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深扎根才能行稳致远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组织上安排年轻干部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是信任更是培养,年轻干部应该以此为荣、争先恐后,而不是拈轻怕重、挑肥拣瘦、患得患失、讨价还价。”基层是百炼成钢的“大熔炉”,是施展才干的“大舞台”,作为新时代的基层青年,要弯下腰,沉下心,“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积极投身于基层治理的实践当中,经风雨、长才干,才能行稳致远。深扎信仰之根,厚植基层青年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作扎根。”青年干部既然选择了基层,就必须磨砺心性,扎根基层,以求“愿以寸心寄华夏,且将岁月赠山河”。部分青年干部问:“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动。45度的人生,该如何度过?”扎根基层,是全面提高自身能力以报效祖国、在服务国家与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今天的年轻人,并非不能吃苦,而是缺少持续吃苦的精神。条件再苦不为苦所累,工作再忙干劲不减退。我们青年干部要学会用乐观开朗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摒弃急功近利,甘坐基层的“冷板凳”。不要只想着升职当官,要投身在田野地头的庄稼稻海,厚植为国为民的使命担当,勇于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深扎实干之根,永葆基层青年的鱼水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我们青年干部要实干笃行,奋楫争先,要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只有把身子沉下去,本事才能上得来。基层青年要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责任,对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都如数家珍,多帮家里人解决难题冷暖,多耐心细心重温家里的“老土话”,从群众口中那个“乳臭未干”的大学生变成群众心中亲切的小王,小周……。心怀“久久为功”的韧劲,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与家里人的期盼同频共振,把每个小家发展好,将整个大家团结好,永葆基层青年的鱼水情怀。深扎自信之根,怀揣基层青年的傲骨正气。“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每个不平凡的人都是从平凡的历练里成长起来的。基层青年要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信心,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雄心,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基层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有开心,也有失落。如果我们把工作生活中的这些起起落落看得太重,那便无法坦然。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当代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兴党,重在基层。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青年拥有“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的力量,要立大志、担大任,也要不骄不躁做好本职工作,稳稳地迈出前进的步伐。越是艰苦的基层条件,越容易得到锻炼,越能够增长才干,广大基层青年要以“钉钉子”般的精神在各自岗位上顽强拼搏,始终保持新时代的青年人的正气、锐气、志气,不断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践推向前进!孔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广大基层青年要学会默默耕耘,积蓄力量,不断成长,向下扎根;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路径上,把视野放远、把胸襟放宽,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挥洒青春,才能迎来人生价值的踏实上升,才能逐渐成长、行稳致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