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途杂谈 发表于 2024-6-4 10:23:21

【写材料用典】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

【例文】靠自我革命锤炼恒心。“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有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被成功和胜利冲昏头脑,以至动摇、腐化和堕落,完全失去原有的革命性,就是因为缺乏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意识和定力。(解放军报《不忘初心关键是保持恒心》)【典故】出自清代陈宏谋《养正遗规》,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释义】意思是,兰花不会因为山谷空幽就心生厌烦寂寞,君子修身养性不是为了名利势力。【赏析】人到无求品自高,山不争高自成峰。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以一生的经验告诫后世子孙: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淡泊是一种智慧。古今中外的历史无不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对名利孜孜以求之人,往往为名利所毁;而淡泊名利之人,则往往收获成功。淡泊者不在乎物质丰简,不在意个人得失,而专注于事业和责任。淡泊名利始终是共产党人的境界觉悟和价值追求。从1955年授衔时许光达主动申请降衔,到甘祖昌请求解甲归田当农民;从林俊德50多年埋头大漠戈壁搞科研,到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与名……不管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不管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以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以赤子情怀守初心,以忘我精神担使命,共同树起了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在荣誉面前找差距、在赞扬面前看不足,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功成必定有我”的作为,创造经得起检验的实绩。【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党性修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淡泊名利,不为利益所驱、不为虚荣所累,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写材料用典】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