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2007年第1期)
<p id="zoom" style="TEXT-INDENT: 26px; LINE-HEIGHT: 150%"> <br>近年来,三明市在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工作中提出要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把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企业以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为主,同时进行知识传播,是创新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条件,也是创新的载体。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大的比重,企业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br>
一、三明市企业自主创新现状<br>
“十五”以来,三明市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城市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全市经济总量稳步增加,全社会的研究与开发经费(R&D)投入不断增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有所提高,市本级三大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新产品产值增长率进一步提高,一些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取得突破。<br>
1. 实施规划调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整体能力。制定了《三明市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突出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了省级专家评审。在三明市“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加强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的规划导向,对三明当前和未来的产业发展格局作出总体部署和规划,切实做到以规划来引导项目的选择和确定,以主导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来带动自主创新,做到两个侧重,即侧重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侧重行业龙头企业或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结合三明实际,重点培育壮大冶金及压延、林产工业、机械与汽车零配件、生物医药“3+1”产业集群,改造提升纺织、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产业,并策划代表三明未来工业发展方向的科技型大项目,在产业的培育、改造和策划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在资金、市场、科技方面的优势,重点扶持市级重点企业,引导企业率先带头做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规划,推动行业创新能力在短时间内提高,从而形成一个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产业自主创新良性互动格局。<br>
2. 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能力。突出企业技术创新,注重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五年来,全市企业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110项,省科学技术奖52项;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180项,共有936项专有技术获得国家专利;200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4.2%。一是促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33家研发机构,其中4家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11家省级技术中心,14家市级技术中心,推动企业新产品开发。二是促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全市企业五年共投入科技活动资金17.36亿元,年均增长0.8%,其中企业自投15亿元,年均增长1.6%。三是促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全市五年共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08.6亿元,千万元以上项目188项。四是促企业引进领军人才,采取有效的激励办法,激发企业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br>
3. 突出平台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服务水平。一是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突出技术难题对接,突出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产业与科技密切结合、联动发展。全市已有489家企业分别与141所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开发项目993项。通过四届“6.18”平台,我市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共对接技术需求和项目成果1500项,其中合同项目912项。二是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开放服务方式,引导各方面力量兴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建立、健全以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人才培训、成果展示、合作交流为基础的科技服务体系。全市已建立13家生产力促进中心、5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三是搭建高新技术园区平台。重点抓好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园和尼葛园的开发建设,突出生态园区建设,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引进,集中项目,集聚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2005年底,金沙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亿多元,入园企业53家,总投资38亿元;尼葛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入园企业73家,总投资57亿元。<br>
4. 加强政府引导,营造企业自主创新的优良环境。一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一方面,通过广泛开展科技宣传,举办科技洽谈会等形式,促进全社会崇尚科技,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另一方面,组织企业外出参观学习,积极参与科技成果交易会、洽谈会、交会等活动。通过宣传引导,使企业充分认识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使创新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引导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形成一种提倡自主创新的企业文化,从思想上培育全体员工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营造企业推进自主创新的强烈氛围。二是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政策,健全政银企制度,健全创业投资机制,创新信贷模式,特别是探索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制约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瓶颈问题。三是营造良好的创牌环境。制定扶持品牌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奖励办法,引导和扶持企业培育、争创、打响品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重视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知识产权,营造“保护严密、执法有力、服务便利”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四是营造良好的聚才环境。出台人才工作政策,先后下发了《三明市1997-2010年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专业人才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促进了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良性互动,初步形成了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带项目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五年来,三明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开发队伍不断壮大,2005年大中型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为4266人,比2001年增加125人。<br>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分析<br>
1. 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对创新认识不够。三明市企业大都是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企业领导在技术创新面前心存顾虑,不把技术创新当着头等大事来抓,宁愿选择保守稳妥的技术追随战略,而不选择自主创新。另外,不少企业粗放经营,利用资源进行生产,不搞技术创新也能维持现有市场,存在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还有不少企业没有自主创新的意识,只看到技术促进生产发展的结果,而没有注意到决定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不是物质资本和技术本身,而是与人力资本发展相关的经济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其结果是对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兴趣不高,投资技术改造效果不佳。<br>
2. 企业研发机构少,创新效率低。目前,三明市规模以上的企业仅有31家设立研发机构,大多数企业还没有技术中心,其技术不得不借助外来成分。由于企业技术人员少,使得每个技术人员不得不从事多方面的工作,这些技术人员无法专心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在技术的深度方面难以与大企业竞争。企业科技人才缺乏创新素质,不适应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特别是高技术人才短缺,也是三明市科技创新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br>
3. 企业经济实力有限,技术创新投入水平不足。企业的科技人才和财力保证是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前提,科技人员和经费投入水平是衡量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三明市多数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比较薄弱,没有形成自己核心技术的能力,创新的组织机制也不完善。企业科技投入不足,只占其产品销售收入的0.98%,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政府投入科技开发资金很有限,资金匮乏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瓶颈”因素。<br>
4. 科技与经济相分离,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未确立。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科技与经济存在“两张皮”状况,企业只关心生产任务的完成,不关心技术进步,缺乏技术开发能力。而科研经费和科技人员过分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他们只关心科研任务的完成,不关心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由于缺乏对创新活动的统筹,没有建立良性的产学研互动机制,使大量的科研力量游离于经济主体之外,科技开发不能与市场紧密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同时也导致企业难以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br>
5.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由于三明市企业在创业资本、资金、规模和获得政策扶持方面相对较小,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不能很好地建立技术与营销网络。加上政府投入不足,人才留不住,科技中介机构设备简陋,导致科技咨询、中介、服务、培训等体系建设不完善、不健全,致使企业信息、技术、知识流动不畅,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成功率低,创新风险加大,高创新风险使大部分企业不愿意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br>
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探讨<br>
1.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培养企业家精神。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的沟通和相互信任,保证创新性想法传达到需要的人,并且得到公平的对待。它既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一种动力,又是实现创新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条件。企业内部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创新重大意义的教育,要有危机感,形成创新压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企业家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倡导者、决策和组织者,负有创新的重任,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建立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对企业家的教育,增加企业家对技术创新的责任心和自觉性,提高其对国内外新产品、新技术的了解、把握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br>
2. 进一步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功能,制定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力度,进一步增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紧迫感和集聚创新要素、吸纳创新成果的主动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纲要(2006-2020)>若干配套政策》,引导企业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增加研发投入,实施名牌战略,围绕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重大项目研发任务,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决策和投资主体、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承担风险和获得利益的主体。<br>
3.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服务体系。要充分重视技术平台建设,建立比较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以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成本,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共性技术和一些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推动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牵线搭桥。要建立为企业服务的网络,促进企业的横向联系与交流,推进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发展。<br>
4. 加大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加大政府财政对科技的投入,确保每年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加大社会多元化投入,发挥金融信贷作用,加强科技与金融机构的紧密联系,吸引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项目的信贷投入,引导民间资本以项目融资等形式参与高新技术的项目开发。加大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使企业技术开发费用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要建立、健全风险投资体系,以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建立和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为科技项目、科技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等提供产权交易和股权融资等服务。<br>
5.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政策,完善对专利、专业技术等知识产权的资助制度;有关部门应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打击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确保技术成果投资者、创新者、转化者的收益。<br>
6. 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要做好科技人才需求预测,使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工作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到2010年,使全市科技人才有较大幅度增加,基本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和创新环境有较大改善,形成科技人才政策配套、机制灵活、布局结构合理、科研环境宽松的良好环境。要建立有利于人才自由流动、才华充分施展的机制,坚持人本管理的思想,努力营造出一种尊重员工、尊重人才的氛围和能够发挥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体制,为优秀创新人才提供舞台。要鼓励企业深化用人制度、酬薪制度改革,探讨建立多种形式的人才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创新人才,建立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激励机制,调动创新人才的创新热情。<br>
<br>
作者简介:邱盛隆,三明市科技局助理调研员;<br>
陈庆美,三明市科技局纪检组组长;<br>
王周海,三明市科技局主任科员。<br>
<br>
</p></td>
</t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