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善而从 发表于 2009-5-26 17:14:13

发展食品产业大有可为(2006年第6期)

&nbsp;&nbsp;&nbsp;&nbsp;食品加工是我市的传统产业,近年来由于国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使这项三明人民曾经为之骄傲的产业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食品加工也是我市的新兴产业,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该项产业风生水起,凸显出比较优势,逐步成为我市的特色经济之一。《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扶持发展新兴产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思路,集中力量培育、扶持一批安全、营养、方便的名牌绿色食品。本文就我市发展食品产业的若干问题作初浅探讨。<br>
&nbsp;&nbsp;&nbsp;&nbsp;一、发展食品产业是我市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选择<br>
&nbsp;&nbsp;&nbsp;&nbsp;1.&nbsp;发展食品产业是我市突破工业的一个新途径。“十五”以来,我市产业结构逐步优化,“3+1”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3.7%。今后五年,要全力突破重大项目,构筑产业集聚平台,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现工业再上新台阶,必须要有新的增长点。发展食品产业由于基础较好,潜力较大,比较容易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具有比较优势,可作为一个重要的选择。<br>
&nbsp;&nbsp;&nbsp;&nbsp;2.&nbsp;发展食品产业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食品产业能够有效利用广大山区土地潜力,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带动种养业生产,解决农副产品和农村劳动力出路问题,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食品加工项目特别是小型食品加工项目比较适合在农村发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br>
&nbsp;&nbsp;&nbsp;&nbsp;3.&nbsp;发展食品产业有利于发展出口创汇外向型经济。2005年我市出口食品、农产品达6935万美元,占出口总值的15%,占地产品出口总值的29.7%。特别是烤鳗、水煮笋两个产品数量最大,出口总值3084万美元,约占食品、农产品的45%。发展外向型食品加工企业,对于提高地方产品出口比重,解决农产品出路问题意义重大。<br>
&nbsp;&nbsp;&nbsp;&nbsp;二、我市发展食品产业的有利条件<br>
&nbsp;&nbsp;&nbsp;&nbsp;1.&nbsp;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根据市质监部门的调查,至2005年,三明市共有食品加工企业661家,其中工商营业执照及卫生许可证齐全的有432家,占总数的65.4%,这些企业中涉及的食品种类主要是清煮笋、烤鳗、茶叶、饮料、大米、酱油、食醋、食用植物油、奶类、糕点等。目前,全市食品、农副产品、饮料加工规模以上企业52家,工业产值近20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的5.4%。全市有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企业30家,预计今年出口规模可达5490万美元。三明市的食品加工企业已有一定的规模,有些产品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希望成为重要的产业之一。<br>
&nbsp;&nbsp;&nbsp;&nbsp;2.&nbsp;有较好的发展环境。食品加工企业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对生产工艺、执行标准、质量控制、原材料把关都有严格的规定。三明市山青水秀,生态环境优良,水质条件、空气质量较好,发展食品加工有优越的条件。至2005年,全市已有13个农产品获得省级以上品牌,108个农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6个农产品获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标识使用权。建宁县“建莲”获得我市首个地理标志产品。<br>
&nbsp;&nbsp;&nbsp;&nbsp;3.&nbsp;有较丰富的资源条件。发展食品加工,特别是农产品的加工,我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我市已有包括笋竹、莲子、金柑、黄花梨、锥粟在内的9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之乡”的品牌,再加上肉牛、肉羊、鸭业、食用菌等农业特色规模产业从点到面逐步发展,成为发展食品产业的有力资源保障。<br>
&nbsp;&nbsp;&nbsp;&nbsp;三、我市发展食品产业的制约因素<br>
&nbsp;&nbsp;&nbsp;&nbsp;1.&nbsp;食品加工企业良莠不齐。除三和食品、健盛食品、三华食品、华盛食品、麦丹味精、建宁莲业、维斯特果汁等企业外,多数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全市食品加工企业中甚至有229家(占总数34.6%)证照不齐,存在许多安全隐患。<br>
&nbsp;&nbsp;&nbsp;&nbsp;2.&nbsp;企业业主质量意识不强,质量管理基础薄弱。大部分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企业业主食品安全意识薄弱。多数食品企业仍处于个体经营状态,个别企业生产环境脏乱,设施简陋,工艺落后,内部质量管理混乱,企业业主追逐短期效益,忽视长远投资,做大做强的意识不强。<br>
&nbsp;&nbsp;&nbsp;&nbsp;3.&nbsp;品牌效应不强。我市农产品品牌多,有机食品认证在全省排名第一,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排名均为第三,但品牌效应不强,处于“有美誉度没有知名度,有产品没有精品,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的尴尬境地,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br>
&nbsp;&nbsp;&nbsp;&nbsp;4.&nbsp;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发展食品加工产业还缺乏政府规划引导,在政策、资金、人才、项目等方面支持有限,服务企业质量不高,使多数食品加工企业形不成规模,有规模的缺乏特色和品牌。<br>
&nbsp;&nbsp;&nbsp;&nbsp;四、发展我市食品产业的若干建议<br>
&nbsp;&nbsp;&nbsp;&nbsp;1.&nbsp;加强产业规划和引导。要立足三明的资源条件和现有基础,根据食品产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搞好产业规划,引导食品加工企业面向市场,发挥优势,依靠科技,增创特色,进一步提高食品加工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重要产业之一。在发展重点上,一是发展绿色环保型食品,充分利用三明生态环境优良的特点,打绿色环保品牌;二是发展资源型食品,利用三明山地资源丰富,气候类型多样的特点,发展种养业,为食品加工提供资源保障;三是发展保健型食品,符合食品发展趋势,提高科技含量。在发展布局上,应考虑区域特点和自然禀赋,规划若干个产品带,规划建设食品工业园区,集聚生产要素。在项目招商和对接上,要以项目带动园区开发,引进建设一批项目组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瞄准对台食品产业招商,主动承接珠三角、长三角和闽南金三角的食品产业转移。<br>
&nbsp;&nbsp;&nbsp;&nbsp;2.&nbsp;发展深度加工和外向型企业。目前,我市很多食品加工都是粗加工,产品不精,产业链不长,附加值不高,且多以内销、本地销售为主。要选择几个重点产品,进行系列开发,生产终端产品,如莲子、竹笋、食用菌系列生产和水果、豆制品系列生产。要大力发展外向型加工企业,拓展境外市场,在外经贸政策上,要鼓励本地加工产品,特别是大宗食品的出口。<br>
&nbsp;&nbsp;&nbsp;&nbsp;3.&nbsp;加大扶持力度,做好服务工作。应该看到,创建一个食品加工企业比较容易,做大一个食品加工企业十分困难,打响一个食品品牌要经过艰辛的努力,发展一个产业更是需要各方面的要素综合作用。一是项目的扶持,要围绕发展食品产业,集思广益、充分论证、精心策划几个大的项目,利用各种招商平台,重点推介招商引资;二是政策扶持,根据食品产业的特色,量身定做,出台一套优惠政策,在提供用地、劳动力招募、项目前期费用及税收返还方面给予扶持;三是资金扶持,在产业规划、项目经费、中小企业技改、科研、融资等方面给予扶持;四是人才扶持,在培养、培训、引进、现有人才挖掘等方面多管齐下,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挖掘使用好现有人才,借助三明学院和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加快紧缺人才的培养。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联系,进行项目对接,也可以考虑与三明学院合作,设立一个食品加工研发机构。五是做好服务工作。质监部门要进一步探索如何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进行分类监管,指导服务;口岸部门要对出口食品加强预测预警,提前介入出口加工项目前期工作;农业、质监、国检等部门要进一步整合检验检测设备资源,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br>
&nbsp;&nbsp;&nbsp;&nbsp;4.&nbsp;大力拓展市场。要充分认识营销对于一个产业的重要作用。食品加工企业要加强营销策划,建设营销队伍,拓展营销网络,组建食品同业协会(公会),发挥其作用。鼓励各类大型流通企业在三明设立加工收购中心和物流园区,引导食品加工企业产品进入大型流通企业,如沃尔玛超市、永辉超市、捷龙超市等。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种展销展示活动,在海峡西岸(福建三明)林业博览会上设立绿色食品专业馆或举办三明市绿色食品博览会,展示全市绿色产业,扩大影响,开拓市场。<br>
&nbsp;&nbsp;&nbsp;&nbsp;5.&nbsp;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我市现有食品加工企业普遍偏小,有的甚至是小作坊生产。要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整合资源优势,打造强势产品。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是发展食品产业的关键因素,也是目前我市食品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创新管理机制,积极推行ISO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加快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要重点扶持优势企业成为食品行业的“龙头老大”,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公司+公司”等多种形式做大做强。小企业要甘当配角,上下游配套,订单生产。要充分发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的品牌效应,拓展市场,带动产业发展,提高三明食品的市场竞争力。<br>
<br>
&nbsp;&nbsp;&nbsp;&nbsp;&nbsp;作者简介:詹学齐,三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br>
</p></td>
                              </t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展食品产业大有可为(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