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交流发言
</SPAN></td></tr>
<tr>
<td class=art03 vAlign=top align=left>
<P> 一、企业基本概况:<BR> **铝业**分公司是国家为开发**丰富的铝土资源,利用**具有的水、电、交通等优势,于“八五”期间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是集矿山开采、氧化铝、电解铝生产于体的大型综合性工业企业。公司一期工程设计年产氧化铝30万吨及相应的矿山生产能力、电解铝10万吨、碳素6.8万吨,于1991年5月开工建设,1995年底全面建成投产;并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使氧化铝年产达到45万吨及相应的矿山生产能力;1999年7月建设了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320KA大型电解槽系列,使电解铝年产达到13.5万吨;2001年5月10日,设计年产40万吨的氧化铝二期工程开工建设,2003年6月28日全面投产,仅用两月就达产达标。2004年将生产氧化铝超过91万吨。<BR> 长期以来,公司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列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之首,始终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围绕“三全”(即:全员管理、全过程控制、全方位预防)和“三个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操作标准化)的管理方式,通过组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和各类安全生产竞赛,深入推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现场安全检查和危险作业审批监护,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基本实现了全体员工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的转变,有效地减少和杜绝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BR> 为了建立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从传统安全管理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围绕和处理“人是最大的安全隐患”这一课题,从主动安全着手,提出并建立了一套以“1331”安全管理理念为核心的自主安全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安全管理绩效。</P>
<P> 二、自主安全管理模式的确定:<BR> 近年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地位日益提高,特别是《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工伤保险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强化了各级安全生产监督工作的力度。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意识到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要得到最有效的遏止,归根到底是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长效安全监管机制。<BR> 我们公司在不断总结投产十年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广泛总结和学习国际上安全管理先进企业(如:杜邦公司、美国铝业公司、南非五星安全管理等)的经验,提出并建立了一套本企业的自主安全模式—— “以1331安全理念”为主线的企业自主安全管理模式,具体模式如下:<BR> 1.以“1331安全管理理念”作为指导一切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BR> 2.以“贵在认真,重在落实,持续改进”作为管理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BR> 3.以“三个全员、三全管理、三个标准化”为重要管理手段。<BR> (1)“三个全员”即:全员安全承诺、全员培训上岗、全员危害辨识。<BR> (2)“三全管理”即: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预防<BR> (3)“三个标准化”即: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操作标准化。<BR> 4.以“员工安全导则”做为个人的行为准则。<BR> 5.以“实现安全自主管理”为宗旨。<BR> 6.以实现“零伤害、零事故”为长远目标。<BR> 自主安全管理模式有效运行的保证体系:<BR> 1.安全生产责任保证体系<BR> 2.安全生产制度保证体系<BR> 3.安全生产组织保证体系<BR> 4.安全生产监督保证体系<BR> 5.安全技术管理保证体系<BR> 6.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BR> 7.安全文化建设保证体系</P>
<P> 三、企业自主安全管理模式的实践和具体落实:<BR> (一)“1331安全管理理念”是一切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BR> 安全生产的灵魂源自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理念。安全管理理念的特性表现在:安全管理理念是由最高管理层设置;是书面的——简洁、通俗易懂;被所有员工理解;被积极推广。按照安全管理理念的特性和公司实际的情况,公司先后组织召开了两次公司领导班子会议和两次职业健康委员会会议,在广泛吸取国外先进企业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并确定了公司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目标:<BR> 1.**铝业**分公司安全理念(即:“1331”安全理念)<BR> 坚信一个核心理念 :<BR> ——“只要采取措施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BR> 强化三种观念:<BR> ——安全优先(安全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先权)<BR> ——安全要讲认真<BR> ——安全要自主管理<BR> 执行三个全员 :<BR> ——全员安全承诺<BR> ——全员安全上岗培训<BR> ——全员危害辨识<BR> 牢记一个确认 :<BR> ——“所有作业行为都必须预先进行安全确认”。<BR> 2.**铝业**分公司长远的安全目标:<BR> 最大限度地追求零伤害、零事故。<BR> <BR> (二)“贵在认真,重在落实,持续改进”是管理好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和落实的态度。<BR> 安全工作贵在认真,“认真、严格按章办事”是提高和抓好企业安全管理非常有效的手段,也是企业具有永恒生命力的安全管理真经。现代化的企业不是缺乏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其关键是在于能否严格遵守、认真落实这些规程和制度。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讲认真、重落实,才能持续改进。一方面要求各级安全责任者在违章面前不讲情,另一方面要求操作者在作业过程不违章,真正做到“管理者认认真真地管、操作者实实在在的做”。在近年开展的各类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复审考试以及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等各项具体的工作中,这种管理安全工作的态度得到了很好地落实。在2003年特殊工种复审考试过程中,一位自治区级劳动模范因为违反考场制度,最后被取消考试成绩,进行补考。也是因为这种认真和理念的影响,公司各类安全培训考试全部采用闭卷考试形式,真正在职工心目中形成了安全讲认真的态度。<BR> (三)“三个全员、三全管理、三个标准化”是公司一直坚持的重要管理手段。<BR> 1.“三个全员”即:全员安全承诺、全员培训上岗、全员危害辨识。<BR> ——“全员安全承诺”。公司不仅要将安全责任状从公司、厂矿、车间一直签到每个员工,而且管理层和每位一线的操作者都必须对当年的安全工作做出书面承诺。在2005年第一次职业安全健康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公司总经理殷恩生率全体领导班子和委员会成员向全公司做出了庄严的《安全承诺书》。<BR> ——“全员安全培训上岗”。按照《安全生产法》第21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公司切实强化了安全培训的力度,这也是促进自主安全管理的基础。<BR>2003年4月份,公司首先选择并组织了对公司领导层、部门厂长经理等分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资格证取证培训办”,有71位厂长(经理)获得**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安全生产管理资格证书”。<BR> 接着,公司组织对320位车间负责人、兼职安全员以及一些生产科室的负责人分期分批进行了8天脱产安全管理资格培训,并也获得**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安全生产管理资格证书”。<BR>有了管理者的模范作用,从2003年6月至2004年7月,公司用了一年的时间全面推行“员工安全上岗资格证”, 11个二级生产单位,14个部室5500名职工全部完成了全员安全培训工作。<BR> 2005年3月份,公司再次将班组长安全管理资格的培训纳入公司直接管理,公司正在组织对近600名班组长进行为期3天的安全培训。<BR>——全员危害辨识。现代安全管理是体现了对现场危险源的控制,危险源也是造成生产事故、设备事故的最主要的祸源。“知危险、知危害、会防范”是员工实现自我保护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公司确定了“全员参与危险危害辨识”的原则,按照“组织培训——个人辨识——班组讨论——车间汇总——车间评定——返回班组讨论——车间再评定——厂矿审定——公司批准”的危险源步骤,让全体员工都参加危险源辨识。我们公司危险源辨识经历了近3年的细致工作:<BR> 2002年四季度,公司组织了一次全面的危险源排查,当时,由于对危险源的认识局限性,主要是排查了979项以事故隐患为主的“危险源”。<BR> 到2003年底,公司制定了《危险源辨识与分级管理办法》,各单位共辨识出1800项危险源。<BR> 2004年,公司结合创建并整合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要去,再次开展“全员的危险源辨识”,此次辨识不仅包括了全部生产操作现场,而且包涵了各级职能管理部门的管理潜在的缺陷。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共辨识出来的危险源22407项,其中管理方面危险源2314个,重大风险9项。<BR> 2005年3月份开始,公司又决定用4个月的时间,开展“全员危险源辨识、熟悉本岗位相关危险源”竞赛活动。<BR> 通过多次开展危险辨识,补充了12371块现场安全标志牌、以及各类危险源点标识牌826块,全部按规定悬挂在危险点(源)的重点部位。<BR> 2.“三全管理”。即: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预防。<BR> ——“全员参与”。公司在深化推行全员安全承诺、全员安全培训以及全员危险辨识制度的同时,又推出了班组安全员动态轮换制度,人人当安全员、人人参与安全工作。<BR> 班组是安全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安全工作的基础。班组安全员也就是安全工作的前线“把关人”。为了充分激发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热情,发挥出员工搞好安全工作的巨大创造力,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促进全员参与和自主管理,公司明确要求推行“班组安全员动态管理模</td>
</tr>
<t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