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的误区
<p><font face="Verdana">□肖潜辉</font></p><br/><p><font face="Verdana">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调研工作出现了若干新的特点,也有一些新的问题,值得重视和思考。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为数不少的同志对调研心存误区,导致信息失真,决策失误,使党的工作蒙受损失,党的形象受到损害。</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b>典型假定——将个别误作一般</b>
<p>不少同志对工作对象的面上情况不摸底,到下面一调研就自认为是典型,于是将自己了解的个别情况当成全局的情况,以偏概全,甚至指全为偏。不能说他了解的点上情况不准,问题是不应该随意认定自己调研的点就是典型。这是明显的先入为主,自觉不自觉的典型假定,主观主义的倾向很突出。某市领导到属下某县某乡镇调研三农问题,发现其中两个村(一共去了两个村)近半农户家家有人在广东江浙打工,于是推算出该县共有多少农民工,共有多少打工收入,得出该县打工经济正在蓬勃发展的结论,调研报告洋洋洒洒,调研内容逢会必讲。知情者面面相觑。实际情况是,这个少数民族县的很多打工者因为文化程度低和怕吃苦,找工作越来越难,正在集体回流,全县处于打工经济的退潮期,农民收入和农村治安正面临严峻形势。而这位领导所去的两个村,以汉族为主,情况例外。在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不少。
<p>因此在对点和局部作调研时,切不可忽略对全局的调研。调研应该是全面的调研,点面结合的调研,没有任何假定的调研。</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b>实事求是假定——以为调研就是实事求是</b>
<p>不少同志下意识地认为,调研就是实事求是,就是转变作风,就是绝对的好方法、好形式。无形中产生了对于调研的迷信甚至崇拜。显然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调研能够求真务实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调研者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调研,否则调研不但不能发现真实,反而可能导致更加严重和更难于改正的谬误。因为这时的谬误来自神圣的调查研究,来自亲眼所见,来自亲历所得,而不是道听途说和他人误导。当事人必会坚持调研的结论,不撞南墙不回头,甚至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因此调研的求实态度更为重要。调研的确是转变作风的一种形式,但调研同样受调研者作风的制约,也有一个作风问题。调研同样可能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错误。</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b>真实假定——了解到什么就相信什么</b>
<p>一些同志到下面调研,听到什么信什么,看到什么信什么。自然调研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内容基本由下面安排,而调研全程,均由当地领导陪同。相信下级没有错,但不能没有分析,没有主见,没有质疑,没有印证。毛泽东同志早就讲过,调查研究要去伪存真。在当今,毛泽东同志的教导同样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在调研中,“伪”来自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上的伪,出自事物尤其是复杂事物本身;主观上的伪,则与人为因素有关。在党风不够端正的地方和部门,应付上级调研的人为因素一般都很重。不仅可疑的对象有人为因素,可信的对象也可能有人为因素,甚至是更为严重的人为因素。</font></p><br/>
<p><font face="Verdana"><b>关于调研方法的误区</b>
<p>长期以来,干部调研的典型方式是有组织有预报的明查,调研的主题由调研者给出,调研的具体对象基本由下级建议确定,调研全程有地方领导陪同,通常日程都很紧张。这一典型方式的问题是,地方想给你看什么你就看什么,你想看的往往看不到,你不想看的却看得很多;再就是调研者基本被下级领导所包围,难以同群众和持不同意见的一般干部单独接触,基本听不到不同声音。下级对来调研的上级毕恭毕敬,但调研的主导权事实上并不在调研者手上。你要了解工作情况,他一定找当地的先进典型给你看;你在发放扶贫资金前下去调研,他一定让你看最穷最苦的。有时还可能“演戏”。不是所有的下级都会这样,但报喜不报忧应该是通例。这就说明,我们习以为常的调研方式是有缺陷的,调研的方式很有必要多样化和创新。
<p>在信息化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今天,还有许多新的调研方法可以借鉴和借用。比如聘请第三方调查,再如使用电脑辅助电话调查系统(简称CATI)。湖南、西安、重庆等地政府部门使用这一方法进行调查和沟通,收到很好效果。这一方法完全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使用。比如,我们现有的调查方法,难以解决“群众满意度”和“干部支持率”之类的调查问题,运用CATI系统,则较为可靠和经济。
<p>(作者系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p></font>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