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监委关于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经验总结材料
**市纪委监委坚持严的主基调贯穿干部队伍建设,聚焦思想建设、选任监督、制度约束,严实管理抓早抓常,着力锻造纯度更高、成色更足的纪检监察铁军,推进纪检监察事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市纪委监委荣获“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聚焦深学细导,抓实政治建设。突出政治建设、思想教育首要任务,多措并举锻造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能力与政治品格。以“三训”为重要载体,深化政治学习。抓好集中调训、专题轮训、跟班实训。以年轻干部集训班、纪委书记轮训班、纪检监察干部调训班为主体,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纳入干部“必修课”,三年来开展集中学习**次,专题培训**期,邀请专家教授**余名先后集中授课,累计覆盖*万余人次。出台《2021—2023年**市纪检监察干部素能提升工作规划》,建立百名师资库、百堂精品课程库。集训班实行“导师”带教、半军事化封闭式管理,以严学风促严作风,让培训的过程成为学员增强责任意识、锤炼党性作风的有效过程。以“三会”为重要阵地,锤炼政治能力。党组织生活会多样化。通过集中学习研讨、红色教育等形式,增进纪检监察干部对党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青年干部座谈会常态化。每期确定一个政治主题,书记“出题”,青年干部“答题”,全体干部“阅卷”,提高青年干部的政治素养。案例讲评会制度化。开展案例讲评11起,从政治上看、政治上查,找准“病灶”、对症“开方”,提高处置重大复杂问题的政治能力。以“三抓”为重要内容,锻造政治品格。抓领导示范。强化敢于斗争的政治品格和无私奉献的大我精神,委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率先垂范,带领一线干部埋头躬耕、夜以继日,案件查办尤其是大要案的数量质量呈上升趋势,重点查办了国资、政法、民生等领域不廉洁案件,追赃止损挽损**余亿元,三个效果持续彰显。抓先进引路。组织参加全国、全省评先评优,**人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组织“最美纪检人”评选和宣讲,安排本委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扫黑除恶工作嘉奖获得者交流分享,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抓反面警示。连续5年制作《初心与蜕变》,定期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及时通报本市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砥砺纪检监察干部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聚焦高标底线,抓严干部选任。执行最严格的干部选用标准和程序,以四个“坚决”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提纯增色。考察不过关的坚决不进。加强与组织、公安、检察、法院、信访等部门的联系,建立部门联动、信息联查、结果联用的选用监督体系,实行新进干部家访走访、个人事项报告等制度,三年来新进干部**人,通过家访和征求意见等,有*名干部被否决。“体检”有瑕疵的坚决交流。全覆盖开展“政治体检”,对委机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干部政治建设考察***余人次,对*个县市区纪委监委班子进行两轮“政治画像”,*名干部因不适宜纪检工作交流出去。人岗不相适的坚决调整。根据干部政治素养、履职能力、性格特征、专业结构等情况,把业务骨干使用到专业岗位,把综合素质高的干部放到重要岗位,对不适宜现职干部进行及时调整。三年来市管干部调整**人次,科级干部交流***人次,其中因不胜任岗位调整的**人次。评议有问题的坚决纠正。认真开展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对评议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整改纠正,选人用人政治生态良好。以评议整改推动程序规范,三年来调整科级干部***人次,均严格执行动议、民主推荐、考察、会议讨论、公示等程序,增强干部选用公信度。聚焦严规实举,抓细制度执行。干部管理制度建设注重从长远着眼、从细处立足,突出“八有”形成制度规范体系。“进”有承诺,“出”有规定。制定新进干部入职承诺书、保密承诺书等,增强纪检新人的职业使命感。完善干部轮岗交流、考勤请假及外出报告、离职离岗交接管理等干部管理制度**个,形成较为完善的干部管理体系。“绩”有考核,“果”有运用。制定《部室组考核办法》《平时考核办法》,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评”考核机制,实行差异化分类考核,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强化考核成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奖惩、提拔使用等挂勾,探索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充分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防”有密网,“惩”有利刃。建立干监、组织、案监、审理、机关党委等部门协调联动的内部监督制约制度,制定刚性执行十二条负面清单“六个一”措施,梳理岗位廉政风险点**处,建立问题线索台账,定期研究分析,提高干部监督的精准度。坚持刀刃向内,采取联合调查、提级办理等方式查深查透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三年来查处全市纪检监察干部**人、组织处理*人,给予第三、第四种形态处分*人,清除出队伍*人,形成强大震慑。“爱”有措施,“护”有效果。注重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出台《纪检监察干部关心关怀办法》,细化关爱措施**条,及时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和困难需求,通过走访慰问、身心关怀、困难救助等,将关心关爱举措落细落实,不断提高干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