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论文)
[内容提要]: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五个“统筹”是其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又摆在五个“统筹”的第一位。由此可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提出于江泽民,而胡锦涛又将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实践表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同时期均有不同的表述,但就其“统筹”的核心思想来说,却是一脉相承的。本文从毛泽东确立以“农业为基础”,到邓小平强调“农业是根本”,从江泽民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到胡锦涛将“三农”作为“重中之重”等四个方面,阐述党的几代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始终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并通过对不同时期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比较分析,使人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实施科学发展观之战略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代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大作用。<br/>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 农业基础 党的几代领导人<br/>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赋予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的内涵,这就是说,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关系到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对于“三农”问题,我党几代领导人都高度关注,十分重视。从毛泽东“以农业为基础”建设方针的确立,到邓小平“农业是根本”思想的反复强调,从江泽民“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提出,到胡锦涛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决断,虽内容各有侧重,但就其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核心来说,是一脉相承的。<br/> 一、以农为基础,工农业并进:探索工业化之道路<br/>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如何在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农业大国里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如何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br/>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957年初,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他指出:农业是人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关系到五亿农村人口、城市、工矿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是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工业的广阔市场,农业是出口物资和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就是工业。1957年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1956年到1967年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中进一步指出:没有我国的农业,便没有我国的工业。1960年8月,在《中共中央关于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中更加明确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公报指出:八届十中全会认为,我国人民当前的迫切任务是,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br/> 2、农业与工业要齐头并进。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鉴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毛泽东认为,我国的工业化的道路,可以和苏联有些不同。由于中国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必须把重工业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和投资的重点,优先发展,以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这是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和安全,实现国家富强之必需,勿庸置疑。“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同时必须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毛泽东还说,“你对发展重工业究竞是真想还是假想,……如果是真想,或者是想得很厉害,那你就要注重农业轻工业”。(1)毛泽东的这些论述已经孕育了“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br/> 3、农民和国家的利益要统筹兼顾。毛泽东指出前苏联有一个错误的做法就是没有很好地考虑农民的利益,把农民挖得很苦,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得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并说这是类似“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他认为,“国家和合作社,国家和农民,合作社和农民,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哪一头。无论只顾哪一头,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不利于无产阶级专政的。”他要求,“必须在增加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争取百分之九十的社员每年的收入比前一年有所增加。”(2)“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方面的关系,必须处理适当,经常注意调节其中的矛盾。国家要积累,合作社也要积累,但都不能过多。要尽可能使农民能够在正常年景下,从增加生产中逐年增加个人收入”(3)他一再强调,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就要对于我国包括五亿农民在内的六亿人口统筹兼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这个伟大事业服务。<br/> 尽管后来由于党内出现“左”的错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客观上未能得到巩固,但毛泽东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仍然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br/> 二、以农为本,以工促农:夯实改革开放之基础<br/> 在邓小平的经济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统筹城乡发展”思想。他不仅在农业发展缓慢、粮食供不应求时强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且在农业得到了相当的发展、粮食丰年有余的情况下,仍然强调不要忘掉农业,尤其是在农村率先改革,为城市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经验,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br/> 1、农业是发展的根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几年里,我国的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似乎对农业松了口气,但邓小平仍然强调不要对农业掉以轻心。1982年,他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时指出:“再就是重视发展农业。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4)1983年,邓小平再次深谋远虑地提醒全党:“农业是根本,不能忘掉”。(5) 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8145亿斤,粮食收支平衡有余,结束了我国粮食长期供不应求的历史。一些人面对农业生产大发展,不免产生了盲目乐观情绪。对此,邓小平敏锐地告诫全党,要注意中国农业进入新的徘徊时期,“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我们从宏观上管理经济,应该把农业放到一个恰当位置上,……要避免过几年又出现大量进口粮食的局面,如果那样,将会影响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6) 1990年,他在分析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是指出:“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农村富起来容易,贫困下去也容易,地一耕不好农业就完了”。(7)<br/> 2、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农业长期发展缓慢,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面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做出了一系列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早在1962年,他在谈到怎样恢复农业生产问题时指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8) 1963年,在一次研究工业发展问题的会议上,他强调说:“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从长远看会发展得快一些、好一些。我考虑,在一定时期内,我们工作的重点,必须按照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适当解决吃、穿、用的问题”。(9) 70年代中期,他刚刚恢复工作不久,就强调首先要抓好农业。1975年,邓小平在国务院讨论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的谈话中就提出:“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在农业大省四川经过“三线”建设、工业发展起来的情况下,邓小平写信告诫四川省领导“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10)因为工业越发展,对农业的需求就越多,对农业的依存关系就越紧密。就犹如盖楼房一样,越是盖得高,基础越是要牢。邓小平强调:“工业区、工业城市要带动附近的农村,帮助农村发展小型工业,搞好农业生产,并且把这一点纳入自己的计划。”(11)<br/> 3、搞活经济要从农村入手。“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12)邓小平深谙中国的国情,深知“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13) 深切体会到“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14)因而,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入手,中国人民积极性的调动,从调动农民积极性开始。“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很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由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15)“农副产品的增加,农村市场的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强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这五年,共创造工业总产值六万多亿元,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一点七。……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16)<br/> 以上分析表明,邓小平总是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不论是在农业发展缓慢时期,还是在农业迅速发展时期,他都特别强调农业这个根本。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改革开放之路的成功,得益于邓小平对“三农”问题的清醒认识,得益于他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始终不忘农业这个“根本”的发展谋略。<br/> 三、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之进程<br/> 江泽民针对90年代我国农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指出2000年要保证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以农业的发展为前提条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他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br/> 1、农业必须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90年代初,当“三农”问题尚未凸现出来时,江泽民就已预感到“三农”问题的严重性,他在一次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上指出:“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17)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重申农业的基础地位,指出:“必须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在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安排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而且多次强调“加强农业”不能仅写在党的文件上,重要的是要落到实处。“要真正地而不是表面地,实际地而不是口头地,全心全意地而不是半心半意地加强农业这个基础”。并提出了具体的落实要求:“在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安排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安排农业两大门类资金投放比”。他还针对多年来沿袭下来的习惯思维和传统做法给予了纠正:“建国初期实行依靠农业积累发展工业的战略是必要的。现在条件不同了,应该调整结构,包括调整基本建设投资、财政预算内资金、信贷资金结构。宁肯暂时少上几个工业项目,也要保证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18)<br/> 2、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抓农业。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三农”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已经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有鉴于以往就“三农”解决“三农”的局限性,江泽民深刻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有新思路。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一发展战略,突破了过去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旧思维束缚,站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和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的高度,把农业发展与二、三产业发展,农民分工分业与城市化进程,农村建设与整个社会进步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通盘考虑,标志着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进一步成熟。<br/> 3、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大战略。党的十四大以后,经过5年的努力,到1997年,农业得到了加强,粮食等农产品稳定增长,农村居民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百分之五点七,是增长的最快时期之一。在这种新形势下,江泽民仍然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他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不仅再次强调要“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而且还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搞好小城镇建设”。这就在强调加强农业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减少农民从而富裕农民指明了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江泽民随后更加明确地指出:“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城乡差距大,农业人口多,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有利于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深层次的一系列矛盾,而且有利于启动民间资本,带动最终消费,为下世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持续的增长动力。”(19)<br/> 江泽民统筹城乡发展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统筹的意义在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统筹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即重点发展小城镇建设,他认为这是打破城乡分割体制,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城乡关系,最终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共同富裕、共同进步的重大举措。<br/> 四、深化统筹城乡发展思想,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科学发展观战略之关键<br/>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战略任务,不仅积极推进统筹战略的实施,而且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又把“统筹城乡发展”列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统筹”要求之首,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充分体现了胡锦涛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深切关怀和高度重视。<br/> 1、城市带动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阐释。在2003年1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温家宝在题为“为推进农村小康建设而奋斗”的讲话中,对“统筹发展”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农村和城市是有机的整体,城市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农村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不会自然地带动农村的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树立全面和正确的发展观,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统筹城乡发展”观的理论阐释。<br/> 2、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是户籍和农村税费制度的改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到,延续40年的户籍制度及农业税收制度等,是城乡融合、统筹城乡发展的严重障碍。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必须首先将户籍制度改革及农业税收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着力予以推进。新一届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常务会议确定,要着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2003年10月初,胡锦涛在考察湖南期间,特别强调要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和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完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各项政策,取消农业特产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衡有序转移”。<br/> 3、富裕农民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要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这已经成为了共识。然而,怎样减少农民、如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时、有序、顺利地转移出去,却是改革开放后一直困扰着我们的一个难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要积极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全面清理并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真正让进城就业的农民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公共卫生、子女上学等方面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这就为减少农民,从而富裕农民,指明了出路。<br/> 综上所述,中共几代领导都是从基本国情出发,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提出强调加强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尽管历史所赋予的使命不同,其命题表述各异,但其重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这既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几代领导人的深谋和远虑,更加表明当前全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作者系赣州市政协副主席、中共赣县县委书记)<br/> 注释:<br/> (1) (2) (3)《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68-269、274-275、380页,人民出版社,1977年<br/> (4) (10) (1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06、29、28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br/> (5) (6) (7) (12) (13) (14) (15) (1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159、355、77—78、117、65、237-238、377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br/> (8) (9)《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322、335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br/> (17)《江泽民在六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2年12月28日<br/> (18)《江泽民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11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br/> (19)《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1074页,人民出版社,2001年<br/> 主要参考文献:<br/> 1、“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2004年增刊,王梦奎<br/> 2、“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农村经济》2003、9,刘奇等<br/> 3、“毛泽东邓小平的若干农业战略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2,金丽馥等<br/> 4、“江泽民经济理论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学术探索》2002、4,曹骑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