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秘 发表于 2009-6-25 11:01:54

借鉴新加坡经验 推进三明工业科学发展

<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杨兴忠</p>
<p style="TEXT-INDENT: 30px; LINE-HEIGHT: 150%"><br/>  去年以来,市委结合三明的实际,提出并实施“工业强市、生态立市、科教兴市、开放活市”的发展战略。随着三泉高速的全线开通,向莆铁路通车也指日可待,我市“前锋、基地、枢钮、支撑”地位逐步凸显,三明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我市地处于闽中山区,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早、中期,与新加坡早期工业化进程有一定的相似性,新加坡在工业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主攻园区、营造环境、吸引人才”等四个方面的经验对加快推进我市工业快速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br/>  一是政府主导。新加坡工业化进程始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历经劳动力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知识密集型的三次产业升级、转型,人均GDP由建国初期的600美元跃升至2007年的3.4万美元,人均GDP亚洲第一,短短40年,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其中,政府主导功不可没。政府主导并不是包办一切,主要是政府的政治决心及对产业的科学发展的定位、规划和布局。三明是福建省老工业基地,基础比较好,资源丰富,发展工业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客观上我们工业化比重较低,为此,我们要加速推进工业化过程。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突出工业、提升工业,加强农业、做特农业,培育三产、搞活三产”的产业发展思路,对三明产业发展壮大必将起到了重大指引作用。如何突出工业、提升工业?我认为政府首先要有政治决心,从“四市”战略到产业发展思路,我们清楚地看到市委、市政府把振兴工业作为我市加快发展的头号目标和载体,并提出力争到2012年全市工业经济在现有存量的基础上,新增工业产值1080亿元,显示了市委、市政府善于洞察把握金融危机对我市带来产业转移、工业发展历史机遇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也彰显了我们加快推进工业发展的信心、决心和前所未有的力度;其次对产业定位、规划、引导至关重要。我认为我们现阶段在产业规划上还是应立足原有的产业基础优势,依托现有资源,突出要素禀赋,引导形成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前不久,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振兴三明工业行动计划》,明确从2009年起至2012年,重点抓好金属材料及深加工产业,汽车、机械装备及零部件产业等八大产业发展,思路清晰,定位准确,目标明确,我认为除重点抓好传统优势产业外,还要充分发挥林竹、矿产资源优势,做强资源深加工产业并积极主动去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比如竹产业,我们现在只会做竹胶板,笋制品加工等低端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的新型竹制品,如竹纤维开发制成服装、袜子,产业链长,市场前景广阔,如政府能下大力气,努力推动,很有前途。<br/>  在区域布局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强化主轴、壮大两翼、块状推进,连片发展”的发展思路,非常直观、形象、现实。强化主轴,实际上是区域带动,一个经济区的腾飞,它的引擎很重要,三明的经济引擎就在铁路沿线的永安、市区及沙县,这条经济主轴必须强化,才能有力拉动三明崛起。关于两翼,我认为政府要根据两翼不同的地理位置及发展现状,确定不同的发展方向。东南翼是今后一个很重要的新增长点。如大田,三泉公路一修通,它跟闽南金三角的距离就更近了,应着重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上作文章。西北翼,如宁化、清流、明溪、泰宁目前主要还是农业比重比较大的县,它们的生态环境很好,特色农业发展很好,生态旅游发展得也很好,今后它有它的发展的途径。这样,通过强化主轴带动壮大两翼,整个三明经济就发展起来了。区域发展如何演进?我市地处山区,山水相隔,经济发展依赖于每一县域经济板快的递进发展,每个板快都发展好了,无形中就形成了连片发展的态势。<br/>  二是主攻园区。新加坡经济发展主要依托于园区,在园区发展中,政府特别注重实行专业化、产业链的整体招商,从而形成园区产业集聚。典型的如新加坡最大的工业区裕廊岛工业园,垂直的一体化的工业结构,使得一个工厂的产出成为另一个工厂的投入;完整的产业链连接,产出了许多衍生产品,形成一个完善的产品供应基地;配套的产业又大大降低了运输等成本,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的集聚。截至2007年底杜邦、美孚等超过70家环球领先石化公司在此投资,产值589亿元,是全球第三大炼油中心。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振兴三明工业行动计划》中提到:金属材料及深加工产业以三钢集团低碳钢为基础,重点发展不锈钢复合材料及其制品,形成“碳钢——不锈钢复合板材——不锈钢复合板制品”产业链,同时发展铜、铝、钨金属及其制品,到2012年,新增产值180亿元,打造成海峡西岸金属材料及深加工产业基地。可以看出市委、市政府也正在努力实现产业集聚效应。当前,我市各县市区都在大上工业园区,我认为园区应该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力平台。园区怎么做?我想政府要对全市园区产业应进行整体规划引导,根据各自的差异性和独特资源,定位产业方向。同时要结合竞争优势与特殊性及“4+1”产业集群,认真研究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方向,并主动对接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及《振兴三明工业行动计划》,制定适当并各具特色的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如针对《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充分发挥我市工业园区的后发优势,高起点打造台商台资企业工业园,通过园区特色产业的集聚来实现块状推进,连片发展。再如,将乐的石英晶体谐振器产业,产品占全国市场近六分之一,能否考虑在该县正在开发的积善工业区专设一个电子产业园,引入上下游产品,做强做大,形成电子产业集聚。<br/>  三是营造环境。新加坡政府除投入巨资打造世界一流的港口、航空、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外,在投资环境中还特别注意营造亲商、便捷、高效的客商服务支持体系。亲商思维是新加坡公共管理的核心,其精华是主动的去想客商之所未想,政府并非真正的财富创造者,只有当政府成功地提供了一种适于工商业发展的环境,并使这些企业取得比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才能吸引更多的优质投资,国家经济才能得到快速发展。去年以来,市委对强化机关作风建设提出了“四个不让”的要求,对推动软环境建设起到一定作用。在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上,我们还要更加主动对接、主动解难、主动引导、主动服务,真正为客商打造一流的亲市场的公共服务支持体系和平台。对客商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授权专职部门统一协调,要十分注意后续的服务支持,千方百计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培训员工、答疑解难。同时,在实践中要通过不断创新,使亲商理念在内容上得到丰富、外延上得到了拓展,从“亲商”拓展到“富商”、“安商”。亲商的过程就是为投资者提供种种便利和服务的过程,确保投资者的利益,亲商和富商有一致性,同时还需要“安商”,如三明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城市,创建最佳创业和人居环境,一定意义上就是为了“安商”。<br/>  四是吸引人才。新加坡为了始终保持竞争优势,把吸引人才作为第一要务。根据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用优厚的待遇在全球引进人才。如在南洋理工大学为中国官员授课的老师就有78%是中国在美国哈佛、斯坦福等名牌大学留学毕业的博士。市委、市政府对吸引人才工作十分重视,前不久,专门制定实施了吸引人才的十项措施,力度史无前例,在人才问题上,关键还是要有一套留得住、用得上、创效益的办法和长效机制。要针对产业提升的需要去主动引进人才,对人才要有求贤若渴,三顾茅庐的精神。当前,对我们而言,还不仅仅是高级人才问题,还面临着熟练劳动力资源短缺的现象。我上周走访了几家县里的重点企业,全省最大的石英晶体谐振器企业(全国排名五名以内)将乐长兴电子有限公司老总就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订单不够,但今后最大问题是招不到熟练工,人才更难留”。缺乏足够的素质高的劳动力资源很可能会成为制约我市工业发展的瓶颈,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与产业同步同向的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让家长同意送,学生愿意读,有岗位,有前途。针对当前农民工返乡多,城区无业青年多的状况,政府可以发放职业培训券,依托各类职业学校免费培训出熟练工人,为迎来三明工业大发展储备好充足的优质劳动力资源。<br/>  (作者为将乐县人民法院院长)<br/></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借鉴新加坡经验 推进三明工业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