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明地方经济税源结构和发展趋向的分析思考(2008年第4期)
<p id="zoom" style="TEXT-INDENT: 26px; LINE-HEIGHT: 150%"> 一、三明近五年地方财力发展的基本情况<br>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深入建设和逐步完善,税收收入已成为各级政府财力的主要来源。作为地方政府最主要、最直接收入来源的地方税收,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三明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br>
2003-2007年三明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96.64亿元,年均增长15.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01.4亿元,年均增长15.1%,比“九五”期间GDP高出5个百分点,比“十五”期间GDP高出6个百分点,其中地税部门征收54.8亿元(含教育费附加),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54%。<br>
2003-2007年全市地税累计组织各项收入99.9亿元,年均增长18.6%,其中:税收收入69.9亿元,年均增长20.8%。分级次看,中央级收入14.4亿元、年均增长27.9%;省级收入4.1亿元、年均增长21.3%;地方级收入51.4亿元、年均增长19.1%。地税部门组织的地方级财政收入占全市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从2003年的49.6%上升到2007年的57%。<br>
二、地方税收构成对三明财力贡献的结构分析<br>
(一)从分税种看,主体税种全面发展,其他税种增势强劲。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这三大主体税种在2003-2007这五年间累计收入32.7亿元(地方级部分),占全部地方级收入的63.6%,占地方财力的32.2%。其中营业税收入23.1亿元(地方级部分),年均增长18%,占地方财力的22.8%,是地方财力的主要来源;企业所得税收入4.2亿元(地方级部分),年均增长27.4%,是主体税种中增幅最快的,占地方财力的4.1%;个人所得税收入5.4亿元(地方级部分),年均增长20.7%,占地方财力的5.3%。而由于近几年政策性因素及加强管征双重效应的影响,其他地方税种增势强劲,占税收比重由2003年的25.4%上升到2007年的27.4%,占地方财力比重也由2003年的15.7%上升到2007年的20.3%。<br>
(二)从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税收收入所占比重小,二、三产业几乎涵盖全部税收收入。第二产业税收收入占总税收收入比重由2003年的42.5%上升到2007年的44.6%,提高了2.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税收占比由2003年的25.8%上升到2007年的29.8%,上升了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收入比重由2003年的55.3%下降到2007年的55.1%。第二产业的税收占比虽略低于第三产业,但呈上升发展态势。<br>
(三)从分经济类型看(详见表1),各种经济性质的企业协调发展,为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有、股份经济比重不断提高, 2003至2007年国有企业税收高速增长,比重由21%上升到31.6%,股份企业稳中有升,且比重每年均达到三成以上,两种经济类型占总税收比重达57.7%,是税收增长的主要来源;集体企业经济税源逐渐萎缩,比重由10.4%下降为6.1%;私营经济逐年攀升,比重由3.9%上升为10.2%;其他经济规模日益缩小,比重由34.6%下降为20.9%。<br>
<br>
表1 2003-2007年我市地税收入分经济类型完成情况表<br>
单位:万元<br>
经济类型 2003 比重 2004 比重 2005 比重 2006 比重 2007 比重<br>
国有 19615 21% 26370 23.3% 26637 20.7% 43576 27.2% 64392 31.6%<br>
集体 9734 10.4% 9547 8.4% 11788 9.2% 12825 8% 12518 6.1%<br>
股份 28087 30.1% 36968 32.6% 46413 36.1% 55353 34.6% 63557 31.2%<br>
私营 3653 3.9% 5007 4.4% 7673 6% 10612 6.6% 20827 10.2%<br>
其他 32250 34.6% 35424 31.3% 35929 28% 37656 23.5% 42702 20.9%<br>
<br>
三、近五年三明地方税收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br>
(一)经济因素<br>
1、地方经济增长带动税收收入的增长。税收的高速增长归根结底来源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只有经济活跃、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才能不断壮大税源税基,促使地税收入稳步增长。近五年我市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宏观调控取得显著成效,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为税收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税源基础。GDP从2003年的295.21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551.32亿元,年均增长15.7%(按现价),有力地推动了地税收入的增长。<br>
2、经济结构和运行质量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3年的26.1:35.6:38.3调整为2007年的22.7:42.8:34.5,第一、三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7.2个百分点,2003年-2007年全市地方税收中第二产业年均增长24.9%,我市作为工业城市,五年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6.4%,工业企业效益提升,相应带动了工业税收以年均24.5%的速度增长。<br>
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直接拉动了相关税收收入的增长。2003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完成100.52亿元,增长37.9%,增幅位居全省第二位;仅用三年时间,2006年越过第二个百亿关口,达241.29亿元,增长46.6%,增幅仍位居全省第三位;2007年,完成投资363.14亿元,增长50.5%,增速再次位居全省第二位,是“九五”以来最高的年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直接拉动了相关的税收收入大幅增长,五年间全市房地产行业共入库地方税收收入8.1亿元,年均增长29.8%,占地方税收收入总额的11.5%;建筑行业共入库地方各税收入12.3亿元,年均增长23.3%,占地方税收收入总额的17.5%,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税收占地方税收收入总额的近三成。<br>
(二)管理因素<br>
我市地税收入大幅度增长在得益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得利于各级地税部门强化征管而转化出来的物质力量,五年间通过加强税收征管增收税款6.8亿元,占税收总增收额的61%。主要有:一是规范税收征管。调整煤炭业计税价格和所得税征收率,对房地产开发、不动产销售和建安税收实施规范管征;二是加强“七小”税管理。通过制定落实单项税种管征办法,按月分析公布“七小”税增减变化情况,指导基层管征,减少管征漏洞,增加地方税收收入。三是加大财源培植力度、拓宽聚财思路,通过《三明地税调研》这个平台充分调动税务干部深入调查、挖掘税源潜力、壮大地方税收收入总量、增强地方可支配财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在市区推行“四位一体”税源管理体系,对税源的征收、管理、检查,包括税源分析等全过程从“强化管理”这个角度来开展,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全面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五是加强纳税评估工作,实现多项指标数据动态管理,做到“重点税源逐户评估,一般税源分行业评估,零散税源按区域评估”。注重计算机评估与人工评估相结合、预警指标与管理经验评估相结合、纳税评估与日常检查相结合。<br>
(三)政策因素<br>
近几年,我市地税部门充分履行税收职责,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利用税收政策挖掘税源,筹集地方财税收入,促进了我市地方税收快速增长。如对房地产企业全面征收土地增值税并依法进行清算、提高车船税税额标准等。在认真执行国家税收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局积极拓展税收政策作为空间,对出台相关涉税政策出谋献策。2005年,我局向省局建议提高煤炭资源税税额标准,由原来的0.5元/吨提高到2元/吨,经省局转报总局予以采纳,仅2006年我市资源税就增收了1000万元;2006年,针对三明市区建设发展和规划的实际情况,向市政府提请建议重新统一调整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及征税范围,得到市政府支持,2006-2007年增收土地使用税2700万元;2007年,针对我市二手房计价金额偏低,制定了《三明市区二手房交易地方税收管理办法》,建立了房产交易指导价格管理制度,对申报交易价格低于房产交易指导价格的按房产交易指导价格征收税费,同时建议市政府取消个人联建房用地审批,当年房地产税收同比增长近三成。这些税收政策的调整大大提高了我市地方税种的占比,充分发挥了政策调整对税收增长的促进作用。<br>
四、制约三明地方实际财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br>
三明作为福建省的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近年来经济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地方财力也大幅提高,但与我省其他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比较仍有差距,剖析其原因:<br>
(一)地方经济运行质量的影响 <br>
近年来三明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从全省来看仍低于平均水平。“十五”期间,我市GDP年平均增长幅度为9.1%,低全省平均增幅1.6个百分点,我市二、三产业年平均增幅分别为12.3%和9.7%。分别低全省二、三产业平均增幅1.2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及效益与沿海和周边快速发展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使得地方财力的增长受到一定限制。企业利润和税收收入的增长必然使得各级财政收入相应增加,三明作为福建的老工业基地,生产水平和效率相对落后,影响了工商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三明的流动资金本来就较少,投入产出率低和投入产出周期较长更影响资金使用效率,进而影响经济效益和地方财力的发展。<br>
(二)对重点企业过于倚重的影响<br>
三明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税利很重要的是依靠三钢闽光、三钢集团、三明烟草等企业,而其他大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普遍不高,年纳税额有的只有近万元。此外48户市本级企业2007年形成地方财力虽仍保持增长态势,但出现减收的企业有22户,其中4户减收额均在100万元以上,税收为零的注销企业有4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三明地方财力尤其是市本级财力的发展。<br>
(三)区域局限制约的影响<br>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发区、中西部地区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利用区域优惠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经济迅速崛起最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 而三明作为一个内地山区,区域受限制约了我市经济发展及地方财力的快速增长。2007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1.32亿元,全省排名第六,而同期全省排名前三的泉州、福州、厦门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6.6亿元、1974.59亿元和1375.26亿元,再加上与省会城市、沿海地区相比处于“被剥削”地位,进一步拉大了我市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br>
(四)产业链相对较短的影响 <br>
我市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矿产业、林业等主导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大大增加了地方经济总量,但大项目、好项目不多,带动力强的企业不多,主导产业集群尚未形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有待增强。矿产品、林产品大部分属于初级产品、粗加工产品,初加工企业较多,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有限,产业链短,产业、产品结构不够合理,同一行业间的企业多为小规模企业,且各自为战,存在重复建设、雷同开发,低层次竞争,众多企业尚无法在产业链条的延伸上下功夫,彼此之间内在联系较少,缺乏应有的专业化分工协作,而且其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没有较高知名度的商标品牌和知名产品,不能结成有效集群共赴市场提高竞争力。<br>
五、三明与龙岩地方税源、财力状况的比较分析<br>
三明与龙岩均属福建西北山区,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两地区在产业集群和经济发展方向上有各自的优势,但由于区位优势,加上对重点行业的资金、政策扶持,龙岩近几年的税源、财力相对于我市有较快的发展。为此,比较分析我市与龙岩地方税源、财力增长的同异性及存在的不足,对准确把握税收规律,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br>
(一)龙岩重点骨干税源贡献较大,带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近年来,龙岩加快发展工业,力求突破工业,突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有力促进了产业集聚,重点骨干税源发展较快,拉动财政收入快速增长,“10+3”产业2007年形成地方财力占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约四成。而三明在近年来加快“4+1”产业集群的发展,着力培育新的财税经济增长点,目前“4+1”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十五”期间和“十一五”初期“3+1”产业及采矿业产业结构相对集中且处于初级产品阶段,产业链延伸不够,产业内龙头企业不多,带动能力较弱,采矿业、机械加工业及生物医药规模较小,财税贡献率相对较低,2007年五大产业形成地方财力仅占全市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的23.5%。 <br>
(二)龙岩新兴财源发展加快,后续财源培植成效显现。龙岩原是个“烟财政”,财政收入中烟厂税收贡献占据主导地位。近几年来,龙岩市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工业,提高经济发展的财税贡献,加快培育“10+3”产业集群,形成了以中国龙工、龙净环保、紫金矿业、棉花滩水电站、坑口火电为代表的新兴财源,非烟经济亮点突出,税收增势强劲,后续财源建设成效显著。据统计,2006年龙岩烟厂税收占全市总税收收入比重比上年下降了2.2个百分点,而非烟新兴产业税收占全市总税收收入的比重比上年上升了5.2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三明后续财源相对较弱,三明作为老工业基地,大部分工业企业增长方式转变滞后,一些企业尚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品牌效应不明显,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做大做强,经济效益不理想,能够提供财政收入的财源逐渐萎缩,财政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br>
(三)龙岩矿产资源优势突出,市场景气回升有效带动了财政增收。龙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2006年以来大部分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价格的大幅上涨,资源型企业开始景气回升,这些行业的转暖给财政带来了量的增收。我市同样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由于缺少规划和政策引导,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只生产初级产品,财税贡献仍然较低,资源优势尚未能有效形成产业优势进而形成税源优势。<br>
六、“十一五”三明地税收入预测<br>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我们在组织收入中要牢固树立“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税收的可持续发展”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税收大有可为”的理念,不断促进税收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根据“从经济到税收”的思路,我们选取“十五”以来对税收收入能力影响较大的宏观经济指标作为标准税基(详见表2),确定税收与经济的数量关系,以此来测算“十一五”地税收入的总体规模。下面我们将以一元线性回归法和税收负担率法对我市“十一五”地税收入总量进行测算:<br>
<br>
表2 “十五”以来三明经济及税收情况表<br>
单位:万元、%<br>
项目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平均增长<br>
GDP<br>
及增长 2458687 2655363 2952172 3444700 3928434 4535752 5513200 <br>
7.9 8.2 9.4 9.9 10.1 13.1 15.4 10.57<br>
地税税收<br>
收入及增长73060 79325 93341 113317 128442 160022 203997 <br>
15.1 8.6 17.7 21.4 13.3 16.5 27.5 18.67<br>
税收负担率2.97 2.99 3.16 3.29 3.27 3.53 3.7 3.34<br>
<br>
(一) 一元线性回归法<br>
我们以三明市2001-2007年的GDP统计数据作为税基变量,已知“十一五”前期的2006年、2007年GDP分别增长13.1%和15.4%,如果“十一五”后期以年均增长10%计算,通过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可测算出2008-2010年的全市地税税收收入分别为225219万元、251139万元、279652万元,年均增长16.84%,税收增幅高于GDP约5个百分点以上,税收收入将实现超经济增长的目标。<br>
(二)GDP税收负担率法<br>
我们假定“十一五”后期GDP计划以年均增长10%,以2007年GDP快报数551.32亿元为基数,推算2008-2010年三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计划数为606.45亿元、667.1亿元、733.81亿元。根据全市2001-2007年的GDP与税收收入的数据,现测算如下:<br>
1、年均GDP税收负担率=851504/25488308*100%=3.34%。<br>
2、2001-2007年GDP税收负担率年均增长0.037个百分点,以2007年GDP税收负担率为基数,则2008-2010年的GDP税收负担率分别为3.777%、3.814%、3.851%。<br>
3、在不考虑GDP偏差、财政任务安排、特殊因素等影响,则按GDP税收负担率测算的2008-2010年的税收收入总量分别为228632万元、254432万元、282590万元。加上2006、2007年收入,“十一 五”期间税收收入总量合计1129673万元,年均增长17.08%,这样与一元线性回归法测算的1120029万元基本相当,仅相差0.86%。<br>
综上所述,我们预测全市“十一五”期间地税收入的总体规模为112-113亿元之间。<br>
七、提高地方税收对地方财力贡献率的对策和建议<br>
近年来,我市地税部门围绕壮大地方税收总量、增强地方可支配财力,不断加强地方税源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连年实现地方税收占地方财力比重随经济发展而持续增长。但在综合分析我市地方税收主要特征、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十一五”后期三明地方税收稳定增长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如何依从三明经济与地方税收发展规律,想方设法继续提高地方税收对地方财力贡献率,已成为三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br>
(一)突出工业、提升工业,提高工业税收贡献<br>
1、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巩固支柱、主轴税源。工业不仅是经济的支柱,就业的主渠道,更是财源的支柱。2007年,我市工业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率高达27.8%,在各行业中位居第一。当前,一要立足特色进行产业聚集,支持以三钢为龙头的“4+1”产业集群产品升级、技术进步、持续增效,在已形成一定规模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主导产业税收贡献。2007年三明市“4+1”产业实现总产值41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6%,其中:冶金压延实现产值186亿元、林产加工110亿元、机械和采矿各55亿元、生物医药11亿元;2007年实现地方财力6.5亿元,占全市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的23.5%,比上年提高9.5个百分点。二要充分发挥“永安-三明-沙县”的区位优势(三个县、市、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人口分别占全市53.7%、54.1%、66.9%、31.5%),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强化主轴的财税实力。<br>
2、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苏州等先进地区的实践表明,工业项目的园区化发展是工业化的基础,具有较高水平软硬环境的工业园区,已成为新一轮先进技术、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工业载体园区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是产业资源合理配置和产生聚集效应的必然前提。当前,要加快永安埔岭汽车工业园、尼葛工业园及沙县金沙园的发展,并以此带动其他省级工业开发区发展。以开发区、工业园区和专业园区“块状”推进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建设,是一条适合三明市情和现状的发展道路,更是一条适合最大限度提高工业对地方税收贡献率的有效途径。<br>
3、围绕资源、产品发展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利用大田、尤溪等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矿产深加工产业,实施“四大整合”即资源整合、行业整合、产业整合、资本整合,实现“三大转变”,即由浅入深,完成初级产品向深加工转变;由小到大,完成由零散、小规模开发向整合资源、大规模开发转变;由初至高,完成由初级、简单的产品经营向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并举的转变。<br>
4、提高规模以上工业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利用现有企业的扩张改造来做大做强经济,通过退城入园、技术创新增强三重、双轮化机等企业的发展后劲,同时大力支持新兴产业、电子产业的发展,促进工业提速增效,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此同时,依托规模工业带动相关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如围绕冶金和机械两大产业,加快三明海西金属材料制品市场的建设,形成以钢材及其他金属材料制品交易为主,集加工、配送、物流、仓储、废旧材料回收、信息发布、银行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市场,促进相关服务业的税收增长,进一步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地方税收对三明财力的贡献率。<br>
5、加快推进产业聚集,发挥产业经济效应。产业聚集区的发展成为近年来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产业聚集区形成相关产业的聚集,可以发挥产业自我发展的功能和辐射功能,形成强力支撑县域发展的高速增长区域。如加快永安埔岭汽车工业园发展,永安作为我省发展载货汽车及零部件的生产基地,已列入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汽车工业作为集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力密集型为一体的制造行业,其协作加工、装配和创造的岗位就业机会以及税收贡献率较高于一般行业。2007年,园区全年生产载货车12030辆,实现产值10.87亿元、税收2765万元。到2010年,永安埔岭汽车工业园区载货车和专用车的生产能力总规模将达到5.5万辆,产值达到60亿元,税收将达8000万元。<br>
(二)提升三明城市价值,增强经济发展后劲<br>
未来的竞争是城市与城市的竞争,通过经营城市,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价值,建设有特色、有影响力、有文化内涵、有竞争力的三明城市群,促进城市经济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带动地方税收的持续增长,从而提高地方税收对地方财力的贡献。就三明市区而言,随三明城市“控制中心、拓展两翼、开发西江滨沿线”的发展思路以及部分市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的发展规划的逐步实施,应大力推进软硬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断改进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好就业难、就学难、就医难等关乎民生的问题,以创优活动打造城市品牌,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完善其城市功能,沿沙溪河一河两岸合理布局,建成部分健身俱乐部、星级酒店及娱乐场所,利用三明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品牌效应形成集文化、娱乐、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体系来聚集人口,提升城市的品位。就房地产业而言,应当优化房地产业市场要素培育,做到长期经营、健康协调、温而不火。在土地供应上,加强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调控,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在项目开发上,做到有序、适度、递次;在企业发展上,注重滚动培育龙头企业;在税收征管上,坚持规范、统一、有度的原则,继续保持和维护房地产市场的良好发展势头。<br>
(三)加快理顺财税体制,拓展税收聚财途径<br>
1、进一步理顺现有市本级存量企业。近年来,市属企业中的有些关联企业如三钢煤化工有限公司、三明市三钢矿山有限公司、三明市三钢冶金建设有限公司等依托主业的不断扩张和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发展势头良好,税收增幅较大,在合适的情况下对这些企业的财税管理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充实市级固定企业。而对一些关闭、停产和注销的企业进行整合,实现市级固定企业的动态管理,进一步提高市本级企业对地方财力的贡献率。<br>
2、进一步调动市县共享企业财税管理积极性。认真落实市县共建园区和飞地项目地方税收管征及财税分成试行办法,包括金沙园和永安埔岭汽车工业园地方税收管理机构问题、市级重大项目财税分成问题、市区搬迁企业税收管理问题,进一步完善收益分配机制,促进多赢共惠、共同发展,壮大市本级财政收入,增强区域经济实力。<br>
3、进一步做大做强重点税源经济总量。对大中型、骨干企业实行产业带动,拓展市场空间。借助三钢集团、三重集团、双轮化机等龙头企业,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企业向优势高效行业集聚,延伸开发区的产业产品链条,培植出一批具有科学技术优势、产业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良好的企业,让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br>
(四)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培植壮大地方税源<br>
1、发挥财政宏观调控功能。针对物价上涨、经济增长放缓、部分企业和行业经营困难等状况,我市财政应充分落实稳健财政政策。如:建立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清理和完善有关行政收费与财税优惠政策;综合运用财政补贴、贴息、税收优惠等多种政策工具,建立多元化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及高效使用机制;建立合理的资源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等等。<br>
2、努力探索资本运营空间。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不断优化资本结构来盘活三化、重组三农,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良性发展;加强分类指导,实行梯度推进,加快永安智胜化工等4家企业上市步伐,积极策划其它46家上市后备企业相关准备工作,提高资本运作效率,实现资本效益最大化,促进工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br>
3、完善总部经济扶持政策。总部经济可以为区域经济带来多种经济效应,是推动三明产业升级、品位提升的动力引擎。当前,在培育和保有在明企业总部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支持总部企业落地三明发展的政策体系,对营造环境、土地供应、财税返还、金融服务、户籍落地和子女入学等方面制定具体操作办法,从而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集团来明设立职能型总部,吸引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省内外民营企业来明设立总部,促进三明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经济转型。<br>
(五)加强数据分析处理,促进经济良性发展<br>
基于目前地税系统信息化程度较高,具备分析、处理所掌握经济基础数据的能力,在全省全面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加快建立并运行市局数字信息处理中心,充分运用税收数据分析处理结果,为党委、政府经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首先,要加速推进税收信息化集中和整合。进一步加快征管系统、税源监控分析软件、一户式存储系统的数据集中和整合,从而促进各系统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比对;其次,要建立区域、行业宏观税负参数指标体系。以GDP地方总税负率、社会零售总额地方税负率等平均值为基准,评估地区地税总体税源管理水平,对比分析本地区相关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情况;第三,要完善经济税源分析的税收负担、弹性、动态和关联等指标体系。既要有反映重要经济运行、税收管理基础性内容的常态指标,又要有反映经济运行热点、各阶段税收中心工作的动态指标。通过及时掌握了解各类经济指标异常变动情况,理性分析三明经济与税收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针对性强、有实用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br>
<br>
作者简介:黄小平,三明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br>
<br>
</p></td>
</t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