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科学发展新水平 攀登无锡旅游新高峰——滨湖区旅游工作调研报告
在这次科学发展观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结合旅游工作实际到滨湖区调研,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针对制约无锡旅游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无锡旅游业科学发展的水平,攀登无锡旅游产业科学发展新高峰,作了一番由点到面的认真思考,现将我们在这次调研中的一些想法和建设性意见汇报如下。<br/> 一、我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经验<br/> 我国旅游业从1986年被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至今已有20年,这期间旅游发展宏观环境不断优化,国际旅游市场逐年扩大,国内旅游需求大幅释放,入境游和出境游迅速发展,使得整个旅游经济突飞猛进,旅游产业已达相当规模。这一时期无锡旅游业发展主要的成功经验是:<br/> 1、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促进了旅游产业地位的显著提高。无锡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重点培植,大力实施“旅游即城市”的理念,举全市之力,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的良好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旅游业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增长点。<br/> 2、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现代旅游功能的配套完善。无锡市委、市政府把城市作为最大的旅游景点来进行规划和建设开发,把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与旅游业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城市旅游功能得到不断完善。一批旅游娱乐等服务设施,旅游环境、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档次和水平明显改善和提高,“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得到进一步有机配套。<br/> 3、科学开发旅游资源促进了市场竞争力的显著提高。我市依托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等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参与旅游的积极性,高标准、高水平地整合旅游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发人文、自然、民俗、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先后推出了一批深受游客欢迎的旅游精品线路。<br/> 4、加大旅游营销力度促进了旅游业影响力、辐射力和知名度的提高。我们按照“政府主导,行业推动、企业参与”的原则,在国内主流媒体、海内外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上推出了持续不断的宣传无锡城市品牌和推介无锡旅游。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全方位、大规模、多层次的海内外旅游促销活动。成功举办了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极大扩大和提高了无锡在海内外旅游市场上的美誉度和知名度。<br/> 5、强化行业管理工作促进了旅游市场的规范有序。旅游主管部门不断改进旅游市场管理手段,健全完善旅游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建立了联席会议、综合执法检查、应急联动、督查督办等相关制度。旅游、公安、城管、工商、物价、质监、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依法加强旅游市场管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有效保护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全行业不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搭建“平安旅游”、“诚信旅游”、“文明旅游”三大平台,积极组织开展“旅游质量服务年”、“质量品牌行动”等活动,倡导个性化、亲情化服务,加快培育旅游服务品牌,有力地促进了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综上所述,无锡市旅游业发展的过程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其发展轨迹和成果与科学发展观所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科学发展观与无锡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br/> 二、我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薄弱环节<br/> 随着宏观环境、产业规模特别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原有的以推动经济增长为目的、以主要旅游城市和景区为依托、以组团观光旅游为主要方式的旅游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开始转型。由此,长期以来一直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也渐行凸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约我市旅游业既快又好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r/> 1“大旅游”管理体制机制不顺。从目前情况来看,无锡旅游发展的体制亟待调整,管理机制比较混乱。一是“小马拉大车”,旅游局作为全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受到局限,面临新的产业发展趋势己难承担起发展“大旅游”的重任,必须加以调整和整合,才能与目前发展“大旅游”形势相适应。二是多头管理,虽然有市旅游发展领导小组,但这只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组织,在制定全市旅游发展规划,组织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中常有“政出多门”不利于资源整合。我们在滨湖区旅游调研中了解到:滨湖区的山水城旅游度假区在开展招商引资等旅游项目建设中,就遇到十分突出的矛盾。该区域内沿太湖的山水西路早在城市基础建设过程中由于缺少排污管网设施,近年来所有沿湖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无法立项。“6699行动”以后,在建旅游项目如游艇俱乐部等后期建设项目也只能“叫停”或减少功能、或缩小规模。我们认为:如果在太湖水危机之前,大家对环保设施难以有“先见之明”,缺少相关环保设施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目前正在建设的待开发旅游项目,相关部门是否可以对相关设施早作安排呢?据了解,目前像红沙湾农业生态园旅游景区,环保管网设施与旅游建设如何尽快衔接,仍困难重重。三是“鞭长莫及”。旅游局由于其职能所限,活动舞台和空间都比较小,对全市旅游发展中的资源调配和整合等话语权和调控能力很弱,难以有大作为。在机制上比较混乱的主要表现就是在对全市旅游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上多头管理,多头开发。如与旅游建设项目相关的的土地、绿化、规划等管理环节的政出多门的矛盾已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旅游产业的管理目前主要局限于对旅行社、导游、酒店、景区浅层管理,远未能覆盖到涉及范围越来越宽泛的旅游产业各个相关的链带点及深层次管理,也难以与其它旅游业相关产业整体联动、有效贯通。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一些管理手段还将进一步转移甚至消逝。如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在旅游业普遍存在定点管理制度随之被取消,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由此丧失了对旅游车辆、旅游购物商店、旅游餐馆等企业的有效管理手段。再如目前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酒店及景区(点)的管理主要依托的是《旅行社管理条例》、星级酒店的评定及景区的等级评定,但是政府体制改革要求这些职能最终应当由行业协会或者中介机构来承担,届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籍此树立起来的行业管理手段和权威都会大受弱化。<br/> 2、“大旅游”发展资金投入不足。与周边旅游城市相比,无锡市每年在发展旅游上投入的资金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这点资金与无锡这座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城市很不相适应。城市旅游的发展,光有先进的理念、光靠优良的资源是不够的,缺少必需的资金投入,在城市形象宣传、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旅游资源整合等方面,也将难有作为。如龙寺生态园目前仅依靠微薄的门票收入和农产品(果品)销售支撑生计,要开展夜间旅游活动,连最简单的园区照明也无资金投入。<br/> 3、“大旅游”发展缺少人才支撑。当前旅游人才是无锡市旅游发展的一个突出“瓶颈”问题。一是旅游高层人才稀少,特别是发展旅游的“领军”式人物更是稀少,尤其是有思想、有大抱负的高层旅游人才更是凤毛鳞角。没有“领军”式的旅游高层人才,无锡市的旅游发展将难以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二是旅游一线技能型人才难以留得住,与周边城市和我市其它行业相比,旅游从业员工的经济收入偏低,难以留住人才,就是有了技能型人才,也难以引得进,所以就出现了旅游企业员工流动性大,旅游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的现象。<br/> 4、城市现代化旅游功能不强。已经开放的开放式公园、景区缺少旅游配套设施;城市的夜生活内容不够丰富,缺少常年对游客开放的晚间游览点和夜间旅游娱乐活动项目;通往主要景区、车站、码头等地方的公交车线路设置和停靠站台的密度安排还不尽人意;交通主干道路导向性指示牌相对较少,并缺乏国际化程度,应进一步增设,并规范和完善;旅游购物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市民广场以及休闲娱乐场所等主要游客集散地应增加中英文对照的旅游信息导引系统以及大型旅游地图广告牌等。<br/> 5、城市的旅游购物缺少特色。旅游景区的旅游购物商店建筑特色与景区环境不够协调,缺少地方特色和文化品位,需要统一规划设计;旅游商品开发也相对滞后,旅游商品品种还比较单一,缺少有无锡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建议今后深层次挖掘文化内涵,注重无锡地方旅游特色商品的研发,进一步扩大旅游商品在全市旅游收入中的比重,增加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延长游客在无锡的逗留时间和提高消费数量,使无锡旅游总收入有较大的提高,实现走旅游内涵发展的新路 。<br/> 6、城市的旅游企业规模还不大。市场覆盖率不高。虽然数量不断增加,但没有显现在市场占有量上较大的扩张,旅游线路产品也比较单一,市场开拓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较差,缺乏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建议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加大培育和扶持的力度,推出更多的新线路、新产品,促进旅游经济发展。<br/> 7、宾馆业、餐饮业与文化结合不够紧密。很难让外国游客和外地游客感受到舒心悦目和精神文化享受。花色品种不多,缺少特色,没有规划和形成有规模的“旅游餐饮一条街”以及“锡菜”为特色的美食文化氛围。<br/> 三、无锡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对策与措施<br/> 针对存在的问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我们建议我市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尤其要注重把握住五个环节:<br/> 1、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加快促进无锡旅游业由一般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的转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第一要义是发展。在旅游发展中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纵观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一般经过了三个阶段:从简单观光型,到观光休闲型,再到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三个阶段的经济效益,依次递进。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增多,人们对休闲与度假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哪一个城市能在这方面先走一步,那个城市就能抢得先机。无锡同时具有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资源。在现有观光产品的基础上,发展休闲度假型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我市正在认真研究、积极推进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有些项目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从总的情况来看,我市在主体上仍然是一个观光型城市,有特色的度假产品其规模尚未形成,基础服务设施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市场开发水平还较低,度假设施建设还只是刚刚起步。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旅游发展规划研究,对全市度假旅游资源及周边环境做出定性定量分析,优化规划布局,调整现有产品结构,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加快打造休闲度假特色品牌,加快实现旅游产业的现代化和多元化。<br/> 2、强化旅游产业薄弱环节,做长做宽做强产业链,建立要素配套、有机协调的产业体系,提高旅游综合经济效益。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旅游业本身又是一个由“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组成的综合性产业,其综合效益依赖于各个要素的有机协调发展。因此,在旅游城市的发展中,应该从长期的可持续增长的发展战略出发,做到产业链中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协调有机地同步发展。我市的景点建设虽然力度很大,交通设施这几年也有很大改观,但是晚间娱乐、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还相对滞后,与景区点的蓬勃发展差别明显。就景点经营来说,门票收入仍然占很大比例,其他方面的收入比例较低。个别景点甚至主要依赖门票收入。由于其他要素发育不足,经营渠道相对单一,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受到一定影响。建议在继续大力加强景区点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其他要素的发展,做长做宽做强整个产业链条,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各大要素全面发展、相互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br/> 3、加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同步开发,提高国际旅游市场占有率,实现无锡旅游业由国内旅游强市到国际旅游强市的转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我市旅游资源丰富,地处长江三角洲,交通发达,加上机场建设的进一步拓展,发展国际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在大力开展国内旅游市场开发的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开发海外旅游市场,积极进军国际市场,推动无锡由国内旅游强市向国际旅游强市转变。<br/> 4、加强人才与队伍建设,提高整个行业标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水平,推动旅游服务由简单粗放型到细微规范型的转变。<br/> 科学发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从总的情况来说,无锡市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旅游,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准和前几年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从面上来看,整个行业特别是酒店、餐馆、娱乐等环节服务的标准化水平还不高,服务当中的细微化、人性化体现还不够到位。要进一步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同时抓好行业内员工培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整个行业的管理服务水平,真正使海内外游客感受到一流的景点,一流的城市,一流的服务。<br/> 5、作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努力构建比较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本部门以及整个行业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是长期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锡既是国内外旅游者首选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同时也是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重要的客源地。在全球信息一体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她与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许多公共突发事件都可能是“零距离”的。无论从无锡还是从国内外旅游组织的统计数字都可以看出,对类似非典、禽流感、恐怖袭击、政变、国际油价波动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事件所造成的恐慌一旦处理失当,整个行业都将遭受沉重的创伤。因此,及时将危机管理导入无锡的旅游行政管理,建立完备的旅游业危机管理机制,对实现国内外著名旅游胜地建设目标,对构建和谐宜人新无锡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旅游行业是很脆弱的行业之一,但不经磨练、不经危机,这个行业永远都是脆弱的。一个优秀的管理部门、行业组织越是在危机的时刻,越能显示出她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当组织或个人面对危机时,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市场主体都应当把社会公共利益放在核心地位,迅速反应、控制、补救、总结,并有意识地将危机转化为契机,因势利导,将损失减小到最少程度。<br/> 6、把握城市品牌定位,使旅游宣传围绕城市品牌拓市场,旅游项目围绕城市品牌搞建设,旅游服务围绕城市品牌提升质量。强化城市各项旅游功能,全面推进无锡旅游业由旅游城市型到城市旅游型的转变。要多从大旅游的角度,深入研究城市的开发和建设,使城市的每一个景观、每一个角落,都能够体现出无锡的文化,彰显文旅结合的优势。进一步加强城市的旅游服务功能,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打造特色鲜明、风景优美、服务周到、安全舒心的“休闲名城”品牌。<br/> 总之,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促进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切实加快推进建设“区域性的旅游度假中心”, 把无锡打造成为“最适宜旅游度假的休闲名城”的目标。 (作者为无锡市旅游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