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外 开 放--奋力攻坚抓项目 聚智聚力促发展
</font><a href="index.htm"><font color="#808080" size="3">返回上页</font></a></b></p><div align="center">
<center>
<table border="1" width="75%" bordercolor="#669900" height="616">
<tr>
<td width="100%" bgcolor="#CCFFCC" height="30">
<p align="center"><font size="3"><b><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奋力攻坚抓项目 聚智聚力促发展</span></b></font></td>
</tr>
<tr>
<td width="100%" bordercolorlight="#FFFFFF" bordercolordark="#FFFFFF" bordercolor="#FFFFFF" height="581">
<p class="MsoPlainText" align="center">庄奕贤</p>
<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0"><font size="3">当前,全市上下正兴起“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新一轮创业热潮,加快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营造抢抓机遇、抢抓时间、自加压力、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如何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全市各级干部招商引资抓项目工作能力,全面提高干部驾驭市场经济能力?</font></p>
<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0"><font size="3">一、要认清形势,努力营造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抓发展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发展,关键是把经济搞上去。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大、全国“两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深入贯彻,特别是按照省委宋德福书记在三明调研时的讲话要求,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意识,抢抓机遇、抢抓时间、自加压力、加快发展,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为抓手,深入开展干部下基层调研活动,从发展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市区经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和改善发展环境等方面,研究采取推进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的氛围进一步形成。但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所面临的发展形势。随着“三条通道”、“三个层面”、“三个阶段”促进全省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各地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园区开发、环境建设等方面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大手笔、大政策、大举措。兄弟地市在未来几年中,每年都将有一批大的后劲项目进入实施,大有乘风借势、抢夺先机的趋势。可以说,我市处于前有标兵遥遥领先,后有追兵紧追不舍的境地,能否抓住最近三五年把经济搞上去,对于我市至关重要,上去了就跃升、就抓住了机遇、就赢得了主动;错过了就落后、就意味着差距的拉大、意味着机遇的丧失。经济不发展,三明没有出路;经济发展慢,三明必然会落后。时间紧迫,机遇难求。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在全市上下来一次对招商引资抓项目的再认识、再宣传、再发动。从而提高抓项目开发、抓招商引资、抓环境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抢抓机遇、抢抓时间,自加压力、加快发展,努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真正把加快发展的热切愿望和创业激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的具体行动。</font></p>
<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0"><font size="3">二、要明确任务,切实增强招商引资抓项目的紧迫感。应当看到,当前各地各部门抓项目、促发展的氛围初步形成,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但是,大家反映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仍然是政府职能转变和投资环境建设与加快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地方和部门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抓项目、抓招商引资的能力和水平还不能适应加快发展形势的要求,发展经济、争上项目的政策环境不够宽松,投资准入程序复杂,项目审批环节手续繁杂。在加快发展的新形势面前,能否抓紧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使我市的招商引资抓项目工作和经济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对于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增强发展后劲、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都具有紧迫而又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还是固守着原有的思维定势,习惯于安于现状;如果我们不能在招商引资抓项目上先人一步、胜人一筹;如果我们不能迅速有效地开发培育一批成长型、税源型生产性项目做支撑,我市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跨越和跃升,就是一句空话。应当明确的是,当前我市要在构建“三条战略通道”中有所作为,就必须紧紧抓住项目工作这个重要抓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有项目才有后劲;抓发展必须抓项目,有项目才有新的增长点和生财点。从1998年下半年以来,我市连续五年开展和深化“项目年”活动,对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基础条件,增强发展后劲,起到了重要的拉动支撑和保障作用。但与全省和周边地区相比,我市的经济发展又相对滞后,经济总量增长缓慢,发展后劲明显乏力,尤其缺乏增长型、税源型大项目好项目的支撑。现在的关键是要在继续抓好基础设施项目的同时,集中力量突出发展一批较大较好、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成长型、税源型生产性项目,不断增强发展的后劲,从根本上解决三明发展中存在的经济发展基础不稳固、发展不平衡、投资软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font></p>
<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0"><font size="3">三、要突出重点,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抓项目的实效性。一是要进一步围绕拓展思路、增进实效抓好项目策划和推介,多渠道、全方位拓展引进项目。要充分运用做大做强市区经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县域经济等各项扶持政策,广泛动员市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市域内中央、省属企业,围绕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成长型企业,力求在开发、新上一批具有全局带动作用的成长型、税源型生产性项目上取得新的进展。特别是要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开发项目和扩大投资的积极性。进一步放低准入门槛,减轻企业负担,降低收费标准,抓好民营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的落实。继续实行市级领导、市直部门与民营经济“挂钩结对子”,选派优秀科级干部到民营企业挂职的“两联一挂”扶持办法。实行鼓励企业发展的财政让利政策并同时适用于民营企业,针对民营经济融资难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推进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的沟通联系,帮助民营企业从金融渠道筹措更多发展资金。二是要以“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竞赛活动为抓手,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从机制上激发干部的潜能,使大家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市委将出台干部绩效考评和年度考核办法,各级各部门要以此为契机,结合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用干部”的导向,在发展经济中进一步拓宽发现和选拔干部的视野和途径。要突出发展第一要务,把对干部的考核、评价、奖惩与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的业绩结合起来,与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与干部选拔任用及晋级增资、创先争优、奖惩辞退等结合起来,鼓励和促进干部参与项目引资,推进经济建设。要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公开选拔、考试录用、诫勉和待岗、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等制度,营造公开、公平、公正,讲求效率、奖优罚劣、奖勤罚懒,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良性机制,对有真才实学、敢于负责、政绩突出的干部要委以重任;对不思进取、眼高手低、工作平庸的干部,要挪位让贤;对投机取巧、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干部,要鞭挞诫勉;对吃拿卡要、弄虚作假、以权谋私的干部要严肃查处。三是要大力营造有利加快发展的软环境。在全社会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抓环境就是抓发展”、“人人都是软环境、人人代表三明形象”的观念,从本部门本单位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从自我做起,真正形成优化环境的共识共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大力改进经济管理方式和手段,集中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围绕推动经济发展,大胆借鉴各地的经验做法,推出并实行一批具有较强针对性、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比沿海发达地区更加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最近,市里有关各个方面的政策措施正在逐项研究制定并将陆续出台,各级各部门都要从全市大局出发,多开绿灯、少亮红灯,绝不允许人为制造中梗阻,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发挥应有效应。</font></p>
<p class="MsoPlainText"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size="3">(本文为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庄奕贤5月9日在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工作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摘要)</font></p>
<p style="line-height: 150%"><span style="mso-bidi-font-size: 10.0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font size="3">责任编辑:黄茂升</font></span>
</td>
</tr>
</table>
</center>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