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善而从 发表于 2009-5-26 17:14:01

明溪县出国劳务发展趋势和特点(2007年第4期)

  明溪县是闽西北山区县、纯客家县、中央苏区县之一,全县面积1704平方公里,11.6万人。就是这样一个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山区小县,改革开放以来,竟有大批干部、居民、农民出国劳务。到目前为止,已办理出国劳务护照的明溪人超过15000人,已出国劳务约110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5%。这个比例,在福建省内陆县份中是最高的,因此明溪县被广泛赞誉为著名的内陆新侨乡。<br>
&nbsp;&nbsp;&nbsp;&nbsp;明溪人大批出国劳务,成功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和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全县人均收入逐年提高,推动了经济发展,改变了城乡面貌,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就是说,这么一条宽敞的就业渠道,解决了明溪县就业和发展方面的许多难题,带给了明溪县许多好处。<br>
  明溪县是怎样形成强大势头的出国劳务大军的?这还得从十多年前说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明溪人启动了新思维:人,可以在家乡立业,在家乡发展,但不一定非要在家乡才有作为;迈开步子,跨出门去,走远一点,兴许有更广阔的天地,能立一番新事业,谋一番新发展,创一番新业绩。于是他们迈开了出国劳务的步伐,首先把目光瞄向了欧洲的匈牙利和意大利,然后向周边各国发展。当然,这首先和当时的大气候有关:一是中国改革开放,为出国提供了机遇;二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动荡,导致生活日用品奇缺,为做生意提供了条件;三是自1989年以后中国和匈牙利互免签证为赴匈提供了便利。1989年底,沙溪村农民胡志明率先出国劳务。此后十多年,通过滚雪球似的发展,一个只有1865户6184人的乡,出国劳务经商1952人,占总人口的31.6%,成为新兴的“内陆侨乡”。沙溪乡的出国热很快波及到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乡镇,许多人甚至丢下铁饭碗走出国门开创新生活。县委、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引导,制定了许多促进措施,使出国劳务热至今不衰,出国劳务人员一年比一年多。如今,旅居匈牙利的华人约1万余人,其中福建人最多,约3000多人;福建人中又以三明人最多,约2200余人;三明人中又以明溪人最多,约1000多人。难怪当初从匈牙利回来的明溪人说到出国劳务时总是说:改革开放为我们壮了胆,互免签证给我们开了门,练摊生意替我们开了工,自由市场让我们赚了钱。如今,明溪人出国劳务已经发展到全球20多个国家,创汇逐年增多,每年汇回外汇人民币3亿多元。<br>
&nbsp;&nbsp;&nbsp;&nbsp;明溪人出国劳务具有以下特点:<br>
  (一)艰苦创业、开拓发展。明溪人初次到国外,可以说是到了一个语言不通、水土不适、环境不明、社情不知的“四不”境地,在这样的境地扎根发展是何等的艰难,然而他们牢记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家训:钱财苦中生,家业勤中立。首先凭着他们勤听、勤仿、勤练、勤问的顽强毅力,很快就攻克了语言关,基本上能用当地国语言初步对话。其次刚到国外,往往只能找最苦、最累、工钱最低的活干,或者一天跑几个市场练摊,或者在私人工厂一天干十几个小时,就这样突破了苦累关。他们说:苦累闯出新天地,勤劳开创新业绩。三是过好成败关。明溪出国劳务者中,许多人都有失败挫折的经历,但他们深知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如意,顺境需要的美德是节制,厄运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在国外的明溪人有的经过再三择业才对路而发财,有的则跳越两三个国家才适应而创业。如今,许多人买了店面、住房、汽车,开了作坊,办了工厂,当了老板,雇了洋工,甚至成为国际批发商。<br>
  (二)讲求诚信,注重礼仪。待人以诚,施人以礼,这是中华民族这个礼仪之邦的待人处事准则之一。明溪出国劳务者深知: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一位做生意的明溪人因没有经验进了一批劣质的鞋子在匈牙利货店卖,因匈牙利气候寒冷,鞋子没穿几天就脱胶冻裂,顾客纷纷要求退货。他以礼相待,热情退货或调换别种型号的鞋子,并且一再向他们道歉。虽然赔了钱,但信誉没有损失,也有了进货的经验,生意反而好起来。大家体会到,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好几位出国劳务人员回乡探亲时都说到:不论打工,做生意还是办厂,都要讲求诚信,诚信是良好的形象,是企业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另一通行证。<br>
  (三)结群互助,扶危济困。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再说人生祸福难测,事业成败难料。在举目无亲的国外,谁都有可能遇到特别需要帮助的时候,于是结群互助,扶危济困就成了明溪出国劳务人员的心愿。组建各种形式的同乡会、联谊会、商会,是结群互助、扶危济困的良好形式。1999年5月成立的意大利福建中西部华人华侨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沙溪农民吕理才就坦诚地说:成立联谊会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出国在外的华人解决生活困难,解决纠纷。刚来的福建同乡生活无着落,只要找到联谊会,就有一份工打,有个地方睡。同胞无业或生病,甚至逝世都会得到联谊会成员的照顾。外省同胞以及外籍人对福建人乃至三明人、明溪人的评价是:他们肯吃苦,家乡观念强,齐心,有情有义,能抱成团。殊不知这正是他们在异地群体扎根发展的法宝。<br>
  (四)尊祖敬宗,敦亲睦族。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朱相远在《人民政协报》撰文指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既是中华文化传统的主脉,又是其生生息息的生命线。”“西方文化崇拜上帝,中华文化以人为本,这是一个重要的差别。……以人为本,坚信人人都是由父母及祖先血脉,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故崇尚祖先崇拜论,重视血缘价值。”大批明溪人出国劳务,仍具有尊祖敬宗、敦亲睦族的浓厚色彩。其一,滚雪球似的带动亲友和族人出国。往往是单个先行探路,等立住脚后,再帮亲友和族人出国。这种以亲情、族情为核心的出国模式效果很好。亲帮亲,邻帮邻,族人帮族人,一人带几人,几人带几十人。在明溪县许多村子,能带动大家出国致富者回乡时,像对待凯旋英雄一样,家家宴请示敬。其二,形成家庭式的作坊、工厂、货店。同根同祖同族同乡,是他们信任的基础。其三,一旦在国外立了业赚到了钱就不忘汇款回家,一旦有了身份,有了“黄卡”“绿卡”“蓝卡”,就会适时回乡探望父母、亲友及族人。其四,留在家乡的妇孺老幼,也能互帮互助克服生活生产上的困难。<br>
  (五)爱国爱乡,造福桑梓。明溪出国劳务人员开创了一条崭新的就业道路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他们把许多就业机会、就业岗位让给了家乡的人们,既发挥了人力资源的优势,又稳定了社会;既引进了世界各地的先进信息,又赚取了外汇投资祖国和家乡经济建设。不论在哪一个国家打工经商,他们都深知自己的根在中国,祖国才是他们最美好最眷恋的家园。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投资国内建设,汇款造福桑梓,支援家乡发展经济。沙溪村建起了华侨新街,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梓口坊村建起了120多套欧式住房,县城红岗新村建起了一排排欧式别墅。投资商业、旅游业者不少,捐资修桥修路修候车亭者比比皆是,利用境外资金支持家乡农业综合开发者更是数不清。近年来,春节回乡探亲的明溪出国劳务人员越来越多。他们说:我们走得出去,立得住脚,赚得到钱,主要是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美德,看到家乡和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真高兴!由于我们也尽过绵薄之力,所以倍感欣喜和自豪。胡坊镇出国劳务人员说:抗战前夕,老华侨胡文虎先生曾捐赠350块银元新建胡坊道南中心小学,老华侨这种爱国精神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国家建设作贡献,为家乡发展作贡献,是我们全体出国劳务人员的心愿。<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
  作者简介:李斌,明溪县劳动服务中心副主任。<br>
</p></td>
                              </t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溪县出国劳务发展趋势和特点(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