谁是你的朋友是可以选择,并需要慎重选择。从近年来一些被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例来看,不少是因为缺乏对交友的正确把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滥交友,疏防范,被利用。有些领导干部在朋友交往方面没有选择,缺乏应有的警惕和防范意识,什么朋友都交,什么场合都去,终于被一些别有用心者“拉下水”,跌进“朋友”设置的陷阱里。二是重交情,遵嘱托,谋利益。有些领导干部讲交情,重义气,认为不能因为自己位高权重就疏远多年的老朋友,于是对老熟人、老部下的请托更容易帮忙说话,同时认为接受些礼金也是正常的人情往来,久而久之,在习以为常并认为安全可靠的交往中,滥用了权力,跌入腐败的泥潭。三是权钱交,以利聚,随贿转。有些领导干部愿意和企业经营者交结,成为密友,更有甚者,从开始交往就怀有不正确的动机,将自己手中的权力变成金钱。通过批项目、批贷款、批土地、疏通关系为“朋友”帮忙,同时则笑纳“朋友”送上的金钱,“人心不足蛇吞象”, 越多越不足,越不足越贪婪,这种交往从开始就是一种在刀尖上的舞蹈。
<p>四是谨慎对待个人嗜好,防止各种诱惑投其所好。嗜好对普通人来说,是个人小事,而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则不是个人小事,要谨慎对待。首先,谨防不良嗜好。嗜好有好坏之分、雅俗之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领导干部有不良爱好是非常危险的。“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不良爱好,如好赌、好色本身就是陷阱,再被人利用,则在劫难逃。其次,即使是情趣健康的嗜好也要适度并有所克制。“甚爱必大费”,越喜好什么,越会被什么所伤害。先后把多位高官拉下水的赖昌星曾说“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爱好,会成为别有用心的人行贿腐蚀的突破口。同时,如果领导干部对个人爱好过分投入,则会分散工作精力,难务正业,废职怠政。再次,领导者的嗜好不能轻易示人。不可轻易让人知道,不仅是因为会被人利用,还因为领导者的爱好有可能会造成一种导向和风气,“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领导者的好恶,容易引起下属和民众的跟风和盲从心理,产生一种风气,让本属于个人的爱好被无限放大,嗜好也会在跟风和盲从中被扭曲,“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痍;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p>五是重视地方基层党组织建设,防止基层政权组织弱化。“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维护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局,县域是基础;维护县域的稳定发展,党的基层组织是基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计划生育、扶贫开发、农业生产、新农村建设、硬化路面、兴建水库等,都要基层党组织抓落实,没有落实,或落实中走样,再好的政策也变成了空话、假话,这样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就会下降,执政基础就不会稳固。此外,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与群众关系最直接的体现,能否密切联系群众,能否为群众办实事,能否得到群众信任,不仅关系到县域的政治生命力也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如果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就会成为地方发展的巨大隐患,一旦不稳定因素出现,则难以控制。再者,基层党组织中的干部在经济发展中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与地方治乱密切相关。得力的基层干部群体是干成事业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各种危机应对中的重要力量,在县域行政中如果没有一支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人心涣散,各自为政,不但不能将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还会不断地制造矛盾,激化矛盾,县域执政者会被推到风口浪尖。
<p>六是积极应对信息舆论,防止扰乱视听。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特别是互联网,网络传播以其速度快、覆盖面广、自由度高等特点进行信息的传播,一方面持续公开地向大众提供世界发展变化的全面信息,另一方面,其中的虚假信息、有偿信息的传播,一旦产生错误导向,则误党误国误民。媒体也是政府的监督者,媒体常常代表公众,对政府的权力进行监督,成本低而效率高,能有效地促进政府依法、廉洁、高效行政,但媒体也是市场的竞争者,具有产业特性,在“眼球经济”的刺激下,一些媒体对施政偏颇歪曲、断章取义的传播,将造成负面效果。特别是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事件都受到媒体和大众舆论的左右,主流媒体如果失声,群众就容易被高度情绪化的传言所鼓动,进而采取难以控制的过激行为。媒体还为参政议政和利益博弈提供平台。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媒体为公众提供了信息交流和公共讨论的平台,对于社会结构平衡起着重要的沟通、协调和维护功能,但值得警惕的是媒体也具有极强的动员性,特别互联网上每一个人都可以动员,西欧颜色革命就是利用互联网、手机等传播与动员,这些都对执政提出挑战。总之,信息时代的特点,政府既要管理媒体,又要受媒体所监督,传统指令式的管理媒体的方法已经不适用,要充分认识媒体的作用,摆正与媒体的关系。
<p>七是打击地方黑恶势力,防止其成为施政的火药桶。如果任由黑恶势力发展,县域党委和政府就如同坐在火药桶上,随时会爆炸。首先,黑恶势力危害地方安全。黑帮横行,社会治安必然混乱,各类案件频发,群众没有安全感,人心惶惶,安居都没有保障,乐业只能是奢谈,甚至经济发展越快越会激化矛盾,引发社会危机。其次,黑恶势力会腐蚀干部。黑恶势力往往是先渗透经济领域,在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就会进一步设法在政治上寻求庇护,渗透到政治领域,拉拢腐蚀干部,染指地方基层政权,导致地方吏治败坏,迟早失去民心。从近年来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来看,相当一部分都与地方黑恶势力渗透到吏治中有关,百姓对吏治不满,长期积累,一个小火星就可能引爆一场群体性事件。再次,黑恶势力败坏社会风气。黑恶势力是一种独立于正常社会具有一定组织形式的犯罪团体,黑恶势力具有反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蔑视法律,破坏制度。
<p>八是把握好与本县相联系的主要关系,防止干扰发展。县域的执政者处在各种政治关系的网络内,是爱憎和利益的交汇点,要善于处理和协调各种政治关系,防止干扰县域的发展。首先,在处理协调上下关系时,防止偏废。从县的地位来看,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既要对上级负责,上情下达;又要对民众负责,下情上达。然而,现实情况又极为复杂,有时上级未必尽贤,政策也未必完全适应本县的具体情况,如果上面的政策方针或人情好恶与本县的具体情况不相适应,或一味迎合上司,不顾本地实际,强行实施;或硬碰硬顶,恃才傲物,坚决抵触,这样对县域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其次,县域执政者在处理开会与下基层方面要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防止奉上唯上而不通下情。再次,县域执政者要处理好各种往来交接,防止偏废主业。迎来送往也是县域执政者的一项重要工作,不能忽视各种政治关系的往来,这会为本县发展带来机遇和拓宽发展思路,但要防止过度耗费精力,偏废主业。县域执政者要抓牛鼻子,做事要有价值排序,抓大放小,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会精疲力尽,劳而少功。
<p></p>
<li style="PADDING-RIGHT: 40px; MARGIN-BOTTOM: 15px; TEXT-ALIGN: right">(作者: <span id="lblauthor">齐 惠</span>) </li>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