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园老董 发表于 2009-5-8 20:07:16

关于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

关于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
<p align="center">王荣福 谢 凌</p>
<p style="LINE-HEIGHT: 150%"><br/>&nbsp;&nbsp;&nbsp; 为较好地把握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态势,7月下旬,市、县两级农办百余名干部开展了今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情况调查。调查中,按当地好、中、差三种经济类型选点,全市共调查了34个乡镇、102个村和1017户农户。调查情况如下:<br/>&nbsp;&nbsp;&nbsp; <b>一、现状与特点</b><br/>&nbsp;&nbsp;&nbsp; 根据本次“百村千户”调查,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495.8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8.8元,增长3.4%,其中增收50-100元的有7个县(区),增收50元以下的3个县(市),减收的2个县;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3334元,比去年增加152元,增长408%,全市12个县(市、区)均可增收,增幅在5%以上的有6个县(区),另6个县(市)增幅在3.5-5%之间。在调查的1017户中,上半年实现增收的农户占51.6%,基本持平农户占17.8%,减收农户为30.6%;预计全年可增收的农户占62%,基本持平农户占11.6%,减收农户为26.4%。从调查的增收项目看,今年农林牧渔业及农村二、三产业将保持全面发展的势头,各县(市、区)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的增幅在4-8%之间,其中有7个县(区)增幅在6.5%以上;除粮食生产因调减面积可能减产减收外,其它各业均可望增产增收,其中以烤烟和劳务输出等第三产业的增收较多。调查显示,今年农民增收具有以下特点:<br/>&nbsp;&nbsp;&nbsp; 1.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从结构优化中增收。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压缩常规早稻面积,扩大优质稻和各类高效经济作物的生产。全市春播经作面积达122.2万亩,比去年增加6.6万亩,增长5.7%,占春播农作物面积的61.5%,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将乐县早季种植烤烟、早芋、台湾姜、薤头等各类经作9.44万亩,占春播粮经面积的75%,预计全年经作产值可增加2000余万元,增长23%;尤溪县临近南平的西滨、洋中、联合、溪尾等乡镇,把南平奶业集团的原料基地引伸过来,4120户农户种植青饲料玉米1.2万亩,户均可收入1860元。<br/>&nbsp;&nbsp;&nbsp; 2.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从提高规模和档次上增收。把培植发展和壮大特色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来抓,以形成区域主导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沙县竹凉席从去年的160万床发展到目前的260万床,上半年新增销售30万床,增收1200万元;宁化县种植烤烟13.68万亩,扩大1万亩,可增产3万担,上等烟比例也将上升5个百分点,预计今年烤烟可增收1800万元以上;永安贡川镇抓好“贡鸡”生产,上半年出栏261万只,全镇农民就此项人均收入595元。<br/>&nbsp;&nbsp;&nbsp; 3.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从延伸产业链中增收。今年来,各地及龙头企业筹集资金3亿元,新上产业化项目18项,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2家,龙头企业的数量、规模、档次都有新的发展和提高,产业链不断延伸。永林集团新上年产20万平方米竹地板和3000吨活性碳生产线,带动农户3000户,户均每年可增收800元;宁化县客源酒业有限公司引进新的生产线,带动农民种植糯稻6万亩;尤溪县管前食品冷冻厂把蔬菜基地面积从6000亩扩大到8000亩,并着手兼并县罐头厂。<br/>&nbsp;&nbsp;&nbsp; 4.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从农产品增值增效中增收。全市引进各类农作物和畜禽、水产新品种200多个,推广新技术30多项。如明溪县引进中药材品种9个,试种示范面积达960亩;并与复旦大学合作开发红豆杉产业,提取高科技产品——紫杉醇,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亿元以上。建宁县文鑫、鑫达两家莲业公司与科研院校实行产学研结合,开发莲系列产品十几种,产值可比去年翻番。<br/>&nbsp;&nbsp;&nbsp;&nbsp; 5.开拓农产品市场,从搞活流通中增收。订单农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市落实订单农业面积71.1万亩,比去年增加7.1万亩,增长11.1%。同时,组织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参加了“2001年福建省农业名特优新产品展销会”,先后在浙江湖州举办“福建(三明)农副产品展销订货会”和在沙县举办“2001年中国(三明)竹藤产品交易会”,不少地方还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人士从事农副产品营销活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农产品“卖难”问题。<br/>&nbsp;&nbsp;&nbsp; 6.拓宽劳动力就业门路,从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中增收。加快乡镇企业体制创新和结构调整步伐,至上半年全市已完成乡镇集体企业改制763家,改制面达70%,并形成三元莘口、沙县洋坊、尤溪管前、将乐黄潭、建宁里心等一批工业小区。沙县今年来新上乡镇企业项目64项,其中投资百万元以上项目30项,累计完成投资5446万元,预计全年可从中增收1860万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全市农民外出经商、劳务人员达25万人,比去年增加3.2万人,增长12.8%,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29.8%,比去年提高3.8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00.3元,增长8%,占期内农民人均现金增收的57.8%,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沙县现有经营小吃业的累计6888家、2.71万人,比去年新增155家、4831人,上半年实现增收1210万元;宁化县外出经商、劳务人员达6.5万人,比去年新增1万人,可新增收入3000万元,人均可增收114元。<br/>&nbsp;&nbsp;&nbsp; 但是,农民收入增幅减缓,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与1999年和2000年同期比较,分别回落4.8个和1.8个百分点。而且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铁路、国道沿线地区农户增收较多,而边远欠发达地区农户增收较少甚至减收。上半年,梅列、三元、沙县、尤溪等县(区)增幅均在4.5%以上;而宁化、大田则分别减收47.5元和20.1元,建宁和清流也仅增收18元和39.3元。二是收入差距在拉大。调查发现,预计今年人均增收300元以上的农户占18.6%,比去年所调查的11.7%比例提高5.9个百分点;而人均减收300元以上的农户也由去年的5.3%发展到7.1%,扩大1.8个百分点。泰宁县在所调查的9个村中,今年农民人均增收高的村可达575元,增长19.5%;而低的村仅增45元,增长1.5%。将乐县在抽样调查的90户农户中,增收多的农户预计全年人均可达2647元,减收严重的农户人均将达725元。三是平均增收将掩盖相当部分农户减收。宁化、建宁两县的情况较为典型。在宁化县调查的90户中,预计今年增收的农户31户、占34.5%,基本持平的农户19户、占21.1%减收的农户40户、占44.4%;全县预计今年农民人均增收可达110元以上,这样部分增收户就掩盖了多数减收户。在建宁县调查的87户农户中,预计今年增收户占52.9%,基本持平户占2.3%,减收户占44.8%,全县预计农民人均可望增收127元。其他一些县(市、区)也存在部分富裕户增收掩盖普通农户减收,以及少数专业大户增收掩盖多数传统经营农户减收的情形。<br/>&nbsp;&nbsp;&nbsp; <b>二、存在问题</b><br/>&nbsp;&nbsp;&nbsp; 1.农业结构调整还不到位,结构趋同现象未根本改变。一些地方在结构调整方面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只是在品种间调来调去,在面积上搞简单的数量增减;或盲目跟风,一哄而上,产业趋同,结果造成新的积压和卖难。如近年来的茶树菇生产就是典型一例。有的地方结构调整的规划起点不高,重点不突出,特色不够,规模不大。如清流县的豆腐皮产业、大田县的肉兔产业由于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多年来没有大的发展。在农业内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过大,养殖业较薄弱;而种植业结构又是以粮烟为主的架构,其它经作产品比重小,结构较单一,农民增收渠道较窄。如从今年农民增收的预计项目看,农民人均从牧、渔两业的增收合计仅20.1元,不及烤烟一项给农民带来的增收(22.6元)。<br/>&nbsp;&nbsp;&nbsp; 2.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化进程缓慢。2000年我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27.6%,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仍然偏高。上半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农村工业产值和出口交货值三项指标的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1.4、1.9和7.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在本地企业中劳动得到的工资性收入减少7.4元,下降7.6%。同时,上半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减少7.6元,下降3.7%。2000年我市城镇化水平为3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其中大田、宁化仅为9.1%和9%。<br/>&nbsp;&nbsp;&nbsp; 3.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少。全市现有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4家,但年产值上亿元的只有6家,多数龙头企业规模小、档次低、辐射面窄。如水果生产,全市年产量约50万吨,由于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加工带动型龙头企业,目前只有5%左右的果品进入加工行业,而绝大多数只能以鲜果面市,不仅产品附加值低,还易造成“卖果难”。而且,多数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联系不紧密,不能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所得实惠不多。<br/>&nbsp;&nbsp;&nbsp; 4.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影响农民的经营收入。农业经营规模小,生产能力弱,信息闭塞,使农业规模经营无法形成;农业科技网络不健全,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粗放经营现象较普遍,良种良法普及率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加上劳动力就业门路不宽,使大量富余劳<br/>动力滞留在农业,导致本来就很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低下。<br/>&nbsp;&nbsp;&nbsp; 5.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影响农民的务农收入。今年来尽管主要农产品产出比上年有较大的增长,但由于宏观经济偏冷,市场疲软,大部分农产品价格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增产不能增收。如上半年全市肉蛋奶产量达7.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1%,但农民人均出售牧业产品的收入仅增加1元。<br/>&nbsp;&nbsp;&nbsp; 6.自然灾害和各类病虫害给农民收入带来影响。一些地方接连遭受暴雨和冰雹的袭击,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特别是“6.12”暴雨洪灾,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7776.3公顷,绝收4968.3公顷,毁坏耕地2296.6公顷,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8568万元。同时,今年农作物病虫害属偏重发生年,烟叶花叶病、竹蝗、禽流感等,直接影响一些农民的收入。<br/>&nbsp;&nbsp;&nbsp; <b>三、对策措施</b><br/>&nbsp;&nbsp;&nbsp; 1.要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取得新突破。按照优化结构、提高品质、培育特色、规模开发的思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粮食生产注重发展适销对路的粮食品种,同时搞好粮食的加工转化,提高农民种粮效益,以稳定农民的基本收入来源。重点抓好尤溪、将乐两家优质米开发公司和沙县、宁化两家粮食转化企业。多种经营要立足做好特色产业文章,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如三元的竹胶板,永安的人造板、贡鸡,沙县的竹凉席、小吃、鸭业,尤溪的食用菌、山地鸡,大田的反季节蔬菜,将乐的绒毛浆,泰宁的种业,建宁的莲业、黄花梨,宁化的酒娘、银杏,清流的豆腐皮,明溪的厚朴、紫杉醇等,逐步形成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大产业格局。继建宁、永安、沙县和永安贡川镇获得“中国黄花梨之乡”、“中国笋竹之乡”、“中国竹席之乡”和“中国贡鸡第一镇”之后,多出几个中国之乡,如明溪的药材之乡、尤溪的食用菌之乡、宁化的酒娘之乡等。<br/>&nbsp;&nbsp;&nbsp; 2.要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取得新进展。加快林竹、畜禽、果蔬、食用菌等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在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搞好服务。当前,要扎实抓好林竹产品六大加工基地、畜牧水产三个骨干加工厂、食用菌六家加工企业和果品保鲜加工的“1552工程”的实施,力争早见成效。要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和“三赊二免一保”经营形式,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发放预购定金等形式,带动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注入农业。<br/>&nbsp;&nbsp;&nbsp; 3.要在科教兴农上迈出新步伐。年内要在市农科所建立“三明市农作物种苗基地”,并以全市12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建立一批高标准、设施现代化的农业引进示范基地。健全和完善“三明市农业155”服务网络,推行“村会协作”模式,建立“沙溪沿岸农业科技产业带”。<br/>&nbsp;&nbsp;&nbsp; 4.要在搞活流通上有新举措。大力发展和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集散度。抓住今年乡镇机构改革的机遇,鼓励乡镇干部离岗兴办农产品流通服务实体,为农民跑“订单”。年内要办好2001年三明农业名特优新产品展销会以及永安、沙县等地的水果订货会暨农产品交易会。做好省级和国家优质产品、名牌产品及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申报工作,争创名牌;并严格按农产品质量标准组织生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br/>&nbsp;&nbsp;&nbsp; 5.要在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上开辟新途径。一方面在农业内部挖掘就业潜力,组织和引导农民向精细农业、精品农业方向进军,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另一方面扩展非农领域的就业空间,大力发展加工、运输、建筑、旅游、餐饮、劳务输出等二、三产业。沙县建立“小吃培训中心”,为外出经营小吃的农户免费进行培训就是一条很值得学习借鉴的做法。<br/>&nbsp;&nbsp;&nbsp; 6.要在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上开辟新领域。大力宣传WTO有关知识,计划年内举办一期乡镇领导干部培训班。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果茶、食用菌、笋制品等有机农业,“打有机牌,走特色路”,形成一批特色型、外向型农业基地。积极做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认真做好项目的规划、论证、筛选、推介工作,吸引国内外客商带资金、带技术、带市场到我市投资农业开发及农产品加工业。<br/>&nbsp;&nbsp;&nbsp; 7.要在减轻农民负担上有新成效。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减负”政策,做到增收减负一齐抓。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推行农民负担预决算、监督卡和专项审计制度;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消除农民的一些不合理负担;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引导农民正确消费,减轻农民的社会负担。同时继续加强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强化监督,提高透明度,切实把农民的利益维护好、保护好。</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