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2024年学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作为高校科研管理的基础环节,是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基石,是连接二级学院和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管理质量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有效提升管理能力和更好地服务高校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学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工作推进会,旨在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推进我校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一、提高认识,准确把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工作内容当前高校的科研工作普遍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采用学校、二级学院二级管理体制。二级学院作为高校的有机组成部分,肩负着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等多种职能。科研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科研工作的统筹管理、科研政策的制定、科研事务的实施等内容。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工作可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规划管理:根据科研处对全校的科研工作计划,合理规划和安排全院教职工学期和年度科研工作。二级学院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向,在全校科研工作总体部署下,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科研工作计划。根据不同内容,科研规划可分为学科发展目标、课题申报的主题和方向、论文发表、成果出版、学术活动管理等几个方面。根据不同时效,科研规划可以分为全年计划、学期计划、五年规划、长远规划及临时性计划。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科研规划是二级学院科研工作有序开展的先决条件。(二)课题管理:负责组织二级学院教师各类科研课题的申报、过程管理与结项管理,协调课题的实施并做好各类课题信息的登记和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科研课题的过程性管理是二级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课题管理包括课题申报通知的发布、确定选题、评审论证、组织申报、经费预算的科学制定,课题成功申报后的开题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鉴定等全过程管理,以及项目实施进度与目标达成情况的监督和提醒。除此之外,课题延期申请、负责人及核心成员变更、名称修改等,二级学院相关科研管理人员都要负责审批上报。(三)成果奖申报管理:组织各类科研成果奖的申报,为教师申报奖项提供协助,并对获奖成果进行统计、对获奖资料进行整理和留存。对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安排的各类科研成果奖的申报工作,二级学院需要做好科学统筹、团队规划、评审材料的专家论证、申报材料的审核、督促修改完善等工作。当遇到限额申报的情况,还需要组织学院内部成果的综合排序等。(四)科研成果统计管理:做好教师科研成果的登记和统计工作,协助科研处对教师进行科研工作量考核。科研统计数据是对学院科研活动进行综合分析的重要参考依据,一般包括科研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论文发表数量、科研课题数量、经费数量、经费执行情况、科研奖励情况、外出参会情况(含会上发言情况)等。这既是对教职工个人科研情况的统计,又是对全院教职工综合科研实力的考量和测评,有助于二级学院全面了解教师个人科研情况和全院整体科研概况,便于二级学院做好科研规划。(五)学科建设管理:发挥学科创新平台作用,依托学科平台建设,加强学科建设。负责组织二级学院学科创新平台的申报、过程管理与结项管理,协调平台建设相关工作的推进开展,并做好相关资料的登记和档案收集整理工作。以科研平台构建高效科研团队,以科研平台稳定研究方向,以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的相互协同产出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从而促进学科建设。通过加强对学科创新平台的申报及平台建设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强化学科建设,突出重点优势学科,扶持特色学科,聚焦内涵建设,打造特色品牌学科,全面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推动学科建设提质增效。(六)学术交流活动管理:做好校内外学术会议、学术研讨及学术讲座等科研活动的计划管理,通过增加参与或主办学术交流活动的频次,提升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和实力,扩大行业内的影响力。学术交流活动包括邀请校外专家做学术讲座或报告;学科创新平台或非实体研究中心组织学术活动;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校内主办(或承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全国性学术会议和地区、省、市级的学术会议。组织或参与校内或校外学术交流活动的水平和能力,可以作为二级学院科研实绩和学科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加强二级学院学术活动的管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院教职工的教学、科研水平。二、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一)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有待改进和完善。大多数高校采取校、院两级科研管理架构,校级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安排整个学校的科研活动,二级学院则主要按照校科研管理部门要求负责上传下达,协助校科研管理部门完成相关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二级学院由科研副院长及科研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科研管理工作,缺少专门机构对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工作进行组织上的规范和统一管理。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理念比较落后,重服务、轻管理,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工作通常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以经验型管理为主,通常根据上级科研管理部门的通知要求展开工作,缺少前瞻性和规划性,主观能动性不足,缺乏系统的管理和有效的规划。科研管理人员更多充当的是工作任务的执行者和传达者的角色,错误地理解了管理的概念和范围,不能充分发挥管理工作的参谋与指导作用。在对课题进行过程性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二级学院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课题管理存在着重申报、轻管理,重开题、轻结题的问题,过程性管理力度不够,部分课题经费执行力度较差,甚至有部分课题不能按期结题。(二)二级学院缺乏健全且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科研管理制度。二级学院大多沿用学校的科研管理制度和办法,一般较少制定自身的管理制度,或仅就部分内容作具体规定,缺少涵盖科研管理工作方方面面的成体系的管理制度。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工作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转强的时效性,在落实科研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综合协调和各部门的积极配合。由于二级学院科研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在落实学校相关管理制度过程中,工作缺乏针对性,管理效果不佳。(三)二级学院缺乏统一的科研规划和科研领军人物的引领,科研团队意识不强,队伍建设不足。二级学院缺乏对全院科研工作的统一规划,科研人员缺乏团队合作意识,科研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学科建设目标定位不明确,方向分散,重点不突出,导致学科建设标志性成果不足;同时,缺乏对高水平科研领军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存在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严重不足,学科带头人年龄偏大,学科梯队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激励和带动全体教职工做好科研工作。以课题申报为例,二级学院层面缺少统一的规划和引导,科研人员通常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选题,力量分散,申报方向与市场需求产生偏差,导致项目命中率不高。(四)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人员的组成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人员一般由主管科研的副院长和科研管理人员组成。由于中层干部在相同岗位连任不能超过两届,科研副院长很难长期进行科研管理工作。部分二级学院没有专设科研管理岗,或由新入职专任教师担任,或由管理岗专技人员兼任,导致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不稳定,人员变动频繁,流动性大,科研管理工作缺乏延续性。科研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导致科研管理工作流于表面,缺乏对工作的深入思考,不利于二级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完善和改进。(五)二级学院缺乏统一的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在数据录入、信息采集、共享兼容以及统计分析方面表现不佳,用户体验感较差;系统维护和优化后继乏力,不能实现大数据挖掘作用,导致科研资源的巨大浪费。部分院校校级科研管理部门初步实现了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创建了论文抓取平台、课题申报平台等科研信息管理平台,但部分存在着信息协同性、系统性不强,内容不够全面等问题,且很少有针对二级学院具体情况设置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目前高校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工作主要依靠微信群、邮箱或者内部网站来进行科研信息的发布和传达、材料的提交和上传,较少使用专门用于科研工作交流、数据存储及提交的平台或数据库。已有的校级科研信息平台的管理权限一般属于校级科研管理部门,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人员没有管理权限不能直接使用。三、狠抓落实,不断提升二级学院科研管理质量(一)完善二级学院科研管理机构,加强制度建设,科学统筹、合理规划科研工作。一要成立二级学院学术委员会(或学术小组)。成立二级学院学术委员会,作为科研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规范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事务,明确职责和分工,对二级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重大学术事项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进行指导和监督,完善二级学院科研管理机制,有效协调各项科研工作,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二级学院可以通过学术委员会,在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对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选题方向和团队力量整合作出合理的统筹和规划,对于部分限项申报的课题或奖项进行综合考量,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统筹和协调。二要科学制定二级学院科研工作计划。为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二级学院要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根据全校科研工作规划和学院工作实际,制定和组织实施二级学院科研工作规划,完成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下达的科研任务。在充分领会学校科研管理部门通知精神的基础上,根据学院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指导教师根据自身的研究兴趣和专业所长,做好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以科研促进教学。二级学院可以将学校下达的总体科研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学科团队,学科团队再具体落实到每位教师个人。三要完善二级学院科研管理制度。二级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在现有校级科研发展战略及相关科研管理政策基础上,制定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制度,明确科研管理工作的流程和秩序。通过完善二级学院科研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深化学院内部院、系两级科研管理体制,明确各系室的科研管理职权,规范各项科研管理工作内容和程序,实现二级学院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和水平。同时,将科研管理制度作为科研管理工作目标管理的依据,对全院教职工的科研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和指导。四要打造具有凝聚力和创造力的科研团队。根据科研志趣和方向,将志同道合的科研人员汇聚在一起,凝聚科研力量,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团队。科研团队可以打破系室和学院的壁垒,鼓励不同系室、不同学院之间的联合。科研团队建设是二级学院科研创新和快速发展的关键,团队带头人和科研骨干是二级学院科研的核心力量,要充分发挥他们在科研管理中的凝聚力和引领示范作用,团结更多优秀的科研力量和人才到团队中来,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实现整个团队实力的不断提升。五要组织科研学术活动,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为了更好地营造学院的科研学术氛围,推进学术高地建设,激发科研创新活力,可以通过举办或者鼓励参与学术研讨会的方式,为学院教师创造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首先,鼓励院内教师参与国内、国际大型的交流研讨会和学术会议,和院外优秀的学术人才进行广泛的交流研讨,拓宽学术视野。在财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为教师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其次,在院内举办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邀请院外专家座谈交流或举办讲座,并且形成系列活动,扩大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六要加强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依托校级科研管理信息平台,二级学院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适合二级学院实际情况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科研人员的学历、研究方向,参与学术活动、成果出版及论文发表、课题申报等情况,方便二级学院全面统筹,实现数据共建共享,逐步建立以二级学院管理为主的科研管理体系。首先,要确保科研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其次,要增强用户使用的便捷性,避免信息录入过于繁琐等问题,增加科研人员的负担;再次,要精准反映科研人员科研成果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包括著作的出版进度、课题的中期检查、结题鉴定等相关信息,方便科研人员及时梳理总结自己的各类成果,也便于学院和学校进行科研成果统计;最后,要加强与人事、财务部门的协同管理,实现不同部门间的数据更新和共享。(二)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打造高素质科研管理团队。科研管理工作,离不开优秀的科研管理组织机构,更离不开一支爱岗敬业、素质过硬的科研管理队伍。只有不断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壮大科研管理队伍,才能有效提升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水平。一要稳定科研管理人员队伍,实现科研管理人员的专职化。科研管理需要一支高度专业、素质过硬、具有丰富科研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队伍,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各项科研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人员的流动和调整必然会导致管理工作缺乏延续性和稳定性,也不利于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要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稳定科研管理人员队伍。要在日常工作的磨炼中不断深化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管理工作的认识,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开创科研管理工作新局面。二要加强对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二级学院要打造高素质科研管理团队,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服务沟通能力、管理协调能力等,改进科研管理方法,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科研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服务沟通能力,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要打造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科研管理队伍,就要改变原有的重使用、轻培养的现状,加强对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建立科研管理人员培养机制,激发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院的科研管理工作。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研管理政策和管理制度,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科研政策及学校颁布的各类科研管理制度,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政策解读能力和执行能力,使他们在熟悉政策的基础上科学把握管理方向,合理规划科研管理工作。二是科研管理业务知识和技能,包括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申报系统和申报流程、国家和省部级奖项的申报流程、各类项目申报指南和管理办法、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技巧,以及合同管理、档案管理、数据分析等专业能力。可以聘请科研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针对高校的科研管理办法进行讲解,也可以通过召开科研管理交流研讨会的方式,请科研管理人员作工作经验分享交流,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提升科研管理的整体水平。三是沟通与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科研管理不仅需要科研团队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也需要科研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人员与校级科研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的有效沟通和配合,两者缺一不可。要通过全方位的系统培训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志们,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作为高校科研管理的一部分,对高校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以此次推进会为契机,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努力开创学校科研工作新局面,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