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任务 突出重点 努力实现我市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跨越
</font><a href="Aindex.htm"><font color="#808080" size="3">返回上页</font></a></b></p><div align="center">
<center>
<table border="1" width="75%" bordercolor="#669900" height="596">
<tr>
<td width="100%" bgcolor="#CCFFCC" height="30">
<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font size="3"><b><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明确任务 突出重点 努力实现我市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跨越</span></b></font></td>
</tr>
</center>
<tr>
<td width="100%" bordercolorlight="#FFFFFF" bordercolordark="#FFFFFF" bordercolor="#FFFFFF" height="561">
<p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font size="2">叶继革</font></span></p>
<p class="MsoNormal"><font size="3"><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今后一个时期的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要按照江总书记在“5·31"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在新世纪新阶段,改革要有新突破的要求,认真落实这次会议的各项部署,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加速工业化进程,推进流通现代化,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到2005年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任务,促进工贸经济增总量、壮实力、上水平。<br>
一、分类指导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大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力度,在国有经济优化调整中寻求新路,在国有资本退出中培育新增长点,在深化改革中创新体制和机制,实现以改革促调整、促发展。<br>
1.要加快国有经济调整与优化。对交通、能源、重要原材料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公共产品、稀缺资源等自然垄断领域,引导多元主体参与调整和优化国有资本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增强行业和企业的活力,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对管理有基础、产品有市场、发展前景好的机械、化工、林产工业等主导产业,要积极鼓励“靓女先嫁",放开让各类投资主体增资扩股、参与经营,形成多元化发展局面,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对高新技术产业,国有资本要发挥投资引导、典型示范、带动发展的作用,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发展。当前,市里重点培育和壮大25家省、市级成长型企业,抓好厦工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齿轮箱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进行税收增量地方所得部分返还试点,并积极寻找有实力的合作伙伴,抓紧对日月星啤酒有限公司和立丰印染股份公司等企业进行优化重组。各县(市、区)都要因地制宜、明确要求、周密部署,加大力度抓好这项工作。<br>
2.要促进国有资本退出劣势企业。用三年的时间基本使那些已经陷入困境,难以继续生存的国有企业退出市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建立和完善劣势企业退出机制的指导意见》,为国有劣势企业退出创造条件,努力构筑和拓宽企业退出、资本退出、人员退出的“三个退出通道"。加快建立和完善市、县两级劣势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在退出的对象上要由单纯的劣势企业退出转变为促进民间资本或外资的充分介入,在退出的内容上由单一的企业退出转为企业、资本、人员的退出,在退出的策略上由被动退出转为主动退出,在退出的效果上由转换机制转为体制创新,实现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当前,特别是对轻纺、建材、商贸、物资等行业的国有资本,要采取多种方式逐步从劣势企业中退出。市属企业年内要终结三明台板厂等3家企业破产并启动三明标准件厂破产方案,分块搞活双轮化机有限公司和工模具厂,通过租赁经营盘活豪威公司资产。各县(市、区)要认真制定国有资本退出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促进国有资本有序退出劣势企业。同时,已改为股份制的中小企业要进行股权结构调整,促进产权流动重组,鼓励经营者持大股或控股,鼓励国有资本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br>
3.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规范化股份制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31家大中型工业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切实做到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职责明确、各负其责、运转协调、有效制衡。尚未进行公司制改制的工贸企业,要鼓励吸收各种经济成份入股,按规范化要求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各责任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建立健全各责任主体的责任报告、责任评价以及绩效挂钩的奖励制度、国有资产流失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所有授权经营企业的国有资本所有者职能和保值增值责任全部落实到位。<br>
二、坚持培育大集团与搞活中小企业并举,壮大企业整体实力。要把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和搞活中小企业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发挥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抓住构筑“三条战略通道"的有利时机,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壮大园区经济,加强产业协作,切实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实力。<br>
1.要做大做强骨干企业。致力于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一是在多种所有制的整合中壮大企业规模。走强强联合、优化重组的路子,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中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尤其要引进外商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提高农产品综合加工利用能力,加快发展和培植50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8家产值上亿元的企业;打破所有制限制,落实扶持政策,搞好要素聚集,壮大32家列入省百家重点企业和省、市级工业成长型企业;从产权多元化、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等方面入手,促进民营“小巨人"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通过跟踪服务、加强扶持,促进“三资"企业增资扩股、二次招商,做大扶强一批重点外商投资企业。二是在参与构筑“三条战略通道"中提升企业外向度。引导机械、化工、塑料、轻纺等行业,参与全省四个电子生产基地、两个机械装备生产基地、两个石化原料基地的上下游产品协作,并主动承接沿海地区轻纺、服装、建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抓好一批山海协作项目,在优势互补、产业互助中实现快速发展;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协作与交流,以项目为载体在资源开发、资产重组、市场拓展、技术资金等方面开展合作,力争在冶电联营、林纸林板结合、农产品科工贸一体化等方面有新的进展;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公司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并购,并力争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和销售网络,目前外向度较高的机械、化工、林产、纺织等行业要率先突破。三是在与中央、省属企业的合作中建立产业群。积极主动促成中央、省属企业在我市进行重大投资项目布点,兼并或控股经营市、县属企业,并筛选一批技术改造、资源开发、上下游产品配套等方面的项目,开展全方位的产业协作与互补。当前,要下大力气抓好今年省属单位与我市的25个协作项目,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尽快建成投产。<br>
2.要放开搞活中小企业。通过调整与重组,促进中小企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联动、社会化协作,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子,提高与大企业的协作配套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形成抓大放小、以大带小、助小强大的局面。当前,要加快四类中小企业发展:鼓励服务型中小企业发展,引导、组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创办各种类型的服务型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向社区服务业领域拓展;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通过政策、资金、要素、人才倾斜,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尤其是24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向“小巨人"发展,培育做大5家产值千万元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大力推动专业型中小企业发展,引导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分工协作体系,并促进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把适宜中小企业发展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生产辅助系统和生活服务系统分离出来,由中小企业经营,实现优势互补、产业配套;加快发展特色型中小企业,根据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结合培育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的食品加工、制造业、商业、旅游等行业中小企业,使其成为支撑我市特色经济的重要载体。<br>
3.要发展壮大园区经济。发展园区经济是促进企业聚集、壮大规模经济、增创产业特色、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要根据不同情况发展壮大各具特色的园区经济。一是加快三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园、尼葛园的建设步伐。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不断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加快工业用地开发,依托产业、资源和政策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支持入驻园区企业的开发建设,促进园区快速发展。二是从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出发,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当前尤其要以优惠的政策、灵活的机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类主体联办园区或入园发展。同时,要突出县域特色产业和产品,注重园区之间和园内项目的产业关联度,逐步建立有较强产业支撑度、较好市场前景、较高科技含量的特色工业园区,促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三是结合小城镇建设,科学合理地发展乡镇工业小区。特别是要推动10个市级乡镇工业小区加快开发,提升乡镇工业的规模、质量和水平,切实起到聚集产业、示范带动、扩张辐射作用。<br>
三、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掌握核心技术,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步伐,引导企业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培育核心技术,促进企业素质的增强和竞争力的提高。<br>
1.要加快工业结构升级步伐。在抓好现有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的同时,确定一批今明两年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项目,进一步壮大机械工业、改造化工工业、提升林产工业,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建材、冶金等传统产业,扶持发展光机电仪一体化、新型材料、生物工程、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抢占区域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当前,要加快重点技改项目的实施进度,年内确保10个重点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完成80项技术创新项目,推进23项投资千万元以上市、县属储备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前期工作,抓好12项投资亿元以上的技改项目,千方百计完成今年技改投资任务,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br>
2.要培育企业核心技术。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抓好“五新"项目实施,研究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对汇天生物药业公司的洛索洛芬钠片等6个已基本完成开发的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要与技术改造结合起来,尽快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对今年上报的明溪南方红豆杉产业有限公司的高纯度紫杉醇等8个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要力争早日获批,并抓紧组织技术攻关,力争明年完成开发。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企业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办好现有9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并争取今年再确认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要继续推进产学研联合工作,抓好与高等院校、科研部门签约项目的落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创新的能力。<br>
3.要积极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机械、化工、轻纺等行业,发挥信息技术在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渗透和倍增作用,实现工业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现代化。今后几年要重点对一批前期工作充分、企业基础较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给予支持,促进我市企业信息化建设上新台阶。同时,要扎实推进我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重点抓好机械、化工、建材、建筑等行业和企业管理的信息技术应用,加快10个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资源优化重组,全面提高制造业综合竞争能力。<br>
4.要扎实推进流通现代化进程。运用信息技术、仓储运输技术等现代流通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流通业,鼓励发展连锁经营,加快连锁超市、专卖店发展,推进百货店业态创新和转型,培育商业集团公司、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商贸集团;扶持发展物流配送,加强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近期要重点抓好市商业集团物流配送中心、物资集团物流配送中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物流配送中心的组建工作,有条件的逐步向第三方物流发展;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利用物流配送技术与电子商务技术,发展新型业态,推动流通产业升级;改造提升商品交易市场,在产业密集区、主产区和主销区培育一批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重点专业市场,并与区外大型超市、物流配送中心对接,按现代流通方式和市场准入要素组织明货促销。<br>
四、加快转换经营管理机制,提升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加强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全力推进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br>
1.要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在明晰产权关系、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各类企业要致力于改革用工制度,优化劳动组织结构,实行定岗定员和全员竞争上岗制度;要改革人事制度,减少管理层次,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实行公开竞聘、择优聘用、定期考核,并实行任期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工效挂钩,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形式的工资制度,调整职工收入分配结构,坚持收入分配重点向关键岗位和科技人员倾斜,形成收入能增能减、有效激励的机制。<br>
2.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把提高技术和质量标准放在突出位置,鼓励企业采用国际通行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支持各类企业进行ISO9000质量体系、ISO14000环保体系和OHSAS18000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认证,努力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要加强销售队伍建设,改革现行的营销机制,积极推广现代营销方式,提高市场占有率。切实把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每个环节,下大力气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跑冒滴漏"和企业信用危机等问题。要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安全生产法》,狠抓12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对已经查出的安全隐患,各类企业要不折不扣抓好整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跟踪督促,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br>
3.要狠抓企业扭亏增盈。对亏损100万元以上的34家企业,要采取资金扶持、信贷支持、市场开拓、从严管理等措施,一企一策抓好扭亏、减亏工作,尤其是对已经减亏的企业,要继续加大扭亏工作力度,用足用好各项扶持政策,力争年内实现扭亏为盈;对负债重、缺乏资金但有市场的企业,要协调银行采取封闭贷款等形式落实生产资金,支持企业走出困境;对严重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要实施关闭、清算和破产。同时,强化部门指导与服务,落实企业挂包责任制,及时协调解决扭亏中的突出问题。对33家水电企业要分门别类抓好扭亏增盈工作,提高全行业盈利水平。对291家规模以上的工业盈利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扎实搞好生产组织、市场营销、资金回笼、内部分配等各个环节工作,高效用好各类资源,千方百计提高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生产经营指标。通过多方面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力争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省定减亏5%、增利4%的目标。<br>
(本文为市长叶继革9月23日在全市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节选)<br>
(责任编辑:岩 实)</span></font>
</td>
</tr>
</table>
</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