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理论研讨班研讨发言(纪检监察干部)
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参加此次理论研讨班的学习体会。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下面我围绕“加强党风建设”为主题做汇报。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研究针对性举措,科学精准靶向整治,动真碰硬、务求实效。这些重要论述深化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所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要把握新特点,综合施策纠“四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纠治“四风”,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毋庸讳言,“四风”问题并没有因此绝迹,而是以新旧形式呈现出反弹迹象。一些老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又有发生。譬如,在一些地方,“门难进、事难办”“脸好看、事难办”“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在此起彼伏,“躺平式干部”“佛系干部”“好大喜功式干部”“空喊口号”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频频出现。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做到统筹兼顾、分类施策,系统施治、标本兼治,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要在狠刹“四风”上再进一步,在查处群众身边的不廉洁和作风问题上再深一步,在查处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上再紧一步,切实解决作风建设上的重点难点问题、攻克薄弱领域环节。要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和“急难愁盼”难题,采取“解剖麻雀”的战术,对“四风”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综合研判,推动提升作风建设治理成效。二、要紧盯关键点,久久为功治“顽疾”。“四风”问题严重污染党内政治生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务必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认识到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拿出“钉钉子精神”,敢于硬碰硬,肯下真功夫,一锤接着一锤敲,在久久为功中夺取战略上的根本扭转。要认识到“作风问题的本质是党性问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对表对标纠正自身在思想觉悟、道德修养、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政治领悟力,同时也检验着党员干部的政治鉴别力与政治执行力。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好,致力于多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在事。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落实好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上自觉担当“头雁”角色,带头纠“四风”树新风,注重“纠树并举”,感染和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保持好作风。三、要推进长效化,建章立制固“根本”。 制度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强化制度建设无疑是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根本路径。强化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制度设计,着力建立健全更加完备、更加规范、更加系统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整治“四风”、加强作风建设提供可靠支撑。要强化制度执行,确保制度落地生效,充分发挥制度的整体功能和实际效能,防止制度变成“稻草人”,出现“破窗效应”。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推动作风建设的制度已不在少数,抓好制度执行和落实已成为面上的突出问题。因此,要致力于形成让制度说话、让制度管人、让制度管事的保障机制。如把制度落实纳入党风廉政建设量化考评、年度绩效考核和各项督查检查,以严格的奖罚手段促进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紧盯年节假期,抓住日常生活、“八小时以外”等易出问题的环节开展常态化监督,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拓宽群众监督举报渠道,推动各项监督机制切实发挥作用;建立健全问责机制,用好巡视“利剑”和问责“利器”,让广大党员、干部习惯在制度的约束和监督下开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作为一名党员,要始终不断提升对党组织的忠诚度,不断加强对党员身份的认同度,不断增进对群众的亲密度,不断净化自身的廉洁度,为党风廉政建设贡献自己全部力量。
页:
[1]